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380284
[8] Quoted in T. M. Devine,Clanship to Crofters’War(Manchester,1994),p. 207.
1706380285
1706380286
[9] “Coffin”即棺材。
1706380287
1706380288
[10] Quoted in T. M. Devine,Clanship to Crofters’War(Manchester,1994),p. 60.
1706380289
1706380290
[11] Donald C. Meek,ed.,Tuath is Tighheara(Edinburgh,1995),p. 204.
1706380291
1706380292
[12] Quoted in I. M. M. Macphail,The Crofters’War(Stornoway,1989),p. 1.
1706380293
1706380294
[13] Quoted in I. M. M. Macphail,The Crofters’War(Stornoway,1989),p. 1.
1706380295
1706380296
[14] 意为沿海或山麓陡坡。
1706380297
1706380298
[15]The Scotsman,15 and 18 October 1884.
1706380299
1706380300
[16] Quoted in Macphail,Crofters’War,p. 120.
1706380301
1706380302
[17]Oban Times,24 January 1885.
1706380303
1706380304
[18] 即小农场农民战争。
1706380305
1706380306
[19] Quoted in Macphail,Crofters’War,p. 120.
1706380307
1706380308
[20] Quoted in James Hunter,The Making of the Crofting Community(Edinburgh,1976),p. 143.
1706380309
1706380310
[21] Quoted in Macphail,Crofters’War,p. 11.
1706380311
1706380312
[22] 指1858年成立于美国的爱尔兰民族主义社团“芬尼亚兄弟会”(Fenian Brotherhood)。该组织以争取爱尔兰独立、建立统一的爱尔兰共和国为主要使命,曾多次试图在加拿大等英国领地发起暴力抗争。
1706380313
1706380314
[23] Quoted in E. A. Cameron,‘Public Policy in the Scottish Highlands’(Unpublished Ph. D. thesis,University of Glasgow),p. 19.
1706380315
1706380316
[24] A. Collier,The Crofting Problem(Cambridge,1953),p. 98.
1706380317
1706380318
[25] Quoted in Devine,Clanship to Crofters’War,p. 233.
1706380319
1706380320
[26] Quoted in Collier,Crofting Problem,p. 104.
1706380321
1706380322
1706380323
1706380324
1706380326
苏格兰民族:一部近代史 第十九章 土地、精英与民众
1706380327
1706380328
低地乡村往往在苏格兰近现代史领域扮演了灰姑娘的角色,这一话题在普遍性研究中常常被忽视或边缘化,在近年也很少得到学者的专门研究。遭受如此冷遇的原因不难想见:这一地区没有像高地那样经历标志性的重大苦难与戏剧性转变,而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在19世纪和20世纪历史上的主导地位,也让今人过于轻易地认为研究这一时期的低地乡村对于了解苏格兰现状的来龙去脉并无助益。本章将试图挑战这一认识,并提出如下观点:关于1830年以后低地乡村的研究对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现代苏格兰的形成不可或缺。本章将重点关注低地乡村的两个层面,并阐述这两个层面的共同效应如何塑造了20世纪苏格兰社会的本质与面貌。第一个层面是地主制度的权力结构,第二个层面则是从乡村去往城镇及海外的移民潮的起源。
1706380329
1706380330
1
1706380331
1706380332
几个世纪以来,地主阶级都是苏格兰社会无可争议的主宰力量。但到1830年代,这一阶层历史悠久的霸权地位终于出现了动摇的迹象。1832年的选举改革首次将选举权向地主阶层以外大幅扩展,因工商业活动而崛起的新富阶层也在这一时期动摇了地主对苏格兰财富的垄断,而在1846年,废除《谷物法》的决定也昭示着城市社会的关切已经在政治上压倒了农业经济和地主阶层的利益。上述事件都对地主阶层的传统权力构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但在19世纪中叶,它们还没有对地主阶层的经济处境造成直接或决定性的冲击。事实上,到1880年代,苏格兰低地的大部分地主都已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景气,地租收入总体上也在上升。在整个苏格兰,只有高地西部和群岛地区的传统地主曾因拿破仑战争之后的经济崩溃而面临严重的危机,大片世袭领地因此易主。锡福斯的麦肯齐家、艾莱的坎贝尔家、巴拉岛的麦克尼尔家和克兰拉纳德(Clanranald)的麦克唐纳家等高地世家都在这一时期损失了大片土地。在高地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波土地转让之后,到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间,阿盖尔西部、因弗内斯和罗斯约70%的本土与海岛堂区的土地都已归新的地主所有。不过,讽刺的是,世袭领地的大规模出让反而印证了地主地位经久不衰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大多数土地买家都是来自高地以外的富商、工业大亨和富裕的律师。与此相对,低地地主的资产规模保持了稳定,他们始终控制着大片地产,并维持着1870年以前的社会结构,这表明地主阶层在低地乡村的经济格局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706380333
[
上一页 ]
[ :1.7063802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