1706196908
1706196909
深夜,李平书与沪上名绅王一亭再次赴制造局,以上海城自治公所、上海县商会名义,保释陈其美。张士珩顽固地表示,既然声称是《民立报》记者,那就要该报馆出具担保书,保证以后不再来局滋扰。
1706196910
1706196911
陈其美被扣押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上海,广大军民纷纷前来搭救陈其美。唱戏的伶人夏月珊、夏月润,也率领同班同台演武戏的几十名朋友,提着刀枪棍棒,争先赴援。革命党人见陈其美不得获释,决计以敢死队再次进攻。
1706196912
1706196913
革命党人发动了猛攻。起初局中以机关枪抵御,防守严密,不得入。不久,清军起义士兵和商团武装前来支援革命党人。制造局被团团围住,受到商团、敢死队与士兵数千人的猛烈攻击。起义军从防御薄弱的制造局后墙翻入,举火焚厂,局中顿时陷入慌乱,守军非逃即降。4日凌晨,清政府在上海的最后堡垒江南制造局终于被攻破了。总办张士珩见大势已去,携襄办乘小火轮逃往租界,仓皇逃命的他当然顾不上杀陈其美了。
1706196914
1706196915
起义军冲进制造局后,起初到处找不到陈其美,最后才在局后厕所旁一间储存废铁的小房间里发现了他。只见他席地而坐,被钉上了脚镣手铐,身体被粗麻绳绑在一张木凳上,头紧紧贴着墙壁,头发被钉在墙上,全身动弹不得。同志们赶紧把他放下来,打开脚镣手铐时,他早已周身麻木。陈其美被人扶着走了几步,活动活动身体,然后被送回去休息。至此,上海胜利光复。
1706196916
1706196917
1706196918
1706196919
1706196921
陈氏家族全传 第七章 沪上都督
1706196922
1706196924
刘福彪的一枚手榴弹摆平了都督人选
1706196925
1706196926
自11月4日上海光复当天起,革命党人与上海地方各界人士,便在小东门内海防厅旧址连日召开大会,讨论独立后的措施。
1706196927
1706196928
大家都认为上海乃地方冲要,必须推举一个统领军政的人任都督,但在都督人选上,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功于上海光复的三大势力都想染指,差点儿酿成内部火并。当时,同盟会方面竭力推举陈其美,帮会、报界和留日学生也都拥戴陈其美;光复会方面拥戴李燮和,淞沪一带的起义军警也支持他;上海地方绅商则推举钮永建或李英石当都督。
1706196929
1706196930
话说11月6日这一天,推举沪军都督的大会在上海城小东门的旧式五开间高大平房海防厅内举行。海防厅内外,人流如潮;进门处,由肩背步枪的10名卫兵,分列两排站岗警戒;厅内正面会场上空悬挂着“沪军都督推选大会”的红色字幅,整个会场庄严肃穆。
1706196931
1706196932
下午2时整,鼓敲一阵,陈其美身穿学生装到达会场,前后跟着陈其美的把兄、青帮老大范高头的徒弟,号称“四庭柱”之一的刘福彪率领的几十名敢死队队员,一个个膀大腰圆,威风凛凛。刘福彪跟着陈其美走入会场,敢死队员们则留在了厅外。
1706196933
1706196934
陈其美进场后,一阵鼓鸣,李燮和骑着高头大马也进了会场,腰悬佩刀,背后跟的是几十名商团团员,一个个凶神恶煞。
1706196935
1706196936
两军到齐,陈其美与李燮和分别抽签,然后演讲。
1706196937
1706196938
结果李燮和抽得上签,先上台演讲。台下一阵阵掌声雷动。
1706196939
1706196940
李燮和演讲结束,陈其美上台演讲,自然也是掌声雷动。
1706196941
1706196942
两人演讲后,推举都督的会议不久便陷入对峙的局面。且说商团代表以李燮和“军事学识渊博,指挥上海光复任重功高”为由,提议李燮和出任都督。而同盟会和会党方面则坚决不同意,推荐陈其美为都督。
1706196943
1706196944
你声高我声更高。争执之中,黄郛拔出了手枪,声称是陈其美先进入制造局,九死一生,立下第一功。这时在场的商团军官也拔出了手枪,称陈其美进制造局后即被拘捕,后来是李燮和指挥全党和商团攻下制造局的。
1706196945
1706196946
双方争论不休,大有火并的气势。这时刘福彪高举手榴弹,突然大声吆喝:“攻打制造局,陈先生身先士卒,生死置之度外,吃了那么大的苦头,都督非选陈先生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甩,大家同归于尽!”
1706196947
1706196948
在这样的威胁下,其他人都屈服了。
1706196949
1706196950
最后经过斡旋协商,大家同意由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李平书为民政部长,钮永建为军务部长,伍廷芳为外交总长,沈缦云为财政部长,王一亭为交通部长,张承槱任沪军北伐军总司令兼沪军敢死队总司令。
1706196951
1706196952
11月8日,沪军都督府正式成立。
1706196953
1706196954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之所以能转危为安,挽回当时的革命局势,关键一点就是上海光复。在武昌发难以后,如果没有上海的光复来作为对武昌大力的支援,面对疯狂反扑的清军,则革命事业可想而知一定会遭受到重大挫折,说不定清朝政权或可再苟延若干年的命运。上海光复,革命局势发生极为有利的改观。因为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媒体又比较发达,国际舆论和国内民意,多以上海的反应为标准。上海成功摆脱清政府统治,令革命军声势大振,全国民心因此日益倾向于革命军。
1706196955
1706196956
在上海光复的影响下,11月5日,江苏省会苏州、浙江省会杭州几乎同时宣布独立。至12月2日,江浙沪革命联军攻克南京,长江下游一带遂全部光复。
1706196957
[
上一页 ]
[ :1.7061969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