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07865
1706207866
整座主楼真也到了年久失修的模样了,外廊似乎很久没人走过了。细看看,木梯皆朽,廊栏也腐,廊角的蜘蛛网上也挂满风尘。但整个大楼的砖结构一如既往地坚实似铁、瑰丽似锦。
1706207867
1706207868
这座大楼与东边的那幢小一点儿的砖楼,都是晚清时兴建的海军部。最早这儿是雍正时代的和亲王府,和亲王弘昼是雍正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几经变迁,到了晚清,这儿成了皇家的贵胄学堂。等列强纷至沓来的时候,清廷赶紧破旧立新,用办海军的部分经费建造了这个庞大的西式建筑群。众所周知,当年兴办海军的款子主要挪给了整修颐和园用,那是为慈禧老太太祝寿的献礼工程,余下的才专款专用,包括这座办公楼。
1706207869
1706207870
到了中华民国,这儿成了最早的总统府和国务院驻地,袁世凯当选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时,就在此院上班,陆军总长段祺瑞当然也天天来此登楼办公。后来,袁大总统去了中南海,此地唯余国务院。段祺瑞最后一次复出时,重回此楼,让总统府与国务院合为一体了。北洋时代结束后,驻军北平的最高军政长官宋哲元把他的二十九军军部和冀察政务委员会搬进这里;日占时期,这里成了日酋冈村宁次大将的华北日军总司令部,另有“兴亚院”也挤在院里;抗战胜利后,国军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率他的众多部属成为这里的新主人。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春,这个庞大的西式建筑群才结束了显赫数朝的历史,成了新中国的学者扎堆儿的研究机构——正楼归人民大学,东楼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十几所研究所。
1706207871
1706207872
1706207873
1706207874
1706207875
历尽沧桑的北洋时期执政府主楼。摄于2011年8月。
1706207876
1706207877
铁打的灰墙流水的朝代,如此底蕴丰富的一座名宅,哪是段祺瑞一人所独享?所以,只说它是“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不够准确。或许,在此辟一座“北洋政府博物馆”更为合适。
1706207878
1706207879
北洋时代的那些让日本人欺凌的历史,其实也不是老段一个人能负责的。关于这一点,我不合潮流地想了数年,即作为一个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执政者来说,他的过,人们已经谈得很足了,可他为什么要穷兵黩武?他真的曾亲日卖国?史学家们没把我说得心悦诚服。
1706207880
1706207881
基于对中国人本性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历代统治者的认识,我不认为老段生来就愿意卖国。从军后一直亲历日本人压迫的中国军人,不会发自内心地要迎合“日中亲善”的阴谋。他一定有他的原因和想法。
1706207882
1706207883
果然,我从一本《北洋人士话沧桑》的小书中觅到了依据,只是,当得知这位国家领导人“亲日”的真实动机后,我惊得半晌无语!原来,他用的是罕见的“赖账法”!
1706207884
1706207885
有文字为凭(注释与分段为笔者所为):
1706207886
1706207887
一天,细雨初晴。冯国璋(时任代总统)打电话到国务院,约段祺瑞(总理)到公府去,有事面谈。恽宝惠(曾任冯的公府秘书长,时任段内阁的秘书长)告诉段时,段说:“好,咱们去,开开柜子,带着点钱,大概是冯老四又想赢我几个。”他认为是冯约他打牌。(瞧,那会儿政府当家人多么有趣儿!)
1706207888
1706207889
当恽陪着段到了公府见到冯后,才知不是那么回事!段刚一坐下,冯就说:“现在外面都说你竟向日本借债,打内战搞武力统一,你要慎重啊。”(冯国璋真够实在的,哥们儿之间,不讲任何客套,也可见其性情之直率。)
1706207890
1706207891
段问:“谁说的?是谁在发这种不利于国家的谬论?”(老段性急,一听就火,而且上纲上线,不会好好说话的毛病又犯了。)
1706207892
1706207893
冯说:“你别管是什么人说的啦,事情不是明摆着吗?”
1706207894
1706207895
段说:“政府经济拮据,处处需要钱,入不敷出,不借债怎么办?打内战搞统一,谁愿意打内战?可是你不打他,他打你,就拿湖南的情形来说吧,是我们要打仗,还是他们要打我们?主持一个国家的人,没有不想统一的,难道说你当大总统,愿意东不听命,西不奉令,跟中央对抗吗?”
1706207896
1706207897
(言之有理!冯大总统被他说得动心了,不过,一国之君自有他的忧虑,于是……)冯说:“可是债借多了,将来怎么还哪!打仗又没有必胜的把握,枉使生灵涂炭,实在叫人痛心!我看还是都慎重点好。”
1706207898
1706207899
段说:“慎重是对的,可是不能不干事呀。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时,这些借款谁打算还他呀,只要咱们国家强起来,到时候一瞪眼全拉倒。”……
1706207900
1706207901
这一段文字实在太精彩!我不忍删减一字,整个把它搬进了我的文章中。这段史料,是北洋时代的亲历者恽宝惠本人在“文化大革命”前所讲,一位叫王毓超的老先生把它记了下来,并于1990年10月写进此书中。该书印数虽仅寥寥一千五百册,但其史料价值已使我如获至宝!
1706207902
1706207903
你看,北洋政府的治国方略竟是在麻将桌上搓出来的,这国家能昌盛吗?直系与皖系两位首领的关系除了称兄道弟外,还得靠输点赢点来弥补感情,这友谊能持久吗?当然,此一段追记中最主要的,还不是真实披露了最高层的内幕,而是赤条条表明了段祺瑞甘愿负骂名的动机——
1706207904
1706207905
要统一,就要开战;要开战,就得有钱;中国穷,只能外借;国强后,借了不还!
1706207906
1706207907
从国际信誉上讲,借款不还,是有点耍赖了,但对长期以来就没对我们仁义过的恶邻,这样的做法也委实不算过分!从明朝起,倭寇就没停止骚扰我中华,到清朝晚期,他们又通过一场甲午战争拿走了我们太多的东西,包括台湾岛,包括辽东半岛,包括各口岸重镇的租界,包括几亿两白银,包括千金难赎的民族尊严。以牙还牙,圣人就是这样教导的。据此来看,老段没错。
1706207908
1706207909
事实证明,老段的确没错,他的“赖账法”成功了!蒋介石先生统一中国后,尽管国家还没来得及强大,但南京政府外交部宣布:北洋时代的绝大部分外债,本政府不予承认。
1706207910
1706207911
知道了这个细节之后,老实说,我感觉自己距这位面目可憎的故人越来越近。
1706207912
1706207913
但刚刚要靠近段祺瑞,却又被其旧宅的守卫挡出很远。尽管有文物官员持证交涉,但门口腰佩手枪的军人还是正告:请勿入内——里边没通知。
1706207914
[
上一页 ]
[ :1.7062078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