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39682e+09
1706239682
1706239683 崔凯:具体哪一年我记不清楚了,太早了。当时很重要。
1706239684
1706239685 问:赵老师在舞台上的分寸感不是一般的出色,您觉得是天赋还是什么?
1706239686
1706239687 崔凯:应该说一方面是天赋,一方面悟性,他在不断地琢磨。他说舞台上表演,特别是喜剧,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模仿能力,而是你的分寸感。过了就成了闹剧,就成了滑稽。所以如何把握分寸是最重要的。他没有上过专业的艺术院校,但是专业院校有的教授说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的戏剧,赵本山几句话就点到了实质。他说你的戏好不好看,就是主要人物你别让他顺利喽,也别让他总不顺利,这其实就是人物命运。
1706239688
1706239689 问:对,就像这次《不差钱》,上台前他关照小沈阳千万不要用假嗓子说话。他知道央视1号演播厅跟二人转舞台之间的门第悬殊在哪儿。说到小沈阳,能不能评点一下他的表演?
1706239690
1706239691 崔凯:小沈阳春晚之后一下就火起来了,不了解的人认为是一夜蹿红,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他走过很艰苦的路才到今天,他有充分的艺术上的准备,当然不只是准备上春晚。他很早就和母亲去吉林唱二人转,他告诉我有一次他在舞台上演出,有喝醉酒的观众在下边骂,说演的啥玩意儿,下去吧。他接着唱,别人就接着骂,最后就站在台上给骂哭了。后来有的观众就打抱不平,说你看这孩子这么不容易,你骂他干啥,就给了100块钱小费,那天晚上他收了500块钱。所以小沈阳有很长一段艰苦的民间艺人的经历,他们,包括赵本山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1706239692
1706239693 我问过小沈阳,你到底会多少传统段子,他说我会40多段。本山的徒弟里还有会更多的,现在说不唱就不唱了(传统二人转大戏完整唱完要40分钟至1个小时不等)。许多人都在问,小沈阳如果就是这样一个男不男女不女的风格,他以后能走得远吗?其实二人转的丑角有个行话,叫“不占一帅要占一怪”,就是特色。二人转演员也是,有丑扮有俊扮,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风格。东北成千上万的二人转演员台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台下反复琢磨的也就是这个。小沈阳当初参加“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的时候得的是铜奖,他不是出类拔萃的,但后来他尝试了这样一种风格,他一上台,观众一下就认了,他就用了。
1706239694
1706239695 问:听说在他之前就有一个扮女相的。
1706239696
1706239697 崔凯:王小虎,一只红袜子一只绿袜子那个,也是他自己找着的风格,但他有点太闹腾。小沈阳也不是就定型了,你看他在模仿刀郎、阿宝唱歌的时候,还是阳刚的。他的可塑性还是比较强的。唱传统二人转的演员角色感比较差,如果他能从二人转传统表演中脱出来,能够去刻画角色,再有好的剧本支撑,他也是很有前途的。
1706239698
1706239699 比如小沈阳去年没上成春晚。后来我在南京遇到姜昆,聊起袁德旺(当时是春晚导演)就说过,小沈阳要上春晚,就不能用二人转的东西,还得我们帮着量身定做,打造作品。
1706239700
1706239701 问:平常你们交往,赵本山是不是插科打诨,特别好玩?
1706239702
1706239703 崔凯:他的这个幽默细胞不是我们能写出来的。比如我说,这个剧本不是以你为主的,你成配角了,他说那也挺好。跟宋丹丹演《小崔说事》那年,宋丹丹喜欢抢戏,赵本山就说都给你。剧本拿上来一看,他没词了。等到直播那天,宋丹丹跟崔永元正说着,他就坐在旁边打嗝儿,一会儿嗝一声,一会儿嗝一声。下台来宋丹丹说,你怎么打嗝儿呢,排练的时候你从来没打嗝儿。他说他剧组盒饭吃多了(笑)。这都是现场即兴的,他就是没词了,自己都能找到词,他有这个经验。所以赵本山充满了自信。
1706239704
1706239705 问:就您的视野里,曲艺界像赵本山这样浑身是戏的人多吗?
