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367115
1706367116
[192] Hansard,Vol.88,col. 1348.
1706367117
1706367118
[193] Hansard,Vol.88,col. 1350.
1706367119
1706367120
[194] Hansard,Vol.88,col. 1352.
1706367121
1706367122
[195] AP:The Conscription Controversy in Great Britain,1900-18,by R. J. Q. Adams and Philip P. Poirier (Macmillan,1987).,p.192.沃尔夫后来在战争期间成为一位有名的诗人,即使是个二流诗人。
1706367123
1706367124
[196] Hansard,Vol.88 col. 1353.
1706367125
1706367126
[197] Petrie:The Life and Letters of the Right Hon. Sir Austen Chamberlain KG,PC,MP,by Sir Charles Petrie,Bt (Cassell,2 vols,1939-40).,p.65.
1706367127
1706367128
[198] Hansard,Vol.88 col. 1354.
1706367129
1706367130
[199] Hansard,Vol.88,cols 1356-57.
1706367131
1706367132
[200] Hansard,Vol.88,col. 1357.
1706367133
1706367134
[201] Hansard,Vol.88,col. 1358.
1706367135
1706367136
[202] Hansard,Vol.88,col. 1359.
1706367137
1706367138
[203] Hansard,Vol.88,cols 1359-60.
1706367139
1706367140
[204]The Times,20 December 1916,p.9.
1706367141
1706367142
[205] 阿斯奎斯的文件:MS Eng.d.3215,1917年5月28日的日记条目。
1706367143
1706367144
[206] 保护国(Protectorate state):非独立国的一种,也是殖民统治的一种特殊形式。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原材料产地和国际市场,用强力的手段迫使弱小国家、落后国家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以“保护”为名,控制和吞并弱小国家。这些弱小国家就称为保护国。——译注
1706367145
1706367146
1706367147
1706367148
1706367150
凝视上帝:大战中的英国 第八章 独裁
1706367151
1706367152
一
1706367153
1706367154
就在劳合·乔治组建政府后不久,德国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这次是在海上,对英国构成了严重威胁。然而,它也导致了一系列事件,帮助协约国赢得了战争。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努力使他的国家保持中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德裔和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反英情绪。但是,德国随后于1917年1月31日宣布重新启动无限制潜艇战,使用U艇击沉开往英国水域的任何船舰,这给美国航运造成了损失,导致美国的公众舆论再也无法容忍。尽管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韦格和德皇在1916年一致认为重启无限制潜艇战将会使美国卷入这场冲突,从而导致一场“精疲力竭的战争”,终结德国的大国地位,并且很可能会导致霍亨索伦王朝的灭亡,但德国仍恢复了这项政策。[1]事实表明,后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威尔逊在政治上别无选择,只能让美国参战,并试图打败德国。战时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不仅使英国获得了一个新的主要伙伴,也改变了国际关系。
1706367155
1706367156
