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80681e+09
1706280681
1706280682 这场战争的意义蕴涵在其代价之中。这个国家的价值与重要性,既源于为其存续所付出的人力代价,又为这人力代价所证明。这一等式使这个国家背负了债务。这一点是具有转折意义的。这是因为,国家履行其对死难者及其哀悼者的职责,需要大规模扩张联邦预算与官僚机构,并重构政府角色的概念。那些保存了士兵姓名与身份的国家公墓、抚恤金与士兵档案,涉及对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崭新理解。在同死人打交道多年之后,埃德蒙·惠特曼自豪地讲,重葬工程代表了国家对一个“态度”的奉献。美国意识到,要想为死难者提供体面的埋葬与载有死者信息的坟墓,就需要进行这样的努力,付出这样的开销。它借此维护了它对超越纯粹物质主义与纯粹工具主义的价值观之信仰。如梅尔维尔所阐明,士兵并不是“技工”,并不只是日趋工业化的战争这台机器上的“轮齿”。而士兵之沦为技工与轮齿,也正是许多美国人所担心的。公民是自我——是超越了自身死亡的肉体与姓名,是实际上构成了这个国家之命脉的个体。[7]
1706280683
1706280684 “死难者”没有了目的动机,没有了政治主张,他们任由幸存者处置。他们一度充任了南北持续敌对情绪的寄存处。但到了19世纪末,他们已成为一项有利于南北联合的国家纪念工程之载体。内战的死亡与“内战死难者”属于整个国家。在这个重新联合起来的合众国中,“死难者”成为了一个想象中的民族共同体之焦点,成为了一个所有人都愿意为之服务的群体——“死难者、死难者、死难者——我们的死难者——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我们全部人的死难者(所有人、所有人、所有人,最终都是我亲爱的人)”,沃尔特·惠特曼吟唱道。[8]
1706280685
1706280686 1898年,在亚特兰大,威廉·麦金利总统在一场广受欢迎的演说中向南部宣告:“本着兄弟情谊,我们应当同你们一道照料南部邦联士兵的坟墓。在上帝旨意的指引下,思想与情感的变化使时机已经成熟。”在上一年中,“这些英勇的死难者”的子孙已在一场新的美利坚战争中赴汤蹈火;勇敢的南部邦联人,应像他们的北方对手一样,得到正式的纪念。[9]
1706280687
1706280688 令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失望的是,士兵们所为之牺牲的原因,几乎被他们死亡的事实所掩盖。“死亡没有改变道德品质的力量”,在1883年的一场阵亡将士纪念日演说中,道格拉斯坚称,“即便我遗忘了其他一切事情,”这位年迈的废奴主义者宣称,“那些为自由而战者与那些为奴隶制而战者的差别,我却决不会忘记。”但即便是许多曾征战沙场的人也不这么认为。“勇士尊敬勇士。勇士/尊敬死难者”,安布罗斯·比尔斯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在这首诗中,他斥责了一位“在阵亡将士纪念日演说中,激烈反对装饰南部邦联士兵坟墓的人”:
1706280689
1706280690 请您记住,岁月的洪水
1706280691
1706280692 是怎样席卷了死去的罪人;
1706280693
1706280694 也请您记住,那洗去罪过的大雨正是遗孀们与孤儿们的眼泪。
1706280695
1706280696 死者已死去了——请留他独处墓园:虽然我们为圣徒与罪人
1706280697
1706280698 撒上了同样多的鲜花,
1706280699
1706280700 上帝仍会做出他自己的判断。
1706280701
1706280702 那不幸的人,无论他的生平与命运怎样,他不能全心全意地热爱
1706280703
1706280704 那没有害处的死者——
1706280705
1706280706 愿上帝保佑他,而我自己,则不会原谅。[10]
1706280707
1706280708 当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还是个年轻士兵的时候,在面对死亡时,他曾坚决地拒斥了基督教的安慰。如今,他将战争的牺牲视作确立真理的一个基础。在1895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霍姆斯发表了一篇题为《士兵信仰》的演说。这篇演说后来成为了挽歌式内战观的典型代表——这种内战观将死亡誉为目标本身。“我不知道宇宙有什么意义。”霍姆斯坦率地宣称。“但在怀疑之中,在信仰坍塌之际”,他发现了一件确定无疑的事情:“信仰是真实且可敬的——它引导一名士兵在履行一个他盲目接受的职责时抛却头颅,在一个他不怎么理解的事业中遍洒热血,在一个他完全不懂的作战计划里舍弃生命,在一个他看不
1706280709
1706280710 到作用的战术指挥下战死沙场。”牺牲的无目的性本身创造了它的目的。在一个“商业是老大”、“富人乃英雄”的世界中,士兵的无私忘我,代表了一种信仰的最高理想——依靠人而非上帝的行为制胜。霍姆斯承认:“当你身临其境时,战争是可怕而沉闷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才会看到,它所带来的信息是神圣的。”战争或许已动摇了那个年轻的霍姆斯的信仰,但对于这位老者而言,战争却成为了这样的一种地方:在那里,人类同彻底毁灭的对抗,使他“能感觉到奇迹,能够用自己灵魂的力量来鼓舞自己”。人类能够选择死亡的能力,成为了霍姆斯与比尔斯最重要的内战经历与内战记忆。[11]
1706280711
1706280712 我们仍生活在这场内战所创造的死亡世界之中。我们将国家为那些为国捐躯者做出解释的职责视作理所当然。近亲通知、坟墓登记程序与官方之提供体面埋葬的缺乏,对于我们来说似乎都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野蛮的。内战结束了这种忽视状态并建立了一系列政策——如今政府甄别并运归每位在履行战争义务中罹难的士兵之职责,便是源于这些政策。
1706280713
1706280714 然而,即便内战为应对死亡的努力带来了新的人性——也即关于对“情感”的新的关注——但它所造成屠杀的巨大规模,也预示着未来世纪战争的屠杀规模。尽管个体与其命运取得了新的重要性,但这些个体也面临着湮灭于官僚政治与现代战争之大屠杀的危险。我们仍在努力领悟,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保存我们的人性与自我。我们仍试图在一个我们不确定是否存在意义的世界,用死亡来创造意义。内战一代所瞥见的恐惧仍旧困扰着我们。那个恐惧便是:死亡是唯一目的的感觉。我们仍在努力解开他们——内战死难者与幸存者——在很久以前不得不去破解的谜。
1706280715
1706280716
1706280717
1706280718
1706280719 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 [:1706278868]
1706280720 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 索 引
1706280721
1706280722 (条目后的数字为原书页码,见本书边码,斜体页码代表插图)
1706280723
1706280724 Aaron, Daniel 艾伦,丹尼尔202
1706280725
1706280726 Abbott, E. G. 阿博特,E.G. 5—6
1706280727
1706280728 Abbott, Henry L. 阿博特,亨利·L.xii
1706280729
1706280730 Abbott, Stanley 阿博特,斯坦利90
[ 上一页 ]  [ :1.7062806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