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347385
1706347386
反对者在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上发表看法,认为这一计划是对“民族神殿一次不必要的毁灭”。为此组织了全国性的请愿活动,呼吁保护这一地区的风景,请愿者把它描述成“在大城市时代自然本身的英国大学”(马歇尔和沃尔顿1981:214—215)。提案人撤回了他们的动议。1883年夏季又有一条提案被提了出来:建造一条通到伊纳达尔湖源头的铁路。在第二次宣读时勉强得到通过,递交给委员会,由于瑟米尔的先例,这一提案也循例递交给一个特别委员会,就在这个时候,铁路提案人将它撤回了。文化精英们通过他们的修辞手段——即把伊纳达尔湖的文学和绘画关联提升到民族性价值的高度,而大获成功,保住了湖区这片风景;此时,当地的企业家却在力陈湖区的商业前景。[115]
1706347387
1706347388
当地名人的核心团体开会商议了好一阵,最后在1883年组建了湖区保护协会(LDDS)。这一组织堪称政治诗学或诗歌政治的范例,成员主要由全国性的华兹华斯学会会员组成。这将近六百人大都居住在湖区之外的地区,来自法律、政治和学术圈,由此可见这片原本蛮荒之地的风景区的民族性和典雅化特性(马歇尔和沃尔顿1981)。[116]
1706347389
1706347390
社会改革家、学会人物和风景保护者所属的团体互动呼应,形成保护湖区的合力。有一些人非常激进,挑战私有财产和土地主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洛厄1989,塞缪尔1994)。激进派的思想领袖是哈德维克·罗恩斯利、约翰·罗斯金、奥克塔维亚·希尔和罗伯特·亨特尔。卡农·罗恩斯利,克罗斯维特的牧师,是LDDS在当地的组织者之一。迁居湖区之前,他在布里斯托尔和伦敦的贫民窟任教区牧师,在那儿经由奥克塔维亚·希尔的导师约翰·罗斯金引见他认识了希尔。此时的希尔正热衷于住房改革和英国军校学员运动,她也是公用地、敞地和人行道保护协会(公用地协会)的重要成员,她曾引导协会为保留瑟米尔风景而辩护,但未能成功。
1706347391
1706347392
罗伯特·亨特尔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一起为保卫公用地而工作,与政治经济学家亨利·福赛特一道为政府改革而努力,福赛特也是公用地协会成员。亨特尔曾经策划过各种措施(前一章已经讨论)防止新的誊本地产的产生——根据誊本地产保有权,土地主可以将庄园的公用地划为己有,用于发展房地产。当时,LDDS正在抵抗铁路的入侵,而罗恩斯利正领导着协会的一个分部,努力使进入权问题成为协会常规议程的一部分;亨特尔领导的公用地协会则试图争取(公众)进入伦敦伊平森林的权利。1895年,亨特尔、罗恩斯利和希尔创建全国历史古迹和自然美景托管协会(国民托管组织)。
1706347393
1706347394
(风景)保护哲学的内在冲突很快凸显出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俨然已成文化价值之象征的湖区,通向湖区和环湖的道路已经不堪重负。那些曾经支持LDDS的土地主把便道给封闭了。过去是保护湖区免受诸如开矿、铁路或水库的外来威胁,现在则要保护湖区免受那些对湖区“爱得要死”的游客、别墅建造者和随之而来的服务业的侵扰。这种状况持续到现在,湖区依然无法摆脱它早就陷于其中的现代困境。重要的是
1706347395
1706347396
就是在湖区出现了最早的论战,挑战有产者随心所欲开发自己的土地的权利……湖区不仅成为重要的旅游中心,也成为新观念的温床——孕育人、地产、道德和环境之间的合度关系。
1706347397
1706347398
(马歇尔和沃尔顿1981:219)
1706347399
1706347400
国家的维度
1706347401
1706347402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家公园的概念得以形成。然而,谁构成“国家”?1867年第二次改革法案扩大了选举权,选民几乎翻番。城镇和大城市的许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然而农业劳动者和矿工仍然被排除在外,直到1884年第三次改革法案增加了200万乡村选民。到那时为止,甚至在那个时候,具有国家意义的风景观还在矛盾中蹒跚:进入风景区还是阶级区分的方式。
1706347403
1706347404
在前几章我们已经探讨了英国乡村别墅里丰富的艺术收藏品如何帮助改造大庄园的风景,庄园本身成为艺术品,一个(自然)风景的国家画廊。到19世纪30年代,公众开始讨论起艺术品。艺术品是否最好收藏在英国乡村别墅里,成为统治这个国家的精英们的镇宅之宝?这些艺术品是否应该列入国家收藏,以使人人有权接近和欣赏?博物馆是否应该只为“安静、严肃而孤独的观众”服务(赫尔辛格1994:128)?——听起来使人想到那些精英,他们漫游湖区,独享美景。
1706347405
1706347406
1860年,罗斯金向议会的国家博物馆委员会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建议另建一种博物馆系统,专门为工人阶级服务,博物馆只配备起码的管理人员,以使工人能自由自在地带着妻儿前往“他们的”博物馆。[117]博物馆给工人阶级展出有价值的作品,至于最珍贵的艺术品(国家珍宝)则不要拿出来。这样,“阶级差别将制度化,成为一种满足全体国民有差别的观赏需要的恰当方式”(赫尔辛格1994:129—130)。全民性的观看不会产生全民性的观赏者。观赏者因阶级、性别和宗教的不同而类聚或群分,美学民族主义赖以汲取的资源就是英国乡村别墅的居住者。介入审美生活并非与工人阶级无缘(远不是这样),但是要在恰当的空间进行。
