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62862
1946年,凯利转任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与临床心理学主任。此后20年间,他完成了“个人结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1706262863
1706262864
独特的视角,一枝梅独展霜雪
1706262865
1706262866
凯利的成长之路与其他心理咨询大师有一点不同,他是先开始心理咨询的实践,而后从中获得启发,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所以,他的理论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咨询经验,但同时他也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能够深刻地表达他的思想。
1706262867
1706262868
1706262869
1706262870
1706262871
安静、稳重的大师凯利
1706262872
1706262873
哲学基础
1706262874
1706262875
“结构选择主义”
1706262876
1706262877
“结构选择主义”是凯利人格结构心理学的基本哲学观点。它最早发源于法国,后来又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以下两方面思想是他的哲学观点的核心:
1706262878
1706262879
1.“认知结构决定论”:决定人的性质的东西,不是外界事物,而是人自己本身。事物一直是它本来的样子,对任何人都是相同的。但是人们会对事物的态度产生区别,原因就在于:人们之间的区别,源于人们对这个世界所形成的“结构”有差异;不同的人对事物所形成的结构不同,或者说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结构去认识事物。凯利举例说明:世界本身无所谓复杂或者简单,世界对于任何人来说,一直都是那个样子,没有发生变化,而不同的人会把世界看成是复杂的或者是简单的,是因为他使用“复杂—简单”这个结构去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他选择了复杂的一极,那么他就认为这个世界是复杂的,相反就认为世界是简单的。
1706262880
1706262881
2.“整体认识论”:人的认识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整体的结构”,而人的行为则是由整体的认知结构决定的;这个整体的结构也就是“结构系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结构系统。所以人与人之间就存在这种差异,也因此人们把他的理论称为“个人结构理论”(the theor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1706262882
1706262883
“逻辑实证主义”
1706262884
1706262885
“逻辑实证主义”是凯利的另一个哲学基础,其基本含义主要有如下两点:
1706262886
1706262887
1.反对“刺激决定论”。刺激决定论强调事实和刺激,认为对于人的行为而言,刺激是最初的决定因素;离开这些实际的刺激,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凯利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世界本身不是主要的,它一直就是那样保持不变。所以,决定人的性质的东西是人本身的结构,而不是世界本身。
1706262888
1706262889
2.“预测”的重要性。在凯利的理论中始终贯穿着预测的思想。他认为,人的一生都在进行预测,即根据自己的结构系统进行预测。如果预测成功,那么这个结构系统就趋向于稳定;如果失败,就趋向于被修正。在预测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比如焦虑、抑郁、敌对和犯罪感等。心理治疗的过程也是一个预测的过程,目的是在治疗者的帮助下使来访者形成有效的预测。
1706262890
1706262891
理论要点
1706262892
1706262893
“人是科学家”
1706262894
1706262895
一般来讲,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形成假设;进行实验;作出预测并验证假设。按照凯利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是科学家。人们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实验,在人的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形成假设,然后根据自己形成的假设进行实验,最后检验自己的假设的正确性。凯利形象地把这比喻为“赌局”: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设置了赌局,而且每一个赌局都下了相应的赌注,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赌局的结果即验证了赌局的胜负。
1706262896
1706262897
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的各种各样的预测,这是人的根本动力;而一切研究都是为了对自己研究的对象进行预测。凯利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动力论,认为人的行为并非是由本能的欲望和强化所引起的。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预测。按照行为主义,获得强化会使人感到满足,但有时反而会使人感到焦虑,或形成其他的不良情绪。凯利举例说明:一个一直以为自己比较愚笨的学生,实际上是有着一个“聪明-愚笨”的结构,而他却选择了愚笨的一极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这个结构形成假设并验证假设。如果有一天,老师说他并不愚笨,只要好好学习,他会取得好的成绩。于是这个学生就开始对自己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自己确实取得了好成绩。按照行为主义理论,这个学生应该感到高兴,但实际上他却变得非常焦虑,因为他自己的预测失败了。按照他自己的“愚笨”结构预测,他考试应该很糟糕,但是实际情况不是,所以他感到烦恼、恐惧。出现这种情况,他只好或者继续检验自己的假设,或者改变他自己的结构,然后进行新的预测。
1706262898
1706262899
人有独特的“逻辑思维方式”
1706262900
1706262901
人们的思维方式遵循的是二重性规律,因为任何结构都是一个二重结构。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思考都是放在一个对立的模式之中,例如黑白、好坏,这也是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且人们总是将事物放在这个维度的某一极。例如,一个人使用“好-坏”这个结构去判断一个人时,他要么是好,要么是坏,总是处在这个结构的一极,不存在所谓的“中间状态”。这显然不同于普通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1706262902
1706262903
既然人们思维的特点是二重性,据此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时候,起码要对三个事物进行比较,而且至少其中有两个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用一个特定的二重思维结构去思考的时候,这个维度起码要包括三个“外延”,否则这个思维就没有任何意义。例如“黑白维度”,这时必须存在两个被认为是黑色的东西,然后还有一个与黑色东西相区别的白色的东西。换言之,当人们用一个结构进行思考时,必须至少有三个事物,而且其中有两个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并且与第三个区分开来,否则这个结构就没有什么意义。凯利指出,这是一个“崭新的逻辑思维方式”。
1706262904
1706262905
结构及结构系统的特征
1706262906
1706262907
结构具有通透性:任何结构都是针对一定事物的结构,一个结构所包含的事物称之为结构的“因素”;一个结构所容纳的因素的多少称之为结构的“外延”。有的结构所容纳的因素较多,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结构的外延比较广;相反,这个结构的外延就比较小,但是一个结构的外延至少包括三个因素。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它的突出特性是“通透性”,就是这个结构所包容的新因素的程度。如果一个结构能够吸纳很多新的因素,那么这个结构就具有通透性,否则就不具有通透性。
1706262908
1706262909
任何结构都有其益性范围和益性焦点:益性范围就是这个结构所适宜的范围;益性焦点是指这个结构最适宜解决的问题。例如,“人格结构心理学”就是一个结构,这个结构的益性范围是心理学,这个结构比较适合解决心理学问题,而不适合解决医学或其他领域的问题。而个人结构心理学的益性焦点是临床心理学,最适宜解决这个领域的问题。事物本身是没有“领域”(domain)限定的。凯利强烈反对将某些事物人为地划分为某个学科所独有。他认为,一个结构可以去解释任何事物,一个事实或事物本身不属于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人都有使用一定结构对它进行研究和解释的权利。
1706262910
1706262911
人所拥有的结构往往是一个结构系统,而非一个或几个孤立的结构。而且人的结构系统具有层次性和不同的重要性。有些结构处于层次的上部,支配其他结构;有的处于层次的下部,受其支配和调节。人们拥有一些支配人的生活、维持人的活动的重要结构;缺少这个结构,人们将无法生活,这些重要的结构便成为核心结构。还有一些结构即使被破坏或丢失,都不会对人造成大的影响,但人们也不能没有它们,这些结构被称之为“边缘结构”。
[
上一页 ]
[ :1.7062628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