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41306e+09
1706241306 [17]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2006,第376页。
1706241307
1706241308 [18]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第1页。
1706241309
1706241310 [19]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2006,第158页。
1706241311
1706241312 [20] 同上,第164页。
1706241313
1706241314 [21] 同上,第173页。
1706241315
1706241316 [22]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第160页。
1706241317
1706241318 [23]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2006,第326页。
1706241319
1706241320 [24] 李清《三垣笔记》,中华书局,1997,第122页。
1706241321
1706241322 [25]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2006,第327页。
1706241323
1706241324 [26] 《明武宗实录》,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红格钞本,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校印,第0203-0348页。
1706241325
1706241326 [27] 杜牧《阿房宫赋》,刘盼遂、郭预衡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下册,北京出版社,1981,第153页。
1706241327
1706241328 [28] 爱新觉罗•胤禛《大义觉迷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六辑,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6,第161-162页。
1706241329
1706241330 [29]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第224页。
1706241331
1706241332 [30] 同上。
1706241333
1706241334 [31]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第224页。
1706241335
1706241336 [32] 钱海岳《南明史》,中华书局,2006,第55页。
1706241337
1706241338 [33] 《清实录》第三册《世祖章皇帝实录》,中华书局影印,1985,第220-221页。
1706241339
1706241340
1706241341
1706241342
1706241343 野哭:弘光列传 [:1706240727]
1706241344 野哭:弘光列传 左懋第 一个人的证明
1706241345
1706241346 六月二十三日御前会议,弘光朝首次形成明确的对清政策。派使团去北京谈判;不过,直到七月十八日,使团才正式成行。造成拖延的原因之一,是正使人选难产。“难”在何处?《使臣碧血》一语点破:“众莫敢行。”就在这种局面下,本文的主人公出现了。
1706241347
1706241348
1706241349
1706241350
1706241351 野哭:弘光列传 [:1706240728]
1706241352 野哭:弘光列传 一
1706241353
1706241354 甲申年六月二十三日,弘光皇帝朱由崧召对阁臣,研究对清政策。这时离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已过去整整五十天。其间,明朝未与满清打过任何交道,甚至连这样的意图也未曾表现。考虑到本国首都为对方所占,同时还面临诸多不利的形势,明朝若无其事、束之高阁,让人无从理解。事实上,假如不是出现了新的事态,南京可能继续保持着将头埋于沙堆的鸵鸟姿态。
1706241355
[ 上一页 ]  [ :1.7062413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