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49136e+09
1706449136
1706449137
1706449138 俄罗斯战俘
1706449139
1706449140 德国人估算,到一九一四年,战争才打三个月,他们和奥地利人已杀死、打伤或俘虏俄国人一百二十五万。俄国战俘,如照片中这些战俘,什么都没有——没枪、没子弹、没食物,完全不清楚为何而战。
1706449141
1706449142
1706449143
1706449144 照片来源:Heeresgeschichtliches Museum,Wien
1706449145
1706449146
1706449147
1706449148 战争开打头一天,俄国火炮平均一天打掉四万五千枚炮弹,弹药短缺到俄国军官此刻被告知“把士兵推上前,把弹药往后拉”,而对士兵来说,这当然不是件好事。据估算,俄国的炮弹只有百万枚或更少,而且只有一座弹药厂(英国有一百五十座),又无法顺利输入新厂,因为法国、英国已订走美国所有出口品;即使把机器运送到距战场遥远的俄国港口,也无法将其安装在前线附近。[9]在西线战局陷入僵持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嗅到胜利逼近的气味,大为欣喜,启程展开对俄战线的十天之行。德国将领这时兴奋谈到胜利在望的“向东推进”行动。[10]
1706449149
1706449150
1706449151
1706449152
1706449153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
1706449154
1706449155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打过普法战争,当过威廉二世的军事史私人教师。马肯森被誉为德国陆军里骑术最精湛者(因此着轻骑兵军装),一九〇六年时与小毛奇争夺参谋总长之位,一九一四年时是执掌东线德军第九集团军的不二人选。
1706449156
1706449157
1706449158
1706449159 照片来源:National Archives
1706449160
1706449161
1706449162
1706449163 西北方面军司令官鲁斯基,十一月十五日终于弄清楚情况。马肯森部的移动不是佯攻,而是主要作为,目标指向罗兹,即俄罗斯帝国纺织业的中心和通往华沙道路上重要的冬季士兵住宿地区之一。鲁斯基原只留下伦南坎普夫的第一集团军一个军守罗兹周边,要该集团军其余兵力挺进东普鲁士。这时他要伦南坎普夫率部返回,加入罗兹之役。鲁斯基命埃维特率第四集团军继续西进,以和迎面而来的奥军交手,使增援的德军转向,然后要辖下的第二、第五集团猛然调头向北。他大胆要其第一集团军迅速往南包围马肯森部。
1706449164
1706449165 俄国第五集团军司令官普列韦,先前在科马鲁夫从奥芬贝格的陷阱脱身,这时则奋力摆脱马肯森的陷阱。六十五岁(和马肯森同龄)的普列韦是天生的将才,有位在其司令部待过的人忆道:“他掌握情