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6114e+09
1706261140 年轻时的梅兰妮·克莱因
1706261141
1706261142 就像与西多涅的关系一样,梅兰妮与伊曼纽尔的关系同样也由于死亡的迫近而充满了阴影。伊曼纽尔不仅与她有着相同的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而且对她的成长影响最大。他在梅兰妮心中的地位是没有人能够取代的。伊曼纽尔患了心脏病,死时25岁。这两位亲人的夭折尤其是伊曼纽尔的去世,对梅兰妮的打击很大,这也致使她的性格中一直略带抑郁。同时,他们也刺激了她的理智兴趣,使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寻求发展并取得成功。梅兰妮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她一生都在后悔没有学医,因为她相信如果她拥有医学学位的话,她的观点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1706261143
1706261144 拯救与重生——那划破黑暗的一道曙光
1706261145
1706261146 梅兰妮21岁结婚,育有两子一女。但她对于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并不满意。这时居住在维也纳的梅兰妮,生活被与母亲之间令人窒息的关系所控制,还深受一场令人烦扰、不尽如人意的婚姻的影响,另外她亲密的哥哥伊曼纽尔的去世更加令她难以承受这一切生活中的痛苦,她患了重度抑郁,而且似乎迅速恶化,生活陷入了不可名状的悲伤中。1910年,由于兼为化工技师和商人的丈夫阿瑟在布达佩斯找到工作并将全家定居于此,梅兰妮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1914年她第一次偶然读到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著作,并立即激发了她对精神分析学的极大兴趣和长达一生的追求。她这样说道:“它立即就让我发现了精神分析学就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汽车’,至少在那些年头里,正当我如此热切地寻找什么能够在心智和情绪上都满足我的时候。”可以这样说,精神分析拯救了克莱因。从此,学习精神分析,实践它,为它奉献,成了她一生不变的追求。她在治疗方面的极大兴趣和天赋也得以在她的精神分析工作中充分展示出来。
1706261147
1706261148 辗转与反侧——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1706261149
1706261150 布达佩斯时期(1910—1921年)
1706261151
1706261152 定居布达佩斯,她不仅寻找到了向往已久的学术友谊和精神家园,而且开启了她一生事业的基础。当时她作为一位情绪抑郁的患者,联系并接受了桑多尔·费伦茨(S.Ferenczi)的分析,并且在费伦茨的鼓励下开始分析儿童。1919年7月,她在匈牙利精神分析协会上宣读了生平第一篇论文《论儿童的发展》并于同年加入该协会。在布达佩斯,克莱因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任导师——费伦茨,并寻找到了真正的信仰——精神分析。克莱因在自己的第一部专著《儿童精神分析》的前言这样回忆道:“费伦茨博士是使我了解精神分析的第一人。他不仅使我懂得了精神分析的真正本质和意义,而且他对于潜意识和象征的强烈而直率的情感以及他对于儿童心灵的贴近,一直影响着我对幼儿心理的理解。他本人对于儿童分析的发展投入了巨大的个人兴趣,他指出了我在儿童分析方面的才能,并鼓励我投身于儿童精神分析治疗这一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此外,他还尽其所能地帮助和支持我在这条道路上发展。正是费伦茨博士,使我开始了分析者的工作生涯。”当然,费伦茨对于克莱因的影响不仅限于此,他早在1909年提出的关于儿童内投(introjection)能力的观点,对于克莱因日后大量使用内投、投射等观点来解释儿童的幻想是不无联系的。
1706261153
1706261154 柏林时期(1921—1926年)
1706261155
1706261156 早在1920年的精神分析大会上克莱因就结识了卡尔·亚伯拉罕,并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亚伯拉罕本人则鼓励她在儿童分析方面的研究。1921年克莱因受到亚伯拉罕的邀请,带着三个孩子——梅利塔、汉斯和埃里克一起来到柏林工作,担任柏林精神分析学院的儿童治疗专家。而她的丈夫阿瑟则前往瑞典工作,这次分离是导致她和丈夫情感破裂的前奏,从此她与阿瑟分居并于1926年离婚。
1706261157
1706261158 在此期间,克莱因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儿童分析技术——游戏治疗。1923年春秋之际,克莱因在治疗一个患有强迫性神经症的小女孩莉塔(Rita)时,发明了“游戏分析技术”,即通过解释儿童游戏的内容来揭示儿童的焦虑。此时,她的“潜意识幻想”观和幻想生活中的暴力性与施虐欲观点也已逐渐形成。自莉塔的分析之后,克莱因坚持使用游戏技术,并主张伊底普斯情结和超我在早期出现。在1924年德国精神分析学家的第一次会议上,亚伯拉罕针对克莱因关于埃而娜(Erna)病例的研究,作出这样的预测和评价:“精神分析的未来在于游戏分析。”1925年克莱因在萨尔斯堡的会议上提交了第一篇关于儿童分析技术的论文《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得到欧内斯特·琼斯的赏识,他热情地评价说“精神分析的未来就在于儿童分析”。这成为克莱因移居伦敦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个人事业的进展,克莱因开始不满足于费伦茨对她的分析结果,于是请求亚伯拉罕对她进行分析。亚伯拉罕一贯反对给自己的同事进行精神分析,但是,他被克莱因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潜力和她对于精神分析的重要性所打动,破例接受了克莱因的请求。亚伯拉罕对克莱因的分析从1924年开始,只进行了9个月,因为亚伯拉罕的突然去世而中断。由此,克莱因也开始了长达一生的自我分析。亚伯拉罕是克莱因的第二任导师。虽然他对她的分析只持续了短短9个月,但对克莱因的影响却是终生的。克莱因始终把自己看做是亚伯拉罕的学生,把自己的研究看做是对于弗洛伊德和亚伯拉罕之研究的继续和发展。她反复谈到,对亚伯拉罕这样一位精神分析家和老师,她怀着最深的敬佩、欣赏和感激。
