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317380
1706317381
[1]委拉斯凯兹(1599—1660),17世纪西班牙宫廷画师,深受威尼斯画派的影响,注重色彩的表现。代表作品包括《纺织女》《镜前的维纳斯》《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酒神巴克斯》《宫娥》等。——译者注
1706317382
1706317383
[2]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小说家、记者、社会评论家。代表作品包括《1984》《动物庄园》等。——译者注
1706317384
1706317385
[3]乌尔利希·贝克(1944—2015),德国社会学家,提出风险社会、第二次现代化、全球化社会学等理论。主要著作包括《风险社会》《世界风险社会》《自反性现代化》《什么是全球化》《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等。——译者注
1706317386
1706317387
[4]安东尼·吉登斯(1938—),英国社会学家,提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当代社会的本体论和“第三条道路”的政策。主要著作包括《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性的后果》《气候变化的政治》等。——译者注
1706317388
1706317389
[5]布赖恩·特纳,英国和澳大利亚社会学家。主要著作包括《宗教与政治》《宗教与现代社会》等。——译者注
1706317390
1706317391
[6]唐娜·哈拉维(1944—),美国后现代女性主义代表,以“赛博格”理论闻名。主要著作包括《赛博格宣言:20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类人猿、赛博格和女人——自然的重塑》等。——译者注
1706317392
1706317393
[7]撒切尔,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2013),英国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1990年在任。——译者注
1706317394
1706317395
[8]约翰·厄里(1946—2016),英国社会学家,提出“旅游凝视”理论。——译者注
1706317396
1706317397
[9]弗朗西斯·福山(1952—),日裔美籍政治学家。主要著作包括《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后人类未来——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落后之源》、《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美国处在十字路口:民主权力与新保守主义的遗产》《跨越断层——人性与社会秩序重建》等。——译者注
1706317398
1706317399
[10]彼得·拉斯莱特(1915—2001),英国史学家。主要著作包括《洛克<政府论>导论》《失落的世界》等。——译者注
1706317400
1706317401
[11]帕特里克·科林逊(1929—2011),英国史学家,主要研究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历史。——译者注
1706317402
1706317403
[12]保罗·吉尔罗伊(1956—),英国学者,专攻种族研究。主要著作包括《英国的国旗下没有黑人:种族和民族的文化政治》《黑色大西洋:现代性和双重意识》《身份政治:从表层到小政治》《小行动:关于黑人文化政治的思考》《各种阵营之间:种族,身份和肤色之外的民族主义》等。——译者注
1706317404
1706317405
1706317406
1706317407
1706317409
现代社会的形成:150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 第一章 现代的形成
1706317410
1706317411
1314年但丁创作《神曲》
1706317412
1706317413
1492年在费迪南和伊莎贝拉治下,西班牙收复格拉纳达
1706317414
1706317415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抵达西印度群岛
1706317416
1706317417
1501年米开朗基罗完成作品《大卫》
1706317418
1706317419
1517年马丁·路德在威登堡公布《九十五条论纲》
1706317420
1706317421
1547年特伦托公会议;反宗教改革浪潮的开始
1706317422
1706317423
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1706317424
1706317425
1605年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第一卷出版
1706317426
1706317427
1633年伽利略被迫放弃哥白尼学说
1706317428
1706317429
对人类历史研究者而言,我们开篇所接触的这个欧洲在某些重要方面均可被视为“现代的”。但在大众眼里,1500年的欧洲同21世纪的欧洲有着云泥之别。如果我们回到16世纪的话,会看到城镇和城市零星分布(这些城市空间在一些欧洲老城中依然清晰可辨),但那里的人们同21世纪的现代人有着千差万别。寿命超过50岁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接受天主教的创世学说;面对死和生,人们只能听天由命;大量人口目不识丁、食不果腹。人们终日为食宿操劳;大多数人因为年迈或迫于疾病,不得不依靠家人或教会的施舍度日。尽管好莱坞不遗余力地将中世纪呈现为一个丰富多彩、舒适安逸的时代,但整体而言,事实并非如此。虽然15世纪的建筑精致华美,手工制品精美绝伦,但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普遍充满危险和变数。
[
上一页 ]
[ :1.706317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