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354968e+09
1706354968
1706354969 [55] Basil Liddell Hart,The Liddell Hart Memoirs,Vol. 2,New York:Putnam,1966,p.130.
1706354970
1706354971 [56] Basil Liddell Hart,The Liddell Hart Memoirs,Vol. 2,New York:Putnam,1966,p.197.
1706354972
1706354973 [57] Ian Kershaw,Making Friends with Hitler:Lord Londonderry and Britain’s Road to War,London:Allen Lane,2004,p.58.
1706354974
1706354975 [58] Franklin Reid Gannon,The British Press and Germany 1936-1939,Oxford:Clarendon Press,1971,p.26.
1706354976
1706354977 [59] Anne Chisholm and Michael Davie,Lord Beaverbrook:A Life,Lord Beaverbrook:A Life,p.348.
1706354978
1706354979 [60] Anne Chisholm and Michael Davie,Lord Beaverbrook:A Life,Lord Beaverbrook:A Life,p.348.
1706354980
1706354981 [61] William Manchester,The Last Lion: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Alone,1932-1940,New York:Dell,1988,p.298.
1706354982
1706354983 [62] Richard Cockett,Twilight of Truth:Chamberlain,Appeasement &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Press,New York:St. Martin’s,1989,p.45.
1706354984
1706354985 [63] Richard Cockett,Twilight of Truth:Chamberlain,Appeasement &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Press,New York:St. Martin’s,1989,p.65.
1706354986
1706354987 [64] A. J. Davies,We,the Nation:The Conservative Party and the Pursuit of Power,London:Little,Brown,1995,p.415.
1706354988
1706354989 [65] Piers Brendon,The Dark Valley:A Panorama of the 1930s,New York:Knopf,2000,p.432.
1706354990
1706354991 [66] 玛莎·盖尔霍恩(1908—1998),“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20世纪第一位女战地记者。——译者注
1706354992
1706354993 [67] Virginia Cowles,Looking for Trouble,New York:Harper,p.127.
1706354994
1706354995 [68] Martha Gellhorn,“The Lord Will Provide for England,” Collier’s,September 1938.
1706354996
1706354997
1706354998
1706354999
1706355000 至暗时刻的反抗:辅佐丘吉尔并拯救英国的年轻人 [:1706353172]
1706355001 至暗时刻的反抗:辅佐丘吉尔并拯救英国的年轻人 第七章 “我们的灵魂危在旦夕”
1706355002
1706355003 1938年8月下旬,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1]的帷幕升起时,鲍勃·布思比在位于拜罗伊特由红砖砌成的艺术节剧院里的座位上坐了下来。接下来的4个小时里,他呆呆地坐着,听着瓦格纳充满激情的音乐在他耳边响起。他后来说,这是“《特里斯坦》(Tristan)上演以来最伟大的表演,我很幸运能观看”[2]。有人告诉布思比,希特勒前两天晚上去看了歌剧,离开时“情绪激动”,拒绝与任何人交谈。
1706355004
1706355005 布思比从记事起就一直在这个巴伐利亚小镇参加一年一度的瓦格纳音乐节。那天晚上,当他离开装饰着纳粹党党徽的节日大厅时,他想起了两位热爱音乐的领袖,现在正处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内维尔·张伯伦钟情贝多芬,阿道夫·希特勒热爱瓦格纳。布思比突然想到,张伯伦要了解希特勒,就必须了解是什么吸引了元首和他的同胞们,让他们带着对德国胜利的憧憬以及对他们的神和神话的支持,去看狂热的瓦格纳歌剧。布思比后来说,要了解德国,“你必须从血液和骨子里感受瓦格纳”[3],以及所有音乐抒发的“多愁善感、残酷无情、激情四射和极度狂热”的情绪。他确信,英国首相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
1706355006
