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07602e+09
1706207602 不过,四次出任总理并最终被推举为国家元首的段祺瑞,却是绝无仅有的例外,我所造访的天津鞍山道38号豪宅,并非段氏私宅,而是一直随他同进退的前陆军总长吴光新的房产。吴光新乃老段已故发妻吴氏之弟,老段没因续娶新妇就不再提携前小舅子。而吴将军也知恩图报,将自己在日租界新买的那栋豪华洋房赠给了前姐夫一家住。
1706207603
1706207604 民国十三年(1924年)农历二月初九,是他六十大寿(实59周岁)的日子。之前,他怕各地来人祝寿,专门在报纸上连续刊登广告,谢绝一切来宾到津。结果八方来客不听老领导的话,把租界里的旅馆挤得爆满,并献上贺寿金十万元。老段一向不贪财,也没有积蓄,一转身,就让部下将此笔巨款汇给了冯玉祥,以催其从速倒戈叛直。此生经手的最大一笔私款,就这样一转手又撒了出去。
1706207605
1706207606 捎带着说说段氏家事吧。
1706207607
1706207608 段氏前后有两妻五妾,即原配吴氏、大姨太陈氏、继室张佩蘅、二姨太边氏、三姨太刘氏、四姨太刘氏、五姨太李氏。吴氏与陈氏相继过世,另有多名儿女夭折,余长子段宏业、长女段式萱、二女段式彬、三女段式巽、四女段式筠、五女段式英、六女段式荃、幼子段宏范,共二儿六女。有人说段祺瑞还有一子,名段宏模,行为不检,甚至在段祺瑞到大连休养期间,在天津与其某位年轻的庶母有染。老段闻举报后,气歪了鼻子,遂将此妾与此子逐出家门。1949年后曾有人见段宏模在北京一家街道小工厂当工人,十分落魄。
1706207609
1706207610 我曾当面求证于段祺瑞曾孙女段君宜女士,这位北京君宜中学的董事长大声否认:“没有!没有这个人!我曾祖父段祺瑞只有两个儿子,根本就没有这个段宏模!”老太太反应态度之强烈,令人稍感意外。不过,我确实在她提供的一纸打印好的段氏家谱上看到了用铅笔划掉的“段宏模”三个字。不知段校长是否在为长者讳,单从名字的讲究上看,“宏范”之前似应有个“宏模”。
1706207611
1706207612 有书中说,张佩蘅之后的那些妾,都是这位继夫人主动代夫所纳的,因她一连为段家生了式萱、式彬、式巽、式英四个女儿却未生一个儿子,心里有愧,故花几百块钱买了几个北平的小户人家之女供老公享用。对此,段君宜女士很干脆地告诉我:“那都是瞎说!”
1706207613
1706207614 七十四岁的段女士乃段氏长子段宏业二儿子段吕仁的长女,她的性情颇有其曾祖之遗风。在北京大兴的君宜中学董事长办公室里,这位民营老校长说起自家历史,毫不含糊。她的原话是:“那两个侧室,是我曾祖父在保定当校长的时候,别人送的。”
1706207615
1706207616 没有知情人说出真相,或者不给能说真相的人及时搭一个公共传播平台,则假想将永远流传于世。
1706207617
1706207618 早就有人告诉过我们真相,但“有罪推定”的教科书总是忽略了许多亲历者对历史的讲述。所以,我们就一直不明真相,不得不成为别有用心的人。
1706207619
1706207620 下野后的段祺瑞住在前小舅子的房子里,每天上午诵经,下午与清客下棋(据说他总执白子),甚至他还学会了打台球!晚上,则与故交打麻将,但也是“小来来”,每天只打八圈儿,终止于晚10点,很有规矩。他不再过问国事,逢农历初一、十五就去庙里进香,并时捐善款以修俗心。这个征战了一生的人,天天以《金刚经》和黑白子打发晚年的时光。
1706207621
1706207622 颜惠庆是“三一八”惨案发生时刚刚上任的外交总长,但尚未到任,后来也当过北洋政府总理,故而在很长的时间里也不算好人。他的回忆,理所当然地长期被忽略。他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专有一段写到在天津当寓公的段氏:
1706207623
1706207624 至于段执政,则素以廉介称,不积资财。他的天津住宅,闻系其旧部的产业。平日除念佛外,喜作方城之戏,每次以“八圈”为度。牌桌伴侣,恒于晚十时,照例兴辞退出。他本人既绝对素食,他留客人共餐时,亦只好“客随主好”。参加他的宴席,往往认为苦事一桩。
1706207625
1706207626 他常患坐骨神经痛,及严重性的风湿症,往往须将两腿浸入冰水中,使其失去感觉,藉以暂时免除痛苦。虽经尝试各种医疗方法,均不见效。最后乞灵针灸,据称有时或略苏苦楚。
1706207627
1706207628 有人问他中国内乱原因,他总根据佛家果报之说,认为恶魔降世,扰乱人间,非待诸魔彼此消灭净尽,难期太平!
