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39047
1706239048
问:会不会是我们低估了读者和观众?
1706239049
1706239050
刘恒:不会,事实上读者是不可高估的。如果说你想表达的主题是青草,观众好比是寻草吃的牛,青草在灌木丛后面,他呢不知道绕过去吃草,你怎么办呢?我觉得好些观众需要一根牵牛鼻子的绳,把他拉到青草跟前:你尝尝,是不是青草?他这才说,啊,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了。
1706239051
1706239052
你看现在流行的“江南Style”,流行得莫名其妙,这么多人接受。它整个的音乐、舞步、MV的色彩、自我调侃的态度,把全世界的观众给迷住了。我觉得2012年东亚文化有两个高峰,一个是莫言的得奖,经典文化;一个就是这个江南,流行文化,而且跨语种跨阶层。这说明什么?说明人,不仅肉体基因相似,精神基因也相似啊。
1706239053
1706239054
问: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读者或观众跟您的貌合神离。
1706239055
1706239056
刘恒:《窝头会馆》,我觉得想表达的东西传递出去了,但看的人似乎看不到。我在节目单前面还专门说了一段话,想把观众往那儿引,但大量观众根本不过去。当你用隐晦或暗示的方式传递信息的时候,很可能信息就被遮蔽掉了,观众感受不到甚至感受的跟你想传达的相反。会误读到什么程度?有些人觉得我是在说,旧中国都烂掉了,新中国会解决一切问题。我看了之后,很难过。要是这么容易解决,就谈不上“人的困境”了。
1706239057
1706239058
问:对于认真的写作者,确实够糟心的。
1706239059
1706239060
刘恒:我为什么做电影电视剧也像写小说那样认真呢?还是想把我对世界的看法、我的善恶观融到里边去,打动更多的人,这跟我看好的作品时的那种感动应该是相似的。那年写歌剧,借来许多欧洲的名歌剧,茶花女啊,纳博科夫啊,一看,还真是感动。我希望我表达的时候也能有那种效果。但往往是你希望传达的跟你的设想有很大的距离,你不能设想每个读者跟你一样,你视为珍贵的东西在他那儿可能一钱不值,这可能是创作者最伤感的时候。照顾到最大多数,可能就离精英读者远了,你就得在这之间取舍。
1706239061
1706239062
问:说到《窝头会馆》,我去看了。人艺的演员真棒!隐约觉得宋丹丹的表演过了,夸张恣肆,但观众很有反应。
1706239063
1706239064
刘恒:演员有强烈的控制观众的企图,用的手段不同,但肯定会用他擅长的手段、他的长处去征服观众,这是必然的。到观众那儿是什么结果?正好,还不够,太浓了,见仁见智的事儿。我有时候觉得啊,被现代传媒或者广告熏陶的这帮观众啊,你不夸张都对不住他——说得更刻薄一点,他只配接受夸大其辞的东西。
1706239065
1706239066
问:可一个劲儿喂夸张的、弱智的文化产品,怎么能指望观众成熟?饲养员没责任?
1706239067
1706239068
刘恒:这是潮流,这是世界大潮。你看政治,那边是用选票,这边是用和谐,把权力集中在少数精英手里,用最简便的方式操控。经济也是这样,苹果和微软干的不就是这个么?高度垄断之后,尽可能覆盖,让全世界膜拜脚下,塑造你的消费习惯,消费趣味、生活方式,这些,统统是他创造利润的手段。那么,艺术怎么可能不这样呢?它受那些控制,是从那儿来的。他就是要你简单化,3岁要能用,80岁老头也能用。最后只能这样,你没法儿深奥,没法儿深刻,没法儿端庄,因为这些跟利润是相抵触的。整个世界就是这个潮流,一切都被操纵在各路精英手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家本身,也希望得到更大多数人的接受和关注,只不过有的方法巧妙些,有的笨拙些。
1706239069
1706239070
所以眼下发生的一切都有它的合理性,也可以说,一切都在局限之中。艺术表达的局限也在这里。到最后,就是大部分人去做快餐、做大路货,那些过眼烟云也是需要的;一小部分人去精雕细刻,各取所需,更得其所。你不能指望所有的严肃创作都得诺贝尔奖,但总得有人去干这个事情。我相信人类的良知里会有残存的需求,必须有一小部分锲而不舍的人去干,给人类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1706239071
1706239072
这个世界越来越不乐观,如果掌握最大权力的那帮精英发了疯,或者是一帮坏人,那就完蛋了。但我想人类不至于傻到那个程度。
1706239073
1706239074
问:从1988年到现在,您写了十来个剧本,写一个成一个。合作过的导演从谢飞、黄蜀芹、张艺谋,到冯小刚、尹力,在这个过程中可有些见识?