1706355007 布思比在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温泉小镇马里恩巴德短暂停留,回家途中,他在拜罗伊特停留了一段时间。在参观了距离马里恩巴德几英里远的一个村庄时,他目睹了一场受纳粹鼓动的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反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示威活动。1938年夏天,该地区爆发了许多示威活动,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的示威活动就是其中之一。毫无疑问,欧洲正步履蹒跚地走向战争。随着反捷克斯洛伐克的骚乱和示威,以及德国军队在捷克斯洛伐克边境附近宣布军事演习,苏台德地区人们的愤怒导致危机出现。为了平息危机,张伯伦政府敦促捷克斯洛伐克接受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的地方自治要求,希望此举能安抚希特勒。张伯伦和他的下属——在伦敦的德国临时代办西奥多·科尔特(Theodor Kordt),8月23日写信给柏林:“毫无疑问,他们准备尽其所能来满足我们的愿望,尽管这是有代价的:他们希望避免用武力来解决问题……”[4]迫于巨大的压力,捷克斯洛伐克最终同意满足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的要求。但和平解决问题并非希特勒所求,在希特勒的催促下,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提高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想要完全独立,包括控制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要塞。
1706355008
1706355009 科尔特是正确的。张伯伦政府确信英国不会陷入战争,因此决心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争端。经过4年敷衍了事的重整军备,英国仍然没有名副其实的军队,空军也没有做好战斗的准备。这是英国参谋首长们向首相提交的一份报告的结论,该报告是在德奥合并之后立即编写的。英国的地方自卫队只有约18万人,领土军队中的预备役士兵又增加了13万人。相比之下,德国正规军的人数略高于50万,另有50万名士兵作为预备役士兵。英国的参谋长们在报告中宣称,如果英国与德国开战,可以派往欧洲大陆的正规军不超过两个师,而且这两个师都“严重缺乏现代化装备”[5]。即使派遣这么小规模的部队,也意味着无法派遣军队去其他地方增援英军。新上任的英国总参谋长戈特勋爵警告说:“在这种情况下,把我们的部队派到海外去与一个战斗力一流的强国作战,那将是一场对本国子弟的谋杀。”[6]
1706355010
1706355011 关于两国在空中实力上比较的报告同样令人沮丧。英国皇家空军约有1600架飞机,而德国空军大约有3300架飞机可供作战。根据英国空军部的说法,至少需要50个战斗机中队保卫国家领空。尽管英国重整军备的预算大部分花在了战斗机指挥部上,但当时仅有27个中队可以被调配。英国空军只有5架新装备的飓风战斗机,更新式的喷火式战斗机尚在研发中。由于政府重视空中防御,轰炸机司令部几乎没有收到给英国皇家空军的钱。在42个轰炸机中队中,只有10个中队配备了重型轰炸机,其中大部分已经过时,而且没有现代化的轰炸机投入生产。英国空军部总结道,英国皇家空军“目前在任何方面还不适合在大规模战争中采取行动”[7]。
1706355012
1706355013 皇家海军一直是英国的骄傲,当时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它带来了唯一的好消息。海军比其他军种要好得多,也大大优于德国海军。英国海军拥有15艘大型战舰、15艘重型巡洋舰、7艘航空母舰、约50艘潜艇和180艘驱逐舰。而德国没有重型战列舰(像“俾斯麦”号这样的现代战舰仍在生产中),没有重型巡洋舰或航空母舰,只有7艘驱逐舰和12艘深水潜艇。
1706355014
1706355015 尽管英国皇家海军很强大,但是它不能独立作战。英国其他服务机构令人沮丧的事实助长了英国政府和媒体的失败主义情绪。到1938年,人们有一种感觉,即“事情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对独裁者进行武装抵抗已经毫无用处”[8],《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杂志的编辑金斯利·马丁(Kingsley Martin)指出,“因此,我们应该寻求最和平的方式,让他们逐渐得到想要的一切”。
1706355016
1706355017 但在张伯伦内阁的一些成员中,有名的达夫·库珀辩称尽管德国进行了密集的军备重整,但其本身还没有做好应对长期战争的准备。[9]根据英国情报,德国经济陷入困境,该国目前的燃料、橡胶和其他重要原材料供应不会持续6个月。希特勒自己的将军们反对战争,宣称他们的军队不具备足够的攻击力和持久力来应对长时间的战争。尽管德国空军在数量上占优势,但还不能对英国发动空袭。当时,它的轰炸机几乎不具备从德国到伦敦的射程或携弹能力。库珀认为,不管英国军事力量的弱点是什么,最好加入法国与德国开战。[10]另一位持不同意见的内阁成员,贸易委员会主席奥利弗·斯坦利(Oliver Stanbley)警告说:“在约一年内,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德国将比现在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11]内维尔·张伯伦对他们两人的言论都不予理睬。
[ 上一页 ]  [ :1.70635496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