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361878e+09
1706361878 [340] RA GV/PRIV/GVD/1914:4 August.
1706361879
1706361880 [341] Hankey:The Supreme Command,1914-1918,by Lord Hankey (George Allen & Unwin,2 vols,1961).,I,p.165.
1706361881
1706361882 [342] Strachan:The First World War:Volume I:To Arms,by Hew Strach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162.
1706361883
1706361884 [343]The Times,5 August 1914,p.6.
1706361885
1706361886 [344] Darroch:Ottoline:The Life of Lady Ottoline Morrell,by Sandra Jobson Darroch (Chatto & Windus,1976.),p.141.
1706361887
1706361888 [345] Russell:The Autobiography of Bertrand Russell (George Allen & Unwin,3 vols,1967-69).,II,p.15.
1706361889
1706361890 [346]The Times,5 August 1914,p.9.
1706361891
1706361892
1706361893
1706361894
1706361895 凝视上帝:大战中的英国 [:1706360515]
1706361896 凝视上帝:大战中的英国 第二章 战争
1706361897
1706361898
1706361899
1706361900 1914年8月5日上午,报纸上登载了博柏利(Burberry)为军官设计的战壕风衣的广告。广告主角是一名布尔战争的老兵,在新近发生的敌对状态下,这类老兵可以被授予从总司令到中尉的所有军衔(士官和其他军衔的军士只能穿胶布雨披)。博柏利还可以在四天内提供“现役配套服装”。另一则广告恳请本土防卫军的军官购买越野汽车,每辆只需275英镑,这些汽车可以承受“最恶劣的使用环境”,可以在“最陡峭的山坡上行驶”,每加仑汽油可以行驶20英里至24英里。[1]几天之内,报纸上还宣传说,“被国家接纳入伍的负有保卫和进攻职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携带一瓶J.克里斯·布朗的利眠宁”,可以在药剂师那里买到,价格为2先令9便士,对“治疗腹泻、痢疾、腹绞痛和其他肠道疾病有特效”。[2]
1706361901
1706361902 向军官阶层提供佩枪的韦伯利&斯科特(Webley & Scott)将价格从5基尼上调至10英镑,这惹恼了议员。该公司声称,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不得不向工人支付15%的奖金,而且钢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15%。后来,在评论1918年选出的议会时,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说:“很多冷酷无情的人在战争中似乎表现得很好”,其中一些最冷酷无情的人曾在战时的“商人政府”中效劳。[3]在英国这样的重商主义社会中,这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如何,这场战争都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销售机会。然而,这些广告并非总是能够打动顾客。在战争爆发的第一个下午,J. C.科尔-福克斯(J. Ker-Fox)少校参观了供应陆军和海军军需品的商店,“看到数以百计的人(不分男女)在那里囤积成吨的食物,这让他感到恶心”。由于英国正在为“国家的生存”而战,少校呼吁“政府应当没收这些私人商店,并对囤积食物的自私自利的无耻之徒处以罚款和监禁”。[4]
1706361903
1706361904 战场地图大卖,因为这些地图可以让平民百姓了解前线的情况。诺思克利夫推出了一本新的期刊《世界大战》(The Great War),对每周的大事进行记录。《泰晤士报》每周出版一次战争史画报,并为订阅者设立了电话新闻服务,这样一来,在没有收音机的时代,当消息抵达印刷所广场时,他们可以立刻收到消息。但是,由于费用为每周1基尼,并且由于电话系统的容量有限,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获得这项服务。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战争的第一个星期,纸的消耗量增加了25%,新闻纸从每磅一便士上涨到了每磅一便士三法新[5]:十周的供应量突然变成了仅可以使用六周。虽然当时没有考虑实行配给,但是,这个国家对新闻的渴求增加了这种可能性。
1706361905
1706361906 战争的第一天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狂热的爱国潮。那天早上,格雷要求维利尔斯转告比利时外交大臣,“国王陛下的政府认为正在进行共同抵抗德国的行动,而且根据1839年的条约,这个行动是正当的”。[6]英国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而战,为了信守对比利时的承诺而战,为了加入(作为其外交行动的结果)其朋友法国的行列以抵抗德国对法国的挫败而战,从而阻止德国进入英吉利海峡,以此巩固英国的国家安全。“我惊奇地发现,”伯特兰·罗素记录道,“每一个普通的男人和女人都对战争的前景感到欣喜。”[7]但是,一个奇怪的持不同政见者站了出来:那天早晨,中立联盟(几乎不再听到它的发声)在《公民日报》(Daily Citizen)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敦促所有英国人“负起自己的责任”,反对“一场邪恶且愚蠢的战争”。[8]然而,其他报纸却坚定地支持战争。在那天早晨的《泰晤士报》上,亨利·纽伯特(Henry Newbolt)——他是“今夜,令人窒息的寂静就在眼前”的作者——发表了一首题为《守夜》(The Vigil)的诗,诗歌以欢呼惊叹开头:
1706361907
1706361908 英格兰!是圣火
1706361909
1706361910 在内心深处的神殿前燃烧的地方,
1706361911
1706361912 是爱你名字的嘴唇
1706361913
1706361914 正专注奉献他们的希望和你的希望的地方……
1706361915
1706361916 并以同样澎湃的激情结尾:
1706361917
1706361918 让回忆告诉你的心意,
1706361919
1706361920 “英格兰!过去的你,现在的你!”
1706361921
1706361922 用你那古老的力量武装自己,
1706361923
1706361924 向前!愿上帝捍卫正义![9]
1706361925
1706361926 在壕堑战的第一个冬天扑灭这种基调之前,拥有一点点诗歌才华的鲁珀特·布鲁克(Rupert Brooke)就采用了这种基调:这是1914年8月民众普遍存在的情绪。然而,第二天,随着现实的到来,《泰晤士报》写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冷静。平静而严肃地做好你的日常本职工作。不要沉溺在激动兴奋或愚蠢的示威游行之中。”[10]这个国家有海上霸权撑腰,它认为自己知道战争的结果将会是什么样的:在一些战役中,德国海军被摧毁,德国陆军从两条战线被赶回国,人民因饥饿而屈服,这是以夸张的方式重演布尔战争。8月13日,当丘吉尔行至雷丁时,汽油用完了,他走进一家当地俱乐部,俱乐部的成员们欢呼起来,“高唱《去征服吧,大不列颠》”。[11]
1706361927
[ 上一页 ]  [ :1.7063618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