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357429
[47] Harold Nicolson,The War Years:Diaries and Letters,Vol. 2,1939-1945,New York:Atheneum,1967,p.70.
1706357430
1706357431
[48] Paul Emrys-Evans to Bobbety Cranborne,May 5,1940,Cranborne Papers.
1706357432
1706357433
[49] Paul Emrys-Evans diary,April 29,1940,Emrys-Evans Papers.
1706357434
1706357435
[50] L.S. Amery,My Political Life,Vol. 3,The Unforgiving Years 1929-1940,London:Hutchinson,1955,p.358.
1706357436
1706357437
[51] John Barnes and David Nicholson,The Empire at Bay:The Leo Amery Diaries 1929-1945,London:Hutchinson,1980,p.590.
1706357438
1706357439
[52] L.S. Amery,My Political Life,Vol. 3,The Unforgiving Years 1929-1940,London:Hutchinson,1955,p.358.
1706357440
1706357441
[53] Ronald Tree to Bobbety Cranborne,May 2,1940,Cranborne Papers.
1706357442
1706357443
[54] Robert Rhodes James,ed.,“Chips”:The Diaries of Sir Henry Channon,London:Phoenix,1999,p.244.
1706357444
1706357445
[55] Sir Percy Harris,Forty Years in and out of Parliament,London:Melrose,1947,p.149.
1706357446
1706357447
[56] Paul Addison,The Road to 1945:British Politics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London:Pimlico,1994,p.93.
1706357448
1706357449
[57] David Freeman,“Who Really Put Churchill in Office,” The Churchill Center (www.winstonchurchill.org).
1706357450
1706357451
[58] John Colville,Footprints in Time:Memories,London:Century,1985,p.117.
1706357452
1706357453
[59] Edward R. Murrow,This Is London,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41,p.93.
1706357454
1706357455
1706357456
1706357457
1706357459
至暗时刻的反抗:辅佐丘吉尔并拯救英国的年轻人 第十七章 “看在上帝的份上,走”
1706357460
1706357461
1940年5月7日清晨,议会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一群人。约下午3点,人们涌向大乔治街和议会街。拎着菜篮子、推着婴儿车的妇女们站在士兵和戴圆顶礼帽的商人旁边,静静地看着载着议员、记者、大使和其他尊贵客人的汽车和出租车,从宏伟的哥特式复兴建筑的大门缓缓驶入。[1]人群的情绪低落,甚至有些焦虑。在那个明媚的春日里,几乎没有人谈笑风生。
1706357462
1706357463
在大厅和吸烟室里,几十名议员转来转去,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猜测和不确定。[2]在两天的辩论结束后,工党会改变主意,敦促对政府进行信任投票吗?如果是这样,有多少保守党人会鼓起勇气,不顾马杰森和其他党鞭的威胁、哄骗,投票反对政府呢?幕后会有哪些承诺或提议?谁会发声?