1706347407
1706347408
罗斯金强烈谴责品味受质疑的大众来到湖区,他的根据也是分寸的问题:知道自己属于什么地方,不要到处跑来跑去的。当谈到湖区问题,罗斯金气势咄咄地质问支持扩延铁路的改革者:
1706347409
1706347410
你们为工人酗酒的费用大惊失色,除了震惊,你们就不能教教他们从一年的工资中存下足够的钱,去租辆马车游玩一天,带上太太和小宝宝,驾车20英里,就到了令人愉快的野外,随心停车,在青苔如茵的堤岸上打开野餐篮子?如果他们觉得此处无景可赏,那么到了别的地方他们也找不到可赏之景;你们铁路公司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在格拉斯米尔周边开设酒馆和九柱游戏场,而他们很快就会给这些地方留下一堆垃圾,岸边到处是破碎的姜汁啤酒瓶。他们的心灵并没有因面对湖区美景冥思而有所改善,这跟到黑泽[118]没有什么两样。
1706347411
1706347412
(罗斯金1876:5—6)
1706347413
1706347414
最好让工人去欣赏他们熟悉的家门口的风景,而不是旅行到远方——那里的风景他们既不认识又不能融入(风景犹如博物馆,是有阶级定位的)。在此,罗斯金只是重申了华兹华斯早期反对铁路入侵湖区的论点。引起争议的不是参与观赏国家珍藏的行为——不管观赏的是物品还是风景,而是阶级的资格。为工人阶级进入博物馆或湖区的精华部分提供方便就是纵容“非分之事”(道格拉斯1966)。
1706347415
1706347416
初看起来绝对矛盾的是,风景是“在罗斯金想象中,让所有国民可以融为一体的唯一一种观赏空间”,因为它而且只有它“为所有英国国民提供了共同的美学基础”(赫尔辛格1994:139)。然而(一个巨大的“然而”),共同基础的前提是已经教育工人阶级不去触摸而是凝视风景。教育眼睛去正确观看的过程是通过绘画实践获得的,这样工人阶级就会成为透视性凝视的积极实践者。赤裸裸的阶级区分既非在英国外省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发起,也非在观赏自然风景的方式中付诸实施。因为在英国这样著名的由阶级结构组成的社会,几乎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1706347417
1706347418
湖区风景的保护遵循华兹华斯的理念,即风景是“一种国家财产”。但是,随着土地市场的日趋扩大,当土地被拿来出售时,人们意识到土地是和拥有捐赠艺术品而使之成为无价之宝的国家美术馆不一样的,尚无法定机构能保证土地永久撤出流通领域。尽管国民托管组织在1895年成立,直到1907年议会才立案承认它是一个法定机构,有权永远持有土地。在今天看来,国民托管组织可以说是推进了罗斯金的目标:形成正确的赏景方式并帮助形成民族美学,这种美学“把英国风景定位为民族性赏景的定义性空间”(赫尔辛格1994:126)。
1706347419
1706347420
在英国乡间进行的大规模的风景再造运动,迫使农业工人流离失所,这一切加剧了业已存在的阶级对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为保护大庄园和居住在庄园之内的那些终生租户,国民托管组织现在可以被描述成一个给潦倒的乡绅们提供救济的庞大体系。自成立以来,托管组织表现的主流文化被贪婪消费,这是一种抹去了其产生条件的文化。意义和实际体验脱钩,而“在此过程中,一系列源自‘我们的’传统的共同设想和选择……出现,尽管存在差别”(罗斯伯里1989:45)。仅仅在不久前,青年国民托管剧院在托管组织拥有的地产里上演戏剧,演示了另一半人的生活方式。其中一出名为《鲜花与奴隶》,描写了宪章运动人士和他们住在别墅里的工厂老板们(特纳1996)。
1706347421
1706347422
1870年,在他的剑桥任职演讲里,罗斯金将英国风景视为对美好往昔那种本地的、神圣的、慢节奏的沉积的纪念。面对那些将成为帝国总督的受过教育的精英,他如是描述风景:
1706347423
1706347424
只能被高雅之士欣赏;而且只有通过音乐、文学和绘画才能欣赏……一个孩子,出生于有教养的种族,对美具有内在的直觉,而这种直觉源于他出生前几百年间反复实践的艺术。
1706347425
1706347426
(罗斯金1870;转引自赫尔辛格1994:139)
1706347427
1706347428
实际上,是前一个多世纪的如画风景美学实践创造出了罗斯金挚爱的湖区。
1706347429
1706347430
同时,罗斯金还将英国的民族风景扩展到未来和异国海岸。他敦促国家“开拓殖民地,能有多快就多快,能有多远就多远……抓住每一片她能踏足其上的硕果累累的荒野”(罗斯金1870;转引自赫尔辛格1994:139)。“硕果累累的荒野”这一表达立即使我们想到土地改良和科学耕种的说辞——其前提就是将原住民驱逐出去和消灭一种生活方式。至于“抓住……荒野”则是以透视性凝视的政治模式说话。
1706347431
1706347432
英国风景和异国风景之间这种话语关联表达了大英帝国意义层面的英国民族主义,也为英国的风景作为民族性赏景的定义性空间这种理念增加了另一维度。下一章我们将讨论湖区与康堤风景的意义关联,以及如何在塔斯马尼亚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看到湖区和英国其他地方。这些表面和象征的观景方式体现出政治性和再现性的透视视角的整合,以及英格兰如何依偎在大英帝国的怀抱。
1706347433
1706347434
阶级与休闲
[
上一页 ]
[ :1.7063473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