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95612
1706295613
来自欧洲上层社会的旅客对此会感到很尴尬。他们说,那些天生爱交际的美国人好打听别人的事情,性情活跃,爱管闲事。西部遥远的距离改变了一些人审慎和爱情静的好习性,客车车厢使几十个不同阶级的人好多天都聚在一起生活。一八七四年,阿冯莫尔于爵夫人记述了她在旅途中极不舒服的情景:“三、四十个人在一起……七天七夜关在一个车厢里,整天挤在一起,晚上睡在架床上,并且都处于同样的气氛当中。”每个人都得在同一个时间睡觉和起床,因为所有的床铺必须同时升起或放下。她看到她的一位平民旅伴,每天早晨都从口袋里取出一副假牙齿。那个旅伴向这位子爵夫人解释说,她无法入睡,因为那副假牙可值钱了,她都舍不得使用,车厢的盥洗室在门口,无论从里还是从外,都关不上。这位子爵夫人抱怨说:“你甚至都不能束起头发或卷起袖子,因为有些男人或列车员肯定会抓注机会对你说,‘好好洗一洗吧,可痛快呢!’”这列火车还出版一份日报——《大太平洋铁路报》,这份报纸也进一步加强了旅客的友好和集体精神。
1706295614
1706295615
人们说,美国人不能忍受孤独或寂寞;他们好动,即使是坐火车短途旅行,也无法安安静静地坐着。外国人还注意到美国车厢设计的特点,可以使坐立不安的旅客在火车里逛来逛去,从这个车厢的门出去,跨过没有遮盖的步台进入另一节车厢。美国人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被车子压死或被抛出车厢的危险;尽管有严厉的警告(有一家铁路公司在每节车厢的门上都画上坟墓的图画),美国人还是照样到处乱逛,跟不同车厢的旅客打成一片。美国人还有一种一定要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奇怪念头,然后站在那里,默默地欣赏那迅速向后飞逝的景色。
1706295616
1706295617
在配备餐车以前,不可能在快速旅行中悠闲地进餐,或享受上流社会那种消磨大量时间的精美“晚餐”。早在十九世纪初叶,美国人爱好“快餐”就已世界闻名了。一位急躁的英国海军军官弗雷德里克·马里亚特上校在一八三九年时就抱怨说,要求旅客快速进餐令人在美国坐火车旅行时感到特别疲累。“火车刚一停下来,所有车厢的门就一齐都打开,旅客们就象学校的孩子一样,一起冲出车厢,围着桌子,大吃馅饼、小馅饼、蛋糕、煮鸡蛋、火腿、乳蛋糕,以及各色各样铁路上好吃的食品,名目繁多,不胜枚举。突然,开车的铃声响了,旅客们就拼命跑回车厢,手里和嘴里都塞得满满的。火车开了。到了下一站,他们虽然并不太饿,却又去大吃一番,借以打破旅途中的单调气氛。”
1706295618
1706295619
很早以前,美国的快餐技术就发展起来了。“便餐柜台”就是那个时代美国的发明,它是铁路快速旅行的副产品,向旅客提供快餐服务,但一点都不使人有舒服之感,谁也不愿在那里多耽搁时间。“便餐柜台”这个词第一次见诸于文字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的十年;《纽约时报》(一八五七年六月十日)以东部人特有的敏感抱怨说,用“茶点沙龙”这个词来称呼火车站上旅客们吃喝的地方,实在是对这个词的胡扯滥用。
1706295620
1706295621
对于这种令人厌恶的破陋去处,再也没有比这个词更不恰当的称呼了,铁路公司的董事们似乎认为,旅客们都是没有胃的;好象在长途旅行中,吃喝对人们来说,根本没有必要似的。似乎除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旅客们手忙脚乱之外,就再也不需要别的什么了。他们要求这三、四百个男人、女人、儿童……狼狈不堪地冲进一个阴沉沉的长方形房间,在一刻钟之内拼命吃完一顿晚餐、早餐或正餐。
1706295622
1706295623