1706239075
1706239076
刘恒:感触最深的:韧性比较高的、能够广泛吸收别人意见的导演成功率比较高。我接触的不太成功或者合作不太愉快的导演,通常是把接收意见的大门关得死死的,“我就是对的,你那个不对”。好导演通常是侧耳倾听,有时候为了逗你说出更多的意见来,他可能会试着反驳你,实际上也是在反驳他自己,看看对方能不能自圆其说,贡献出更多的智慧来。导演通常处于这么一个有利的位置,根据自己的需要进退,通常不把自己的判断说出来。
1706239077
1706239078
编剧可以有自我评价,但地位不够高的时候,这评价是不算数的。我现在可以跟导演沟通,试着说服他,但如果没有地位,没有人重视你说什么。这就是江湖的博弈。
1706239079
1706239080
有时候导演拿到一个剧本,觉得太好了,但他觉得这作者还有潜力,还要掏他,就会让所有的合作者统一表达对这个剧本的不满,让这个编剧继续自我反省,自我挖掘,把肚子里那点金子再挖出来。这对编剧其实不公平,但在职业上它又符合职业道德,就是要把最高智慧拿过来。而掌握资本的人,大老板,他可能因为一个什么理由把导演辞掉——可能是得罪了他喜欢的女演员,也可能导演要价太高——拍完你滚吧,我换一个人来剪片子。这个行业里充满了这种相互的博弈。最后出来的,在我们眼里是一个艺术品,但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在别的艺术门类里,很少有这种情况。这也是悲观之处,就是我们干的不是纯粹的艺术,是在一个链条里,是其中一节。一个编剧的价值和一个一线演员相比,是相对的不公平,但这又符合整个社会的规律,这个社会就是相对不公平的。官场也是这样,一个正直廉洁的干部他可能就是升不上去,相反一个人品不好的人倒有可能飞黄腾达。不公平就是社会的常态。
1706239081
1706239082
问:您这样的性格,会跟人谈钱吗?
1706239083
1706239084
刘恒:会。这也是摸索出来的。最初不好意思谈,觉得脸上不好看嘛。心想这么好的朋友,不谈人家也会想到的吧。从小是这么长大的,觉得付出的好,会有回报。但实际上,博弈搏的就是利益。在一个大的利益里头,凭什么你的利益要靠别人去帮你争取呢?时间长了你会发觉,自己的利益要靠自己去争取。如果不争,几乎没有人会为你争,你的亲人会,但插不上手。如果不争,吃了亏了,不能抱怨任何人,不能怨朋友:我对你那么好,你怎么不考虑我。在这个利益链里,你少了一块,他就多了一块,他是对的。现在有许多小编剧受委屈了,我说,是你自己的责任,你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那就锻炼嘛;或者你没有保护自己的智慧,那就积累智慧嘛。不管优雅还是龌龊,基本的守则要遵循。争取自己利益的时候,不能伤害别人的利益。名利场的利益是个综合体,除了金钱,还有荣誉、面子、骄傲。
1706239085
1706239086
问:还有潜规则。
1706239087
1706239088
刘恒:最后走到一线的导演也好,演员也好,都是有才华支撑的。一个女孩,你说她就靠长得漂亮,不光是这样。冲到一线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能说会道的孩子:会说话,嘴很甜,而且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特别得体。你就知道,这孩子的智力是非常充足的。潜规则,坦率地说,它跟社会观念的松动有关,有时候不完全是利益的交换。这个行业不是那么规范,跟江湖似的,能挣扎出来,自我保护又很好的,确实需要充足的智力和才华。傻乎乎进去被骗了,那都是智力不够,成为电影工业的牺牲品。
1706239089
1706239090
问:您会去片场看他们拍戏吗?
1706239091
1706239092
刘恒:偶尔去。《集结号》去过,《金陵十三钗》去过。早期导演拍的我如果不满意,我还愿意表达,时间长了我发现根本用不着说,因为现场太混乱了,头绪太多了,他能保持头脑清醒完完整整拍下来就很不容易了,再有什么毛病,一笑了之就完了。我现在基本不挑剔导演,合作之初会考虑这个导演是不是信得过,完了人家爱怎么做怎么做。然后面对媒体,除了夸人家什么都不要说。觉得有问题,私下交流,用不着跟媒体说三道四,这就是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人家。这也是这个行业的定理。如果实在要说些什么,不妨自嘲,自我贬低一下。
1706239093
1706239094
问:您怎么看评论?
1706239095
1706239096
刘恒:我相信有能力评论的人很多,但愿意付出这个能力的不多。能认认真真看完,以真诚的态度来评论,这个指望我现在没有了。人家很忙,没空看。或者有人写了不那么出色的东西,他也能说很好的话,至于指鹿为马,指黑变白的,那就甭提了。这都符合现在的常理。
[
上一页 ]
[ :1.7062390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