1706261159
1706261160 伦敦时期(1926—1960年)
1706261161
1706261162
1706261163
1706261164
1706261165 老年时期的梅兰妮·克莱因
1706261166
1706261167 失去亚伯拉罕的支持,克莱因在柏林的工作开始不断受到攻击。大约与克莱因同时,安娜·弗洛伊德也开始了对儿童的研究,然而她们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之间却存在相当大的对立和冲突。柏林分析学会基本上是支持安娜的,反过来自然认为克莱因的研究是“反传统的”。而克莱因没有医学学位也使她备受孤立和攻击。在此种境遇下,克莱因接受了琼斯的邀请。在亚伯拉罕去世之前,克莱因就曾前往伦敦讲学三个星期,她所作的六个讲演,构成了她的第一部著作《儿童精神分析》第一部分的基础。从1926年定居英格兰直到去世,梅兰妮一直留在英国,并在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工作。她对自己的这个决定从没后悔过,因为英国精神分析协会比其他地方更能接受她的观点。在这个协会里,她能够继续展开自己的工作并将其推向深入,还能从事教学。对琼斯邀请她到英国一事,梅兰妮始终心怀感激。
1706261168
1706261169 正当梅兰妮的精神分析工作处于鼎盛之时,她在个人生活中却遭受了一系列的不幸。首先,她的大儿子汉斯在1934年春天突然死于一次登山事故,死时年仅27岁。稍后,她又在另一种意义上失去了她的女儿梅利塔。梅利塔和丈夫施密德伯格都是医生和开业的分析师,最初她与母亲克莱因一道和谐共事。但后来,梅利塔在学术观点上与克莱因对立,变得反对母亲的工作,并与母亲疏远了。不过对克莱因来说,她与小儿子埃里克的关系给了她极大的补偿。埃里克在伦敦结婚,有三个孩子。梅兰妮对她的孙子倾注了巨大的感情,在他们身上充分感受到了天伦之乐;同时,从陪伴她的朋友和学生身上,她也得到了持久的快乐。她还从艺术中得到极大的乐趣,尤其是在她的晚年。
1706261170
1706261171
1706261172
1706261173
1706261174 梅兰妮·克莱因的著作《儿童精神分析》
1706261175
1706261176 展翅与高飞——破茧而出后石破天惊
1706261177
1706261178 克莱因的一生是变革创新与对立斗争的一生。她是生命的强者,她是梦想的勇者。自从1914年在布达佩斯第一次接触到弗洛伊德的著作开始,一直到1960年在伦敦去世为止,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精神分析事业。
1706261179
1706261180 在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学领域,克莱因创立了“对象关系理论”,为精神分析由驱力结构模式向关系结构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她对儿童心理结构的深入探讨,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精神分析的内容;她创立游戏治疗,开辟了儿童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她开创儿童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扩大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她建立的克莱因学派,造就和影响了一大批精神分析学者。作为对象关系理论的奠基人,她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尤其是对女性性欲心理发展的看法,既是对传统弗洛伊德思想的深化,又是一种挑战。
1706261181
1706261182 从实践的角度看,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已成为指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重要基石之一。她开创的游戏治疗技术不仅本身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而且已经被吸收到其他的治疗形式之中。例如,家庭治疗、心理剧和艺术治疗等心理治疗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克莱因的思想。而她开创的游戏治疗成为20世纪西方游戏治疗运动的先驱。
1706261183
1706261184 除了对于精神分析的革命性意义,以及对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等领域的巨大冲击之外,克莱因的研究还在儿童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文艺批评等诸多学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706261185
1706261186 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甚至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她对于儿童内部世界的探讨和儿童情感冲突的认识,影响到人们对于儿童抚养的态度。她对于女性性欲心理发展的看法,不仅挑战了弗洛伊德的观点,而且使她成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此外,她关于悲哀与抑郁的研究以及她的治疗思想在西方的卫生保健领域中亦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1706261187
1706261188 卓尔不群的克莱因——实践与思想的统一
1706261189
[ 上一页 ]  [ :1.706261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