清晨,疲乏不堪的旅客就被列车员的喊声叫醒了:“波格拉姆维尔车站——停留一刻钟吃早餐!”没有时间洗脸,也没有盥洗设备,旅客只来得及冲出去,能抓住什么食物就往嘴里塞,然后拼命奔回车厢。到旅途结束时,他肯定“己为自己得消化不良的毛病打下基础,这种毛病可以导致肺病或发高烧。”那时候在全美国,可没有几条铁路能够舒适地进餐和有盥洗设备。直到一八六三年,乔治·普尔曼才开始经营第一辆向所有旅客开放的餐车。但几年之后,普尔曼公司发现餐车生意无利可图,于是又取销经营餐车业务;自此以后,餐车问题也就一直成了美国铁路公司的一个难题。旅途吃饭问题一般就在车站的餐厅或“便餐柜台”上解决。一八六六年以后,又出现弗雷德·哈维开办的餐馆联号,为西部铁路服务:这种餐馆里的漂亮“哈维餐厅女郎”——连同她们标榜的口号“火腿切得薄一些”,很快便逻选闻名了。
1706295624
1706295625
一八七八年,一个在西部旅行的英国人便指出,快速服务加上简陋的设备,是如何使所有顾客都受到同等待遇的:
1706295626
1706295627
我们乘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火车,离开朱利斯堡三十英里,来到了西德尼。这是一个可供旅客吃饭的车站,因此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点。我们停车半个小时,赶紧到车外吃早餐……我们大家都受到同等的待遇,每人得到的食物和他旁边的人都是一样的。象通常情形一样,刀叉奇缺。整餐饭自始至终都是每人一把刀和一把叉,这种铁路上的习惯便是从那时开始的……大家都拼命吃,结果离开车时间还有一刻钟就吃完了。从奥马哈到旧金山的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铁路线上,这样一顿饭以及随后的每顿饭(有两顿除外),价格一律都是一美元。
1706295628
1706295629
“拼命赶”以及旅途中拥挤不堪,不仅使社会各阶层之间难以保持差距,而且更易于使旅客们形成一个“见面熟”的群体。在这里,先到先占的规则再次被用上,而且还更是一种平等的原则。就象在内河汽船上一样,车站餐厅里的桌子和椅子都不够,所以,谁先到就先招待谁。而平心静气的人们则会接受抽签的办法,以决定汽船上哪些旅客应该得到卧铺。不过在西部河流中拥挤不堪的汽船上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差别待遇的。“客舱”的旅客和“甲板”(或统舱)的旅客之间确是有很大的差别,后者被当作货物一般对待。但是,凡能坐客舱旅行的旅客一般都不着重财产和阶级的差别,人人平等交往。而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外国旅客对于这种随便交往,则极为反感。西部河流上的汽船,就象是移民小道上的篷车队一样,往往处于联邦、州或地方政府的有效管辖范围之外,这就出现了短时间的水上小社会。他们往往也运用自警制和多数决定的原则,来制订和执行他们的法律。人们普遍认为,在汽船上,法律的正当来源既小应该是船长,也不应该是驻在某个遥远地方的政府,而应该是旅客本身。一八一七年,第二艘“新奥尔良”号的船舱里贴出一张告示(往往是在列举轻微的违法乱纪事实之后)通知大家,“每天中午,将由旅客以多数选举三个人来组成法庭,主持判决,而所有罚款将用来购买葡萄酒给大家在正餐之后喝。对于扰乱正常秩序和破坏清洁卫生的行为,凡属事先没有明文规定者,罚款均由这个法庭酌情裁定。”很少有旅客敢对这种法庭的权威提出质疑。在汽船上,也象在西部其它地方的自警法庭一样,审理程序很简单,惩罚也是立即执行。谋杀犯递解下一站城镇的政府当局;小偷、扒手和其它较轻微违法事件的犯罪者,有的被罚鞭打,或在汽船经过的任何地点驱逐上岸(也可能是河中央的一个小岛或沙丘上)。一次最惊人的迅速而有效的司法裁决的例子发生在一八五九年,当一条船经过辛辛那提时,一些爱管闲事的旅客自行组成了一个委员会,他们对两个一起旅行的表面上以表兄妹相称的青年男女产生怀疑,当发现他们俩睡在同一张卧铺上的时候,这个委员会让汽船在第二天早上靠岸,然后押送着那个青年男于上岸去领取结婚许可证书,随后又带着这对青年男女到牧师那里,看着他们举行了结婚仪式。
1706295630
1706295631