1706207629
1706207630 我怀疑老段以佛教理论解释纷乱的政局是装痴卖傻,但他借别人家栖身则是事实。单从这一点看,老段还是挺对得起国家的。
1706207631
1706207632 段祺瑞虽在共和国的字典里早已臭名昭著,但他不贪财不求奢的生活作风却并不广为今人所知。他的清廉体现在他虽从军从政数十载,历任各级高官,却从不克扣军饷。许多民国军人就是靠军饷发了横财,以致下野后立时有钱投资实业并速成富翁,“辫帅”张勋即比较典型的一例。段氏做官几十载,手中却无钱,这种清廉在普遍腐败的官场上,自然异常扎眼。比之他的军中同袍、政界同僚、皖系同乡,他这个元首下野后,既无钱投资实业,更无力重建军备。所以,只能不好意思地接受别人——包括南京政府——的资助,以度晚年。
1706207633
1706207634 不过,尽管钱不多,但还是有关于他扶贫助学的佳话。美国人包华德(Howard Lyon Boorman)主编的《民国名人传记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上说,段祺瑞在天津时,“信佛念经又资助贫苦有为的学生”。安贫乐道,仗义疏财,老段活得很本色。
1706207635
1706207636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越来越清静淡泊,直至“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来,他在津门宁谧的寓公生活才被打破。
1706207637
1706207638 对南京那边而言,天津租界无疑是一个可疑的渊薮——那么多的前清遗老和北洋大佬扎堆而居,而且多住在日本租界里,岂能让当国者放心?
1706207639
1706207640 的确,内忧外患一直不曾让蒋介石先生安宁,尤其日本关东军在奉天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以后,总有情报说,那个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正不断地做北洋遗老的工作,以期在华北成立附日的汉奸政权。随着那个糊里糊涂的溥仪突然从天津日租界的“行在”偷偷去了东北,与“逊帝”同街而居的段祺瑞则更成了令国府关注的人物!
1706207641
1706207642 是的,日本人巴不得由曾是中国头号统治者的老段出面组织傀儡政权。为此,与段同乡的北洋元老王揖唐天天待在段府,劝说“芝泉老”与东洋人“合作”。但是,让蒋先生和绝大多数中国人庆幸的是,尽管在位时一直背负着“亲日”的骂名,但老段却并未与异族入侵者“合作”,倒是他的几位老部下如王揖唐等,在他离开天津以后,耐不住寂寞,相继觍颜成了大汉奸。
1706207643
1706207644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19日,与蒋介石素有交情的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永铭赶到天津,面交了蒋委员长给“芝老先生”的亲笔邀请信。
1706207645
1706207646 蒋介石与段祺瑞是一直有联系的。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北伐大功告成,北伐军四位司令齐聚北京。在西山碧云寺,那个停厝过孙中山灵柩的地方,蒋介石这位北伐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司令,与二、三、四军司令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一起举行了北伐胜利祭灵大典。过后,他请合肥籍的老同盟会会员、北伐军顾问吴忠信把段祺瑞的侄子段宏纲请到北京饭店,向昔日的老师表达了弟子的敬意,并委派吴忠信专程去天津拜访了段氏。临别时,吴氏替蒋给老段留下两万元生活费。之后几年,南京方面陆续派人送款给段数万元,以维系中央政府和蒋本人予以“芝老先生”的关怀。
1706207647
1706207648 谁都知道,在北洋巨头里,段是最清廉的一位,人称“六不总理”,即: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这样一位政坛老人,尤其是当过元首的长者,即便不是蒋介石的老师,由后继政府出钱养起来也是理所应当的。也正是因了这种一直没断下来的关照,才有了五年之后老段应邀南下之举。
1706207649
1706207650 “南下颐养”,“随时就商国事”,这些极诚恳的话,打动了老人。深思熟虑之后,他起身掸了掸襟前的香烬,慨然表态:
1706207651
[ 上一页 ]  [ :1.7062076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