1706239706
1706239707 崔凯:我觉得不会有很多。别人我不敢说,有一个赵丽蓉老师,从评剧走过来的,她拿到戏,也能把平淡演出彩来。她跟赵本山都是有创造性的,就是我们总说的二次创作。比如《红高粱模特队》,本子里他跟范伟应该这么说:猫步是什么,是不是猫在散步?说不是,是走直线。他在排练的时候突然说,范老师,我觉得猫走不走直线,取决于耗子;耗子拐弯了,猫还走直线,这不瞎猫吗?这都他自己发挥出来的,效果和当时情境又很贴切。所以我或是我学生给他创作的时候,跟着他排练时那种即兴的东西就能擦出火花,带着智慧的光芒。只有赵本山有这种能力,他的学生里也没有看到像他这么聪慧的。
1706239708
1706239709 问:这种能力从生活里来的吧。早年看《相亲》,刘老蔫儿表达害羞的那一招一式:捂脸、抻衣角,人坐着往下嘟噜,真是绝了。
1706239710
1706239711 崔凯:赵本山观察生活的能力非常强,他最早演我的一个小品叫《十三香》,演个卖报纸的。剧本给他以后,两天没见着人,我说这赵本山上哪儿去了,他上我们站前地下通道学盲人卖报纸去了。回来就给我学,说这盲人卖报纸真有意思,哪个手指头夹电视报,哪个是法制报,拿着棍儿他是怎么吆喝的。还给我学男的和女的调情:男的问,卖出去了没?女的答,早卖了,卖老多了,把报社都快卖了。所以说他的观察能力非常强,不仅观察出形,还抓住了神——盲人虽然眼盲,但还是乐观的,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心里的东西他能抓到。这种和人物心理的对接,是非常不容易的。
1706239712
1706239713 赵本山一直说,崔哥你写作品一定要让我找到感觉,就是叫我站在地上,不能有飘在空中的感觉,我才知道这个角色怎么塑造。他觉得有很多语言是网上的语言,他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农民的表达方式。
1706239714
1706239715 所以1991年第一次在大连见到余秋雨老师,当时他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我说你能不能让赵本山上你们那儿进修两年。他说这个玩笑开不得,我们戏剧学院培养不出赵本山这样的好演员来,赵本山应该是戏剧学院研究的对象。
1706239716
1706239717 问:余秋雨老师曾把“致仕”误解为“做官”,可见“大师”也是有局限性的。
1706239718
1706239719 能说说赵老师的短板吗?
1706239720
1706239721 崔凯:其实也不用刻意去找,他从事这种平民化的喜剧已经很努力了。中国到现在为止,在喜剧上的美学还没有建立起来。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喜剧也强调批判精神,也能深刻,我们还没有真正走向这种。但生活中又不能没有喜剧,目前它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1706239722
1706239723 问:您看17世纪莫里哀的作品,19世纪像契诃夫的小说、卓别林的喜剧,都是笑中带泪。它有一种情怀,不仅仅是模仿、讽刺现实,还有一种关怀在里边。
1706239724
1706239725 崔凯:其实莫里哀也好,契诃夫也好,卓别林也好,他们受当时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很大,所以那个时期的作品锋芒和穿透力都是很强的,尤其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抹杀了人性和自由。当时这批艺术家感觉到的、思考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1706239726
1706239727 赵本山是否仅仅停留在表演艺术层面,而对人文精神层面的追求差了一点呢?这不是他个人的原因。小品这种喜剧艺术要有发展,要能拿出传世之作,也不是赵本山一个人的任务。这任务包括喜剧美学的重建,喜剧领域的拓宽,和真正注入一种喜剧的人文精神。这个短板应该面对我们这些人来问,就是我们这些作者、管理者希望他做些什么或者限制他做些什么;还应该面对观众去问,他们想要什么?在《马大帅》里,赵本山尝试了一下悲喜剧,观众就不太适应:赵本山想干吗,他要感动咱们啊?观众还是希望把自己逗乐。因为喜剧中的丑角往往是底层人物,能把人逗笑,于是大家就忘了审美,放弃在丑角、在卑微中对美的追求。
1706239728
1706239729 其实他挺懂美的。像《乡村爱情》主题曲的词,拿给他看,“火红的彩云接受了太阳,多情的星星捧住了月亮,村头的小河潺潺流淌,路边的野花轻吐芬芳,我等你我等你,我等在老地方”,他一看说,这词挺牛,这个好。对这一类的东西,他一向很挑剔的,就说往实了写,别走那些虚的。但他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是美的,他有他的诗意。如果他能坚持和发展下去,向着悲喜剧迈进,不仅让你发笑,还能拨动你的心弦,喜剧里在实现一种对美的追求,那他有可能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1706239730
1706239731 问:在刘老根大舞台,管理人员跟我们说谢绝拍照、录像。因为他们有些段
[ 上一页 ]  [ :1.7062396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