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12711e+09
1706212711
1706212712 他对来者说,吴国灭亡之后,自己受到晋朝和成都王的厚恩,这次本不想统兵,却没有获得批准,结局如此,大概都是命运吧。他给成都王写了一封“词甚凄恻”的信,又长叹说:“华亭的鹤鸣,以后再也听不到了吧。”
1706212713
1706212714 《晋书》上说,陆机死的那一天,“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也许是碰巧,也许只是《晋书》的作者喜欢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陆机的同情。
1706212715
1706212716 《晋书》还说,陆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这个就感觉不大可信。毕竟,陆机打了败仗是实实在在的。士兵可没工夫了解高层的那么多算计和苦衷,救死扶伤之不暇,流泪多半也是为了悲叹自己的命运,对无能的主帅,不当作怨气发泄的对象,就算很体谅了。
1706212717
1706212718 同情他的,是历代文人。仕和隐之间的纠结,他们往往都有,读陆机的传记和诗文,很容易就代入进去。但要说他们从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那就只能是说说了。就像跟已经吸上毒的人再讲吸毒的危害不会有效果一样,跟求官的人讲官场凶险,有什么用呢?
1706212719
1706212720 成都王颖的心态,则要复杂一些。
1706212721
1706212722 他这支“汉魏以来,出师之盛未尝有也”的部队,给人三下五除二地打成这样,他心里一方面是挂了火,一方面怕也很茫然:优势明明这么大,怎么就败了呢?
1706212723
1706212724 他需要一个解释,而主帅通敌,显然就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1706212725
1706212726 所以诸将捏造了一通陆机心怀两端的鬼话,他一下子就信了。但这套鬼话也确实太不合情理,杀了陆机之后不久,成都王又有点怀疑,自己的处置是不是错了。
1706212727
1706212728 事到如今,诸将当然由不得他改主意,于是又伪造了一份陆机下属的口供给他看,证明陆机确实谋反。
1706212729
1706212730 成都王颖看了口供,松了一口气,证据如此确凿,那就不能只杀陆机一个人了,于是他诛了陆机的三族。
1706212731
1706212732 当初陆机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曾说“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算是一语成谶。
1706212733
1706212734 《晋书》上说,这位王爷“貌美而神昏”,“然器性敦厚”。这个评价大概是不错的吧,正因为相信自己善良,所以不能承认自己做错了事。
1706212735
1706212736
1706212737
1706212738
1706212739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706210035]
1706212740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司马家的王爷们——名都的陷落
1706212741
1706212742 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往往逃不过现世的审判,我们树立下血的榜样,教会别人杀人,结果反而自己被人所杀。
1706212743
1706212744 我已经两足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么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
1706212745
1706212746 ——莎士比亚《麦克白》
1706212747
1706212748
1706212749
1706212750
1706212751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706210036]
1706212752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一、围城内外
1706212753
1706212754 永兴元年(304)的正月二十五日傍晚,太阳已经西沉,巨大的黑影慢慢覆盖到洛阳城的城楼上。因为要躲避城外的流矢,所以只能躲在雉堞后面向西观望。当然,不看也可以知道,千金堨的水坝已经被掘开,所以本该流进洛阳城的河水,现在漫向了别的地方。
1706212755
1706212756 千金堨截住的水流,是洛阳城舂米的水碓的动力来源。这意味着,现在洛阳城里的舂米设施,已经全部瘫痪。
1706212757
1706212758 掘开大坝的人叫张方,河间王司马颙的大将。几个月前,张方奉河间王之命,率精兵七万,出函谷关向东,讨伐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同时起兵的,还有居于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他的军队从东南方向杀来,与张方一起,对洛阳城形成包夹之势。
1706212759
1706212760 自从惠帝即位以来,王爷们之间这样的打打杀杀,早已屡见不鲜。但这一次,似乎给洛阳城的生活带来了最大的困难。王公大人家的婢女们,都被调来用手舂米供给军需;一品以下本来不必从征的官吏家里,现在连十三岁的男孩,都要服役;同时,又调发奴仆补充兵员;城中物价飞涨,一石米已经卖到了一万钱,是太平年月的数百倍之多。
[ 上一页 ]  [ :1.7062127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