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0855e+09
1706208550 任何一位权势人物失势后,总会有各种人幸灾乐祸,其中,就有一位好事者,把老吴最爱写的这首古诗颠倒了句序,翻新成一首颇耐人寻味的讽刺诗:
1706208551
1706208552 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送客楚山孤。
1706208553
1706208554 洛阳亲友如相问,寒雨连江夜入吴。
1706208555
1706208556 像玩魔方似地这么一转,就把吴佩孚亡命巴蜀的狼狈相表现出来了。中国文字实在太合适做游戏了!
1706208557
1706208558 只是,他被腐恶的政治和血腥的战争所浸泡过的心并不是一颗“冰心”,而且,更要命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也不是“玉壶”。刚才我说了,它像肮脏的泥淖。
1706208559
1706208560 倒是什锦花园里的这座仅存的小院有点像“玉壶”——口小肚大,遗世独立。所以,吴子玉就天天待在里面做着他最后的人生残梦。
1706208561
1706208562 我们从玉壶状的小院里步出。
1706208563
1706208564 刘建国领我们到院子外。其南侧,是原先“花园”的正门,但现在已经被一幢三层火柴盒状的小办公楼堵住了。这座楼是三年前刚刚兴建的。楼把当年的长廊阻截了,被截肢的回廊缩在大楼的阴影里,任寒流漫过。一堆自行车和废弃的办公柜等随便倚在墙根儿,几只蒙着厚尘的红色灭火器在朔风中轻轻摇头。
1706208565
1706208566 “就是盖这座办公楼的时候,挖地基的民工发掘出了一串罐罐,从大到小,好几个呢!”刘建国说起当年的意外发现。都以为是大军阀的家,一定埋着什么值钱的东西,结果呢?他笑了:“嘁!里面什么也没有,后来听说,那是些普通的地漏子——渗水用的家什。想不到这么大的人物,家里什么金贵的东西也没留下来。”
1706208567
1706208568 刘建国说着,表情既失望又不乏对已故主人的钦敬。我趁热打铁地给他讲了一点吴的晚年。
1706208569
1706208570 吴子玉虽秀才出身,却一身武人的刚烈之气。当时,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在将与几十万奉军交火之际,这位直军总司令的“战前动员”曾是何等的惊天动地:
1706208571
1706208572 此次系共和与帝制之最后战争,胜则我将解甲归田,裁兵恤民;败则我唯一死,以谢天下!我妻已死,我子豚犬,杀之可也。
1706208573
1706208574 真是咬钢嚼铁!如果战败,我就自杀,反正发妻已逝,儿子(嗣子)就当猪狗一样杀了也无所谓——有这样视死如归的指挥者,哪个将士不用命?于是,就有了直军的一次次大捷,有了“常胜将军”傲视九州的威风。民国九年至十三年(1920年—1924年),气吞山河的吴佩孚真是不可一世!
1706208575
1706208576 民国十三年(1924年)秋季的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万不料肘腋生变,部将冯玉祥突然叛乱,回兵京城,一举囚禁了曹锟大总统,推翻了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成为冯氏政治资本的“北京政变”,不光使强盛一时的直系猝然兵败,还使吴佩孚这位军事天才直坠万丈深渊,再也无力爬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央位置上来了。
1706208577
1706208578 表面看来,是部将冯玉祥害苦了他——冯的反戈一击令吴猝不及防应声落马,随之遭乱蹄践踏以致终其生亦未能复原;但深层原因是曹锟连累了他——曹锟个人权力欲的膨胀和治国能力的低下,致使中国政坛更加纷乱,在冯玉祥发起的兵变之后,曹本人成为中南海里的高级囚徒,直系功败垂成,吴佩孚的武力统一中国之梦也成为泡影。
1706208579
1706208580 苍天给吴氏圆梦的最后一次机会,是民国十五年(1926年)奉系的张作霖主动与他握手言和并同盟“讨赤”。那会儿,曹锟已经被迫下野,也到天津当寓公去了。饶有意味的是,吴佩孚极少再与这位三哥联系。
1706208581
1706208582 论年纪,吴佩孚比张作霖大一岁,但论从政辈分,他却比人家矮一头。张作霖贵为奉天督军兼省长时,他才不过是炮兵团长。数年过去后,当张作霖已经是国内政坛举足轻重的奉军“老帅”时,他不过是新接任的陆军第三师师长。
1706208583
1706208584 对了,这儿有个有趣儿的故事:前几年,吴佩孚随曹锟去天津与驻节那儿的张作霖会晤,他因屡屡插言而被张作霖羞辱了一把。人家指着他对曹锟明知故问:“三哥,这是谁啊?”曹锟在兄弟中排行老三,那时军阀们素以兄弟相称。厚道的三哥不知是计,还表示惊讶:“咳!你还不知道?他是我第三师的师长吴子玉嘛!”狡黠的张作霖遂开始挖苦:“我同三哥有要事相商,一个师长跟着搀和什么?要是师长能参加的话,俺奉军有好几个师长哩!”颇有自尊的吴佩孚羞恼离去,上车前恨恨地说:“早晚要让你张胡子认识认识俺这个师长的厉害!”胡子不是指张作霖的外表,恰恰相反,张作霖并非满脸胡须。“胡子”是对土匪的另一种叫法,吴佩孚是骂张作霖早年当过土匪。
1706208585
1706208586
1706208587
1706208588
1706208589 1926年6月28日,为了“讨赤”,北洋军阀巨头吴佩孚(右)与张作霖捐弃前嫌,在北京会晤并合影留念。
1706208590
1706208591 没过几年,张胡子果然领教了当年吴师长的厉害——就在国民党军一路上招降纳叛,“北伐”声势越来越大的民国十五年(1926年)暮春,入主北京城的张作霖邀在武汉当“十四省联军总司令”的吴佩孚捐弃前嫌,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为了面商如何剿灭他们所共同痛恨的“过激主义”,两位巨头约定在中南海相会。
1706208592
1706208593 是年6月28日,吴佩孚从长辛店起身进京。一直担任吴军参谋长的张方严先生于1949年后回忆过这次重要的会晤(括号内的文字为笔者所注):
1706208594
1706208595 是日,张作霖身着便服,态度潇洒,谦恭有礼地在门前迎吴,见面时高喊“大哥”,作揖为礼,即导吴入室。(穿便服是精心设计的,如此相见,一是为表兄弟情分而非军务公事,一是为行礼方便——如着军装则须行军礼,部下应先向上司举手致敬,问题是,两人谁是上司?)。
1706208596
1706208597 坐下后,张即开口说:“过去一切错误承兄弟海涵原谅,实感终生有幸。”(直奉双方的幕僚们已经把吴对张的谅解传达回来,故老张要表示感谢。)
1706208598
1706208599 吴说:“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我也有许多不是之处。”(瞧!吴大帅也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上一页 ]  [ :1.706208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