德国人知道,他们在日德兰半岛侥幸躲过一劫,而海上舰队之间的另一场战斗不一定会以德国人取得胜利而告终。然而,作为封锁策略的受害者,他们深知封锁的后果,并寻求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报复。虽然他们正在渐渐输掉“饥饿之战”,但他们认为,1916年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粮食歉收,也会使英国面临严重的饥饿风险。由于英国的粮食依赖进口,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德国U艇的数量增加(从1916年1月的41艘增至一年后的103艘),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他们错误地认为,如果德国选择使用U艇,就有可能使英国求和。与1914年8月一样,迫使德皇采取这项政策的是军人,而不是政治家。自1916年10月起,德国使用驻扎在泽布吕赫的船舰在北海进行有限制潜艇战,尽管贝特曼持保留意见,但现在,这些船舰将驶往大西洋进行无限制潜艇战。
1706367157
1706367158
2月2日,威尔逊断绝了同德国的外交关系。大多数美国航运公司的船舰都在港口靠泊,纽约的航运活动几乎停止。由于美国60%的出口流向西欧,这严重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恪守美国外交政策传统的威尔逊仍然希望可以避免宣战,这场战争意味着美国将干预欧洲政治。但是,在德国外长阿瑟·齐默尔曼于3月3日承认“齐默尔曼电报”——提议墨西哥收复被美国占领的领土,以换取墨西哥支持德国——的真实性后,美国卷入战争(即威尔逊声称的“这将是一场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的势头变得不可阻挡。
1706367159
1706367160
在电报内容被公开后,众议院以403票赞成、14票反对通过了一项允许武装商船的法案。威尔逊最初曾抵制该法案,他担心德国人将此视为一种挑衅行为并宣战。1917年3月,美国遭受了航运损失,美国海军决定再招募2.7万人,并建造260多艘船舰来“驱逐”潜艇。最后,威尔逊意识到自己别无选择。4月2日,他陈述了参战理由,声称他之所以同德国领导人反目,是因为他们对美国发动了侵略战争。经多数票通过(而非全体一致通过),国会两院同意宣战。4月6日,美国对德意志帝国宣战。在1914年的时候,德国的军事精英们拥护入侵比利时和进攻法国的主张,但没有意识到施里芬计划可能会失败,这就是两年半后德军在西线的战事仍陷入困境的原因。现在,这些精英们又忽视了美国参战的后果。
1706367161
1706367162
当议会于1917年2月7日恢复时,劳合·乔治——他坚持认为,较之于出席下院的会议,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遭到了自由党议员威廉·普林格尔的抨击,理由是他缺席有关致辞演说的辩论,似乎表明他“故意不尊重”下院。劳代替他发言,阿斯奎斯作为反对党的前座议员进行回击。[2]首相对下院的忽视似乎助长了人们对他的指责,说他的行为像一个独裁者——或者确实像一个执行总裁。工党提出正式抗议。另一位自由党议员约瑟夫·金抱怨说:“我想表达自己的极度吃惊和深切失望。下院不习惯这种处理方式,在我看来,首相越早着手处理下院的事务,政府也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这场战争。”[3]劳合·乔治不需要下院。像大多数独裁者一样,他只在必要时才与立法机构打交道。议员们纷纷谴责他花时间在公共平台上发表演讲以及在未告知同僚之前宣布政策。
1706367163
1706367164
劳合·乔治认为,既可以使用语言、也可以使用武器来进行作战。为此,他决心控制政府的宣传活动,他将马斯特曼(Manman)运营的、位于惠林顿馆的战时宣传局——他认为宣传局不起作用,而他在新闻界的朋友们鄙视该局太低调、太温和——并入了外交部的新闻局。约翰·巴肯(John Buchan)被从法国的情报机构(他曾在此为黑格撰写演讲和公报)召回,并于1917年2月9日担任新部门的负责人。一年后,艾特肯在受封为比弗布鲁克勋爵后不久出任新闻大臣。(当时,比弗布鲁克正忙着与劳合·乔治和劳合作编写一份关于12月政变的半官方报告——或者,用劳合·乔治在1月31日发表的逢迎话语来说,“你在其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有趣又令人难忘的经历”。)[4]巴肯曾是米尔纳在南非的私人秘书,也是米尔纳养成教育所的重要成员,而且在战争初期曾为新闻局工作。巴肯因冒险小说而出名,这使他成了男生和俱乐部的英雄,尤其是他的间谍小说《三十九级台阶》(1915年出版)和次年出版的续篇《绿斗篷》。巴肯是战时著名的大众历史学家,他不仅创作了关于白人的奇谈怪论,而且撰写了24卷战争史——《纳尔逊的大战史》(Nelson’s History of the Great War)。他比马斯特曼更加了解新闻和电影的宣传用途:而且他看到了向美国传递战争信息的重要性。
[
上一页 ]
[ :1.70636711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