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07695e+09
1706207695 第一条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临时执政总揽军民政务,统率海陆军。
1706207696
1706207697 第二条 临时执政对于外国为中华民国之代表。
1706207698
1706207699 第三条 临时政府设置国务员,赞襄临时执政处理国务。临时政府之命令及关于国务之文书,由国务员副署。
1706207700
1706207701 第四条 临时执政国务员分长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商、交通各部。
1706207702
1706207703 第五条 临时执政召集国务员开国务会议。
1706207704
1706207705 第六条 本制自公布之日施行,俟正式政府成立,即行废止。
1706207706
1706207707 临时执政,即过渡政府时的国家元首兼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段祺瑞由此登上了权力之巅。
1706207708
1706207709 段执政欲将国家政令统一的决心,化作了他的“善后会议”。
1706207710
1706207711 段此次出山之前,即公开倡言:如执政,将召开由军政学商各界代表参加的善后会议,以解决连年战争所带来的混乱的政治局面。他的政治设计是,由善后会议产生国民代表会议,由国民代表会议制订新宪法,然后,在宪法的框架下组成合法政府——奉系与国民军拥立他出面组成的政府未经国会选举,故称临时政府,亦即后来所谓的过渡政府。善后会议之议,得到了另两位盟友的支持。于是,段遂通过报章将其方案公布。
1706207712
1706207713 孰料孙氏自广东启程时,发布了《北上宣言》,倡言当务之急是召开由“现代实业团体、商会、教育会、大学、各省学生联合会、工会、农会、共同反对曹吴各军、政党”九方面参加的国民会议预备会议。国民会议将取消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结束军阀统治,组织国民政府,今后“民国之命运,由国民之自决”。彼时,国共合作正值蜜月期,善搞群众运动的革命党在各地组织了“国民会议促进会”,向北京政府施压。
1706207714
1706207715 段执政不为所动,于孙中山抵京后公布了善后会议代表名单。他算是给足了国民党面子——在一百六十六位与会代表中,孙中山排名第一,其次才是被曹锟轰下台的前任总统黎元洪、奉军总司令张作霖和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他们之后,才是除直系以外的各地军方巨头、社会名流(包括北大教授胡适)、西藏的达赖喇嘛与班禅喇嘛等各地实力派人物;若以党派论,国民党籍的代表为数不少。面面俱到矣!
1706207716
1706207717 孙中山恼怒不已,非但本人抵制此会,而且通过汪精卫等随行的国民党大员向全党发布命令:凡擅自参加者,将予以开除党籍的处分。
1706207718
1706207719 三角同盟因“两会”之争而解体。
1706207720
1706207721 时隔八十多年再看,无论是段氏的“善后会议”,还是孙氏的“国民会议”,表面上看,都是为了把曹锟、吴佩孚的直系势力排除在国家事务之外,都想制订一部好的宪法、组成一个好的政府,都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的和平统一问题,只是名分不同而已。但究其实质,却不得不承认,段氏的善后会议更具可操作性;而孙氏的国民会议则属一个极其渺远的政治目标,在当时,更像是一场偏重意识形态宣传的政治秀——对外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你说废就能废了?对内由国民自主决定国家命运,这是哪年才能实现的人间美梦?
1706207722
1706207723 善后会议因孙中山的逝世而休会了几天,历时两个月结束。会上,段主持草拟了新宪法。从恢复国会到整顿政治,从遣散军队到改革税制,从增加教育经费到查禁鸦片,方方面面,还干了不少实事。这一切,还都是在国民党的恶声责难中进行的。
1706207724
1706207725 从晚清戊戌变法时即被时人尊为国士的梁启超,曾在段的上一届政府内担任过财政部总长,对段氏的最后一次复出,他有过一句很高的评价:
1706207726
1706207727 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
1706207728
1706207729 美国的头号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评论这一段中国历史时是这样说的:
1706207730
1706207731 尽管段祺瑞在更大程度上是个政治实干家而不是理论家,他仍怀着国家团结和重订宪法的空想,……机构安排十分圆满,讨论十分严肃,国会活动十分认真。
1706207732
1706207733 然而,他还是失败了。就在他临时“执”了一年又五个月的“政”的时候,多变的冯玉祥又一次搅乱了方才好转的中国政治进程,再次发动了兵变,这一次是枪口直接对准了他。他只好从此作别历史舞台。
1706207734
1706207735 北洋时代因这个人的非正常退出而加速了终结。
1706207736
1706207737 关于他的最后失败,我有些疑惑:在群雄竞起的当时,段祺瑞的人望不是不够,他的抓纲治国思路也不可谓不对路,可他为什么还是凄然谢幕了呢?
1706207738
1706207739 不仅我如此,连费正清先生也纳罕呢!费氏在他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如是长叹:
1706207740
1706207741 宪法未能像广大中国人期望的那样控制冲突,导致团结,对此,后来的分析家同段祺瑞一样迷惑不解。为什么会这样?至今仍有争议。
1706207742
1706207743 我因段祺瑞而知道了执政府,又因执政府和一连串的名人故址而迷上了现在的北京平安大街。因此,这两年我去北京,老爱住在这条大街上的齐鲁宾馆。
1706207744
[ 上一页 ]  [ :1.7062076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