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38683
“啊哟,踩到黄金啦,恭喜发财。”邻居笑嘻嘻的,活像《乌鸦与麻雀》里的赵丹。
1706238684
1706238685
这些马路,跟人一样,都在与时俱进。一个时代换一副样貌,但好像都长不了。凝聚很难,离散,倒像是一夜间就能完成。彭小莲呷一口咖啡:“与时俱进是个好东西吗?切!”
1706238686
1706238687
《小说月报》2010年1月号发表了彭小莲的新小说《举起我天天阅读的那本书》,是根据对画家林风眠养女的采访和自己少年时代的记忆重组的一个故事。谈起大师林风眠,她的音色陡然高亢:“那种独立,那种孤傲!他绝对不是与时俱进的人,因为他有自己扎实稳固的东西。”
1706238688
1706238689
1991年,彭小莲跑到东京,为她的论文、纪录片《我的日本梦》收集素材。她想解决的疑问也摊给了小川绅介:在父辈的年代里,日本人用枪炮都没有占领的中国消费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为什么现在他们全得到了?
1706238690
1706238691
她第一个访问的,是少女时代一起走过来的闺蜜阿橘。阿橘当时正跟丈夫一起住在东京6平米的出租房里,靠打三份工维持学业,功课都是半夜里一边打瞌睡一边做的。她后来考取东京大学研究院时,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她鞠了一躬。
1706238692
1706238693
1706238694
1706238695
1706238696
与小川团队在一起
1706238697
1706238698
阿橘听了彭小莲的爱国主义主题光火了:“你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来给日本留学生做结论?你在美国拿着奖学金,你打过工吗?你知道什么是真实的生活?你有什么资格说风凉话?还要写篇深刻的论文,你给我省省吧!”
1706238699
1706238700
两个人嗓门儿越来越大,最后都变成咆哮。
1706238701
1706238702
她们的友谊,好比潮水和沙滩的关系,是在不断冲击和拍打中加深的,但还是有措手不及的时刻。
1706238703
1706238704
她又访问了一个在日本做男妓的上海青年。他是“文革”时出生的,但不知刘少奇是谁。19岁到了日本,发现这一行钱来得快,又“不吃亏”,所以停不下来。不过五年光景,一个看上去健健康康的年轻人聊到最后只是反复说着:“没意思,一点意思没有。”
1706238705
1706238706
在东京的大太阳底下骑着自行车采访,彭小莲像在沙漠中穿行。她常常在访问中丢了主题,为闯入陌生人的命运而尴尬,要么,傻傻地跟着被访者一起哭泣。她常常觉得时代慌乱得令整个胸腔都挂不住那颗心。她越来越心慌,害怕失去方向。
1706238707
1706238708
她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小川。小川说:“孩子让社会毁了。”
1706238709
1706238710
沉默很久,小川问她:“毛泽东还是给了年轻人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你说对吗?为什么要全盘否定呢?为什么不把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
1706238711
1706238712
彭小莲回答:“我们什么都没有,连自己的思想都没有,用什么来判断哪些是有价值的?”
1706238713
1706238714
彭小莲在北电导演系78级的那个班有29个人,其中包括: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夏刚、张建亚、金韬、张军钊、李少红、胡玫……
1706238715
1706238716
如果有人在她面前搬弄老同学的是非,她多半会替他们讲话:“《无极》很烂么?但你要相信,陈凯歌开拍的时候,一定是想把它拍成一部好片子的!”
1706238717
1706238718
有一年陈凯歌在某地参加新片首映式,有人打电话给彭小莲:“快看快看(电视),观众正在起哄要他们(陈凯歌与陈红)接吻呢!”彭小莲叹口气:“做导演都做到这个份上了!”
1706238719
1706238720
如果有人介绍她时,在前面加上定语“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的同学”,她会自嘲:“心酸心酸,活在别人身上了。做了那么多年导演,还要去沾别人的光。”
1706238721
1706238722
别人中不乏与时俱进者。每次参加电影节,她会看到这位或那位老同学,走在红地毯上,衬衫如雪,皮鞋如镜,颈子里系朵黑蝴蝶结,身边总有记者环绕。她会在心里“哦”一声:某某某现在是这个样子了。
1706238723
1706238724
她的根基在上海,而中国电影的重镇早已北移。“这把年纪我是漂不动了,做自己想做的吧。”但真的是很难,好剧本难找,投资难拉,说话算数的制片人也难碰上。
1706238725
1706238726
她写过一个不错的本子,几乎谈妥立项了,前后耗了两年,最后黄了。“北京人,你知道的呀。”
1706238727
1706238728
她拍了一系列上海味道浓郁的故事片,有别于王家卫那种在香港搁浅的上海记忆,但都不怎么出名。
1706238729
1706238730
一部一部重看她的电影,会找到那种专属于女性的细部处理能力和语调。那些沪语,不仅仅是从房东太太或者麻将搭子嘴里有腔调地念出来的,也是从人物的一招一式、一个眼神中传递出来的。譬如,上海人在人前不扬家丑的那声“嘘——”。
1706238731
1706238732
老演员郑振瑶在她的两部片子里演母亲,抽香烟,会外语,精明而坚韧。香港女演员顾美华、台湾女明星王祖贤分别在《美丽上海》中演一对姐妹,一个插队回沪,不动声色,像柔顺的水草,被命运拨弄来拨弄去;一个留学归来,言必称美国。
[
上一页 ]
[ :1.7062386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