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38008
1706238009
唇膏把嘴唇涂得又厚又大,像是被扇肿了。
1706238010
1706238011
车灯前是白花花路,像布带子在拉着我们和车。
1706238012
1706238013
(一个70岁的老婆子)枯瘦如柴,带灯扶着她,像扶着一把扫帚。鸟轰然而起,一群群斜着飞去,像白的灰的黑的床单在空中飘动。
1706238014
1706238015
窗外有鸟侧身飞过去,像一个刀片,在天空破坏。
1706238016
1706238017
……
1706238018
1706238019
作家语言有两类,一类是外化的,慷慨激昂;一类是内化的,用闲笔,沈从文、周作人,都是把语言还原到本意,还原到不是成语上。“把石头冻成糟糕”,“巢上团结着一群黄蜂”,“树桩上纠缠着泥草枯根”,“爹娘牌位前没有贡献”,“糟糕”“团结”“纠缠”“贡献”全是原初的意思。
1706238020
1706238021
杯子的水高出杯沿一圈还站着,是张力,语言也是一样。写字,功力没到字在面上,功夫到了力透纸背。
1706238022
1706238023
保持语言的色彩。莫言的语言,能看出他对色彩很敏感,他的嗅觉、听觉都很敏感。我注意捡拾散落民间的古语,像商洛民间,说携娃不说抱娃,开始是偶然发现,后来自觉寻找。吃宴席、言传、骚情、口寡、避远,如今年轻人嫌土已经不用,改说城里话:请客、告诉、调情、味淡、走开。在河南洛阳,有人送我一个碑帖,上头有段文字讲女道士漂亮,说“有独立之姿”,让人过目不忘。
1706238024
1706238025
有人说我的语言,读着木木的,嚼着筋筋的。我不喜欢张牙舞爪的语言,主张憨一些,朴一些,可能跟性情有关。
1706238026
1706238027
我一直把标点符号当语气助词和虚词对待,过去我写了作品给人读,标点也要读的。
1706238028
1706238029
有一次他和孙见喜路过某地,说:我死后埋这儿吧。孙见喜说:贾平凹之墓。贾:不要那个之字。
1706238030
1706238031
贾平凹说,从《商州初录》开始,他感觉找到了自己的语汇:文白驳杂、始于阴柔宣净灵秀,渐归拙朴苦涩放野。
1706238032
1706238033
毕飞宇曾说,我相信贾平凹是能够写寻常的白话文的。当然。
1706238034
1706238035
读这封他19岁在家乡修水库时给同学的信——
1706238036
1706238037
1971年满载着我的忧愁过去了,又一个明媚美妙的春天到来了。满山开放烂漫的山茶提醒我:忧愁是无用的,它的结果就是绝望……恩格斯说:“不想走崎岖道路的人,是攀登不了高峰的。”二十多年的虚度,使我们得出教训:时间苛刻,来不得半点胡混。
1706238038
1706238039
现在,我过得很好吧,因为从来没有生过病,也没有和别人吵架而吃过谁的拳头。更值得高兴的是今冬降雨量很大,农人曰:麦收八十三场雨,这预兆今年是丰收年吧。……我现在是满身土气,满口土话的人,和一般穿毛翻领的人不敢攀谈。……
1706238040
1706238041
读他半年后成为工农兵大学生、一进校便发在校刊上的长诗《相片》,读《一双袜子》、第一次发表在《西安日报》上的《深深的脚印》、第一部作品集《兵娃》,很容易看清他最初也是从常规写作开始的,有人物,有情节,语言标准,还有阶级斗争的时代气息。同时,他的文字底下有情、有一股真气。
1706238042
1706238043
后来觉得一有情节就消灭真实,而连缀生活碎片能增强象征性和意念性,我想把形上和形下结合起来。咱聊天,从石头烟丝麒麟说到带灯,从这个话题转到那个,中间的转化是不知不觉的。我看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悟到意识流不仅仅是联想,它是潜意识的活动。中国画里,常把春兰秋菊画在一起,这在外国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
1706238044
1706238045
70年代,唯美、诗意,现在看着轻浅,有时代痕迹。开始想继承中国古典美学,但理解不深,留白、减分量,不会,于是用加法,写实,把画面塞满;后来学着用减,沉繁削尽留清瘦。1984、1985年,我跟寻根文学碰上了,不是刻意为之。不碰上其他人,我也要一个人走去的。人多了当然势壮,归纳是后来的事。
1706238046
1706238047
散文上,早期吸收朱自清多,雅、学者化,但气象不大;后来看废名、林斤澜,觉得气息不壮;郁达夫率真,有名士风度;又看沈从文,觉得气大——我以读者的名义给编辑部写信就一次,建议多出这个人的作品。我第一次买齐一个人的文集也是他的。孙犁给我抄过古人所谓“气”的一段话。文章最重要的是气,气是热的,勃勃的。
1706238048
1706238049
我是哪一路?尽量挣脱婉约派,也不会是豪放派。我算是旷达一路吧。
1706238050
1706238051
破格是大相。男生女相,武带文相,逆反着过去,要么大善,要么大恶。
1706238052
1706238053
还有就是要灭火气。刘再复不是说嘛,中国作家普遍好个用强使气,这会影响艺术成就。中国文坛向来崇尚史诗,我更喜欢心迹。
1706238054
1706238055
庄子老子系统读过;苏东坡、张岱、归有光、袁中郎,我都比较着研究过;笔记小说我看得多,读野史、县志多。《聊斋志异》有味儿,很对我胃口,它对女人的感觉我能理解。
1706238056
1706238057
沈从文对山水气象的感觉我有,苏东坡的大随意我也有感觉。艺术上的学不是硬说要学谁,投合是天造的,一闻味儿人气文气就贯通了。历史惊人地相似,人也惊人地相似。再大的大师,电流接不通只能远远敬仰,拜服,但心里隔着,没办法。这几年在读王国维,买全一个人的文集的,这是第五位。最近请了两个送书麒麟(木雕)回来,在翻《山海经》。
[
上一页 ]
[ :1.7062380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