这种短暂的生活就这样使旅行者安于多数决定的原则和先到先占的规则。他们这段经历所结的硕果就是人们获得了大体上平等的地位。
1706295632
1706295633
1706295634
1706295635
1706295637
美国人:从殖民到民主的历程 第三章 新发迹者建设事业的推动者
1706295638
1706295639
‘你会拉提琴吗?’特弥斯托克利斯回答说:‘不会,但是我懂得如何把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一座大城市。’”
1706295640
1706295641
——《移民援助杂志》版权页刊登的格言
1706295642
1706295643
“这确实是一个不重视事物既定秩序,而要把它彻底打乱的世界。看哪!新发迹者既拥有土地,而且还能把土地的收益全都纳入私囊。”
1706295644
1706295645
——得克萨斯州塔斯科萨市《先锋报》
1706295646
1706295647
飞快的发展使得人,社会、城市和政府都改变了,变成在欧洲旧世界所从未见过的样子。人们所能看到的是当今这代人所创建的迅速发展的城市,它们丝毫没有过去的遗迹。它们充满着想象中的眼前好景和对未来的憧憬。一座新兴城市的生存,有赖于它吸引那些无拘无束、自由浪荡的人们的能力。而古老大都市的力量,则源于居民不能、不愿或者舍不得离此它去;可是,美洲新世界的城市靠的却是一种刚刚形成、根基很浅而且易于变化的忠诚和热情。
1706295648
1706295649
一座中世纪城镇可以凭其城墙的厚度和坚固程度来判断其存在价值。法国的卡尔卡松和圣马洛、比利时的布鲁日均以坚厚的扶墙来证明其居民对城市的忠诚和远见。欧洲旧世界的城市往往城墙过多,而美洲的新兴城镇则没有城墙。从一开始,这些新兴城市的主导思想就是发展,而不是守护或者保存(因为那里还没有需要保存的东西)。它们自我衡量的尺度不是抵御外患的能力,而是吸引外来移民的力量。美国人以发展来鉴别生活,概源于此。移民们为了安全和迅速迁移,或者为了类似开挖金矿之类的一时目标,而形成他们的社会。他们此时此刻住在此地,但一旦达到了目的,一两年后他们就会安全地转到别的地方去。而当移民们一旦定居下来之后,他们就会变成创业者:他们开始日复一日地在此生活下去。他们考虑的是他们整个一代和他们的子孙;而自此之后,他们便不再生活庄流动之中,而是生活在发展之中了。他们的生活有赖于他们自己的信念——甘心情愿地深信不疑——他们将永远生活在这座新罗马、新雅典、或者新伦敦之中,它将成为他们自己以及所有其他人的宇宙中心。
1706295650
1706295651
下面几节将叙述由这种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速度、这种社会里人们的希望和憧憬、人们的命运感以及人们对未来的向往等等方面所产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旧日的种种对立——个人发迹和公众繁荣之间、私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之间统统都解决了。新兴城市的新体制塑造了这个新国家各地生活的新面貌。
1706295652
1706295653
1706295654
1706295655
1706295657
美国人:从殖民到民主的历程 十六 实业家代表着美国的体制
1706295658
1706295659
1706295660
1706295661
美国的实业家是从独立革命到南北战争时期西部新兴城市的产物和缔造者。他们并不是欧洲城市中那种富有进取精神的银行家、商人或者制造商在美国的翻版。他们也不是美国的富格尔或梅迪西或罗思柴尔德或者呵克赖特,他们乃是迥然不同的人。他们的事业和理想是美国人对社会的理想的一种象征,因为他们是巨大发展时期朝气蓬勃的美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所产生和培育起来的。
[
上一页 ]
[ :1.7062956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