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319753
[16]Les Gestes des Chiprois,in Recueil des histoires des croisades:Documents arménians ,vol. 2,Paris,1906,p.807.
1706319754
1706319755
[17]Les Gestes des Chiprois,in Recueil des histoires des croisades:Documents arménians ,vol. 2,Paris,1906,p.807.
1706319756
1706319757
[18] 黎巴嫩东北部城镇。
1706319758
1706319759
[19] Ahmad ibn‘Alī al-Maqrīzī. Histoire des sultans mamlouks ,trans. M.Quatremère,2 vols,Paris,1837-45,p.109.
1706319760
1706319761
[20] 骑士堡最早由11世纪时的库尔德人掌控,因此它被称为Hisn al-Akrad,意思是“库尔德人的城堡”。
1706319762
1706319763
[21] 叙利亚西部城市。
1706319764
1706319765
[22] Abu’l-Fida. The Memoirs of a Syrian Prince ,ed. and trans. P.M.Holt,Wiesbaden,1983,p.16.
1706319766
1706319767
[23] Abu’l-Fida. The Memoirs of a Syrian Prince ,ed. and trans. P.M.Holt,Wiesbaden,1983,p.16.
1706319768
1706319769
[24] Little,Donald P.‘The Fall of Akka in 690/1291:The Muslim Version’,in M.Sharon(ed.),Studies in Islamic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Jerusalem/Leiden,1986,p.170.
1706319770
1706319771
[25] Schlumberger,Gustave. La Prise de Saint-Jean-d’Acre en l’an 1291 par l’armée du soudan d’Égypte ,Paris,1914,p.29.
1706319772
1706319773
[26] Schlumberger,Gustave. La Prise de Saint-Jean-d’Acre en l’an 1291 par l’armée du soudan d’Égypte ,Paris,1914,p.29.
1706319774
1706319775
[27] Baybars al-Manṣūrī. Zubdah al-Fikra fī al-Tārīkh al-Hijrah ,ed. D.S.Richards,Beirut,1998,p.278.
1706319776
1706319777
[28] Al-Jazari. La Chronique de Damas d’al-Jazari ,ed. and trans. J.Sauvaget,Paris,1919,p.4.
1706319778
1706319779
[29] Al-Jazari. La Chronique de Damas d’al-Jazari ,ed. and trans. J.Sauvaget,Paris,1919,p.4.
1706319780
1706319781
[30]Excidium Aconis ,as Excidii Aconis Gestorum Collectio ,in The Fall of Acre,1291 ,ed. R.B.C.Huygens,Turnhout,2004,p.64.
1706319782
1706319783
[31]Excidium Aconis ,as Excidii Aconis Gestorum Collectio ,in The Fall of Acre,1291 ,ed. R.B.C.Huygens,Turnhout,2004,pp.64-5.
1706319784
1706319785
1706319786
1706319787
1706319789
诅咒之塔:阿卡之战与十字军运动的终结 第八章 红篷大帐
1706319790
1706319791
1291年4月1—9日
1706319792
1706319793
1706319794
1706319795
1706319796
苏丹哈利勒于1291年4月初抵达阿卡。据一名基督徒记载:“他歇息了三天,其间与他的指挥官们和军队里的贤达之士在一起商议军情,休整军队。在第四天,马穆鲁克大军拔营向着邻近城市的方向移动了1英里,然后在那里扎营,其间伴随着一阵阵恐怖的喇叭声、铙钹声、鼓声,还夹杂着许多种不同声音的可怕嘶吼声。”[1] 在4月5日星期四,他正式宣布围城。
1706319797
1706319798
他选择了一座高出平原30米、位于城东约300米的小山作为他个人宿营的地点。综合各方面的史料记载,这是个怡人之处,曾经有“一座可爱的塔楼,以及数个花园和葡萄园,为圣殿骑士团所有”[2] ,而且视野开阔。穆斯林将其称为塔尔福克哈(Tal al-Fukhar),基督徒则把它叫作勒图伦(Le Touron),这个地方对双方来说都具有历史意义。一个世纪之前的1189年夏季,耶路撒冷国王居伊·德·吕西尼昂也是在这座小山上指挥十字军围攻萨拉丁占据的阿卡。现在,命运之轮循环往复,回到原点[3] 。从这里,哈利勒可以越过田野和果园,俯瞰正下方的一片狭长沙湾,纳曼河从那里穿过一片又一片沼泽地。再往南10英里处的海岬上是废弃的海法城堡,它是被拜巴尔摧毁的。向北就是阿卡的双重城墙和交错的塔楼,呈现出“斧头形状”[4] 的布局(根据一位史学家的描述),以及它的港口和紧凑拥挤的市中心,它的教堂和显眼的宫殿,耶路撒冷国王的城堡、各大骑士团和意大利社区的要塞在平顶房屋中鹤立鸡群。他还可以看到他的军队在城市前方集结。
1706319799
1706319800
苏丹大帐的选址和搭建是一场仪式。哈利勒遵循马穆鲁克的习俗,将自己华丽的帐篷——统帅大帐(dibliz)设在面对自己目标的方向。这座帐篷“通体赤红,大门面向阿卡城敞开”[5] ——这一朝向表明了他的意图。“这是马穆鲁克苏丹的仪式性惯例,统帅大帐大门的朝向让每个人都知道苏丹的兵锋所指。”[6] 可能就在同一天,苏丹的代表们走近这座城市,向守军提出安全保障(aman)[7] ,这是在城市自愿投降的情况下对居民人身安全和通行许可的担保。在十字军的据点连续崩溃以及的黎波里大屠杀发生之后,这一做法不过是对伊斯兰教律一种形式上的认可。背后是茫茫大海,巴勒斯坦海岸再无其他重要据点,守军知道这一定是一场殊死搏斗——要么就是他们身负骂名地离去,在基督教世界里痛遭世人唾弃。法兰克人不肯纡尊降贵,而是以一场箭雨回应了代表们的提议:拒绝,这就意味着围攻战将在第二天正式打响。这是一个星期五,在穆斯林的一周中是最神圣的一天,苏丹选定这一天来强调这项事业的神圣性。
1706319801
1706319802
这位无名的“推罗的圣殿骑士”是马穆鲁克军队部署的见证者之一,他宣称苏丹的军队里包括7万名骑兵。在哈利勒的时代,马穆鲁克禁卫军的人数可能有7000~1.2万人,这还要算上各级埃米尔统辖的马穆鲁克士兵以及一支自由民组成的公民骑兵部队。后来于1315年估算的数据表明,单是埃及本土的军队就拥有2.4万名骑兵(尽管其中许多人除了一两匹驮着行李的骆驼之外,还有两匹马随行,因此,在测算一大群人和动物时,有相当大的误差空间)。在整个围攻战过程中,很明显,马穆鲁克的营地日夜都有大批骑兵巡逻。除了骑兵,“推罗的圣殿骑士”估计步兵的人数有15万,包括受过训练和未经训练的步兵,而大量的平民志愿者和辅助部队使总人数暴增。在所有马穆鲁克和十字军之间的遭遇战中,人数上的完全不对等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不管“推罗的圣殿骑士”对哈利勒的军队规模的估计有多夸张,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这场战役大受穆斯林欢迎,因而在这种情况下集结起的一支庞大军队,其规模很可能是空前绝后的。
[
上一页 ]
[ :1.7063197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