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38039
现在,我过得很好吧,因为从来没有生过病,也没有和别人吵架而吃过谁的拳头。更值得高兴的是今冬降雨量很大,农人曰:麦收八十三场雨,这预兆今年是丰收年吧。……我现在是满身土气,满口土话的人,和一般穿毛翻领的人不敢攀谈。……
1706238040
1706238041
读他半年后成为工农兵大学生、一进校便发在校刊上的长诗《相片》,读《一双袜子》、第一次发表在《西安日报》上的《深深的脚印》、第一部作品集《兵娃》,很容易看清他最初也是从常规写作开始的,有人物,有情节,语言标准,还有阶级斗争的时代气息。同时,他的文字底下有情、有一股真气。
1706238042
1706238043
后来觉得一有情节就消灭真实,而连缀生活碎片能增强象征性和意念性,我想把形上和形下结合起来。咱聊天,从石头烟丝麒麟说到带灯,从这个话题转到那个,中间的转化是不知不觉的。我看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悟到意识流不仅仅是联想,它是潜意识的活动。中国画里,常把春兰秋菊画在一起,这在外国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
1706238044
1706238045
70年代,唯美、诗意,现在看着轻浅,有时代痕迹。开始想继承中国古典美学,但理解不深,留白、减分量,不会,于是用加法,写实,把画面塞满;后来学着用减,沉繁削尽留清瘦。1984、1985年,我跟寻根文学碰上了,不是刻意为之。不碰上其他人,我也要一个人走去的。人多了当然势壮,归纳是后来的事。
1706238046
1706238047
散文上,早期吸收朱自清多,雅、学者化,但气象不大;后来看废名、林斤澜,觉得气息不壮;郁达夫率真,有名士风度;又看沈从文,觉得气大——我以读者的名义给编辑部写信就一次,建议多出这个人的作品。我第一次买齐一个人的文集也是他的。孙犁给我抄过古人所谓“气”的一段话。文章最重要的是气,气是热的,勃勃的。
1706238048
1706238049
我是哪一路?尽量挣脱婉约派,也不会是豪放派。我算是旷达一路吧。
1706238050
1706238051
破格是大相。男生女相,武带文相,逆反着过去,要么大善,要么大恶。
1706238052
1706238053
还有就是要灭火气。刘再复不是说嘛,中国作家普遍好个用强使气,这会影响艺术成就。中国文坛向来崇尚史诗,我更喜欢心迹。
1706238054
1706238055
庄子老子系统读过;苏东坡、张岱、归有光、袁中郎,我都比较着研究过;笔记小说我看得多,读野史、县志多。《聊斋志异》有味儿,很对我胃口,它对女人的感觉我能理解。
1706238056
1706238057
沈从文对山水气象的感觉我有,苏东坡的大随意我也有感觉。艺术上的学不是硬说要学谁,投合是天造的,一闻味儿人气文气就贯通了。历史惊人地相似,人也惊人地相似。再大的大师,电流接不通只能远远敬仰,拜服,但心里隔着,没办法。这几年在读王国维,买全一个人的文集的,这是第五位。最近请了两个送书麒麟(木雕)回来,在翻《山海经》。
1706238058
1706238059
1978年,贾平凹有两件大事,一是《满月儿》获得全国第一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意味着他在文坛站住了;一是他娶了妻,1979年元旦登的记。棣花街西头贾家的儿子,娶了街东头韩家的女儿,两人打小认得,彼此印象是“鼻涕拖在下巴上”和“裤带絮子吊在膝盖上”。
1706238060
1706238061
贾平凹的初中同学、画家王家民告诉我:女子是村里的人梢子,县剧团的尖角儿,会唱秦腔。在贾浅浅记述父亲的一篇文章中,有母亲“好看的柳叶眉”一闪。
1706238062
1706238063
两人的小窝安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家属大院一间6平米的厨房里。助理编辑贾平凹月工资39块5角。
1706238064
1706238065
朋友们来,见了他们的床,就笑了。贾平凹也不好意思地笑:屋子太小,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李星说,朋友笑里意思是:你俩怎么睡啊,除非抱着或挨得很近,没法睡。
1706238066
1706238067
屋子正东的墙上钉了一张16开的300格稿纸。新婚之夜,两人拜过这张稿纸,再拜天地列宗。贾平凹曾说:从她的身上,我获得了写女人的神和韵;她永远是我文学中的模特儿。
1706238068
1706238069
1706238070
1706238071
1706238072
喜悦图
1706238073
1706238074
女儿很快来了。这个油锅溢了仍能安坐、电视里唱着戏仍能写作、常在文章中提及“要有静气”的男人有了烦恼。他曾向李星诉过苦:写得很累了,一睡下孩子就哭。
1706238075
1706238076
1979年,贾平凹写给自己:
1706238077
1706238078
这一年,文坛上新人辈出,佳作不断涌现,惊叹别人,对照自己,我又否定起前一段的作品,那是太浅薄的玩意儿了。我大量地读书,尽一切机会到大自然中去,培养着作为一个作家的修养,训练着适于我思想表达的艺术形式。我不停地试探角度,不断地变换方式……我警告自己:笔不能停下来。当痔疮发作的时候,我跪在椅子上写,趴在床上写;当妻子坐月子的时候,我坐在烘尿布的炉子边写。……
1706238079
1706238080
贾浅浅告诉我,80年代的盛夏,父亲要么拿一把蒲扇,要么在一台咔啦咔啦的老旧电扇旁边写到深夜,邻居们很有意见。周末说好全家去商场或公园,他常常走到报摊就提议休息一下,抽支烟,一旦看上什么新闻或者文章,就停下来再不往前了。他提议让女人们自去,他会在报摊等候。
1706238081
1706238082
那时候正播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他在镜子上用红笔画了只眼睛,又在书房里贴了字,“目标:奥林匹克”。他曾一个上午写成一万两千字。他的许多个大年初一在书房里过。笔快,是磨出来的。
1706238083
1706238084
日常琐事和口角是蚕,一口一口沙沙地食,蚀出日子的毛边。1992年底,这对夫妻去办离婚。扯了离婚证出来,贾平凹回户县继续写小说,陪伴了17年的女人已成前妻。贾平凹推着自行车过桥,回看岸上有人僵立,便喊:回去,给娃做饭!
1706238085
1706238086
这一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九,贾平凹写成了小说《废都》。
1706238087
1706238088
最终获得首发权的十月文艺出版社副编审田珍颖在长达七页的审读报告中这样写道:这是一部奇书,不能用好或不好的简单标准来衡量。它更真实更贴近地写出了生活,摒弃了为创作而雕饰出的虚伪。真的背景、真的人、真的事、真的社会、真的美丑、真的爱憎、真的情感、真的语言动作……正由于有了这真,你读后才觉得忘不了,才觉得被扰乱、被吸引。
[
上一页 ]
[ :1.7062380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