1706357464
1706357465
就连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不确定。辩论前,预计发言的只有张伯伦和温斯顿·丘吉尔。张伯伦将在开场发言中为政府在挪威战役中的行为辩护,丘吉尔将发表政府的最后论据。首相和他的部下们终于认识到,把挪威缺乏装备归咎于一个5年多来一直殷切要求全面重整军备的人是愚蠢的。此外,在这场对张伯伦权力的关键考验中,他们迫切需要丘吉尔的演讲技巧。
1706357466
1706357467
在过去的5天里,“反叛分子”们一直在疯狂集结反对首相。治安委员会的首领克莱门特·戴维斯已经3个晚上没睡了。[3]作为制造业巨头联合利华(Unilever)的董事,他把上午的时间花在了日常工作上,处理牙膏和肥皂产品问题。下午和晚上,他把精力集中在推翻张伯伦政府上。但当戴维斯和其他持不同政见者在同僚中四处走动,进行最后的游说时,他们知道成功的概率很低。紧张的鲍勃·布思比在争取其他保守党人支持的空隙,和多萝西·麦克米伦、巴菲·达格代尔一起在议员茶室喝茶。布思比对女士们说,他担心政府不会发生变化,“政府如此混乱,灾难是可以预料的……太可怕了,播种恶果,必定恶有恶报”[4]。几天前,张伯伦曾写信给他妹妹:“我不认为敌人这次能逮住我。”[5]
1706357468
1706357469
当首相走进下议院时,会议室里挤满了人。马杰森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所有保守党成员出席会议。他向在军队中服役的几十名保守党人派遣了一名特别的纪律委员,敦促他们尽一切可能参加。尽管许多人,比如罗纳德·卡特兰,效力于法国的英国远征军,不能离开岗位,但有20多人听从了号召。结果,许多保守党的后座议员,穿着制服,紧紧挤在长椅上。正如爱德华·斯皮尔斯所说,至于“附近的胳膊和腿是谁的,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地方,抽筋是最好的迹象,表明这条腿确实是你的”[6]。那些在长椅上找不到位置的人要么坐在议员席上,要么聚集在过道上,要么聚集在议长的椅子周围。
1706357470
1706357471
“错失了良机!”150多名工党议员发出嘘声。在将近下午4点时,张伯伦从座位上站起来,把笔记放在他面前的公文箱上。他显得紧张和沮丧,开始长篇大论地讲述4月在挪威发生的事。他没有像一些议员所预测的那样,呼吁建立一个真正的全国性政府,只是为一场无法辩解的军事惨败提供了蹩脚的理由。[7]他对英国军队的失败轻描淡写,他说,毕竟政府只部署了相对少量的士兵,这些士兵正在撤出挪威,他还声称德国人也遭受了重大损失。张伯伦呼吁国家团结,强调英国面临的严重危险。他争辩道:“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我们应该团结起来。”[8]他说,辩论中提出的任何对政府的批评都是对敌人的安慰。
1706357472
1706357473
面对他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挑战,内维尔·张伯伦未能挺身而出。奇普斯·钱农认为,首相“说话结结巴巴,没有充分说明问题。事实上,他语无伦次,似乎既疲惫又尴尬”[9]。当他讲话时,议员们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反对党的嘲笑声、嘘声,还有“错失了良机”的喊叫声越来越大。[10]海伦·柯克帕特里克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张伯伦“无法不间断地讲完一个完整的句子”[11]。哈罗德·麦克米伦虽然是张伯伦坚定的死敌,但他认为这种打断粗鲁而不公平,“不适合这样一个重大场合”[12]。利奥·埃默里坐在过道下面第三排政府长椅上,静静地听着。
1706357474
1706357475
埃默里想,张伯伦完全误判了下议院的气氛。[13]他没有从英国在挪威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没有召集下议院和全国人民一起去战斗,而是再次用蹩脚的借口为失败辩解。但随着英国与德国走到全面战争的边缘,人们再也不能容忍失败。“为英国发声!”8个月前,埃默里曾催促亚瑟·格林伍德。现在,他已经决定做那个为国家发声的人。
1706357476
1706357477
毫无疑问,张伯伦在挪威事件辩论会的演讲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演讲。埃默里深知,这次演讲对他同样重要。他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乏味的演说家,为此他花了好几个小时研究自己计划要说的内容,研读书籍,记下想法,仔细推敲自己的措辞。作为英国议会史的狂热分子,埃默里对奥利弗·克伦威尔时代特别感兴趣,并熟悉克伦威尔的许多演讲。那天早些时候,他坐在伊顿广场(Eaton Square)家中布满藏书的书房里,特别仔细地研究着1653年克伦威尔在议会发表的一篇演讲。他在笔记本上抄下了一个特别的句子。它是一块“难啃的骨头”[14],可以给他的演讲提供一个有力的结论,但他不确定是否会使用这个句子。毕竟,他讲话的目的是要扳倒政府,要做到这一点,他需要下议院的支持。引用克伦威尔的话是否过于有力?这会不会只引起议员们的反感?他决定等到他演讲时再决定是否引用它。
1706357478
[
上一页 ]
[ :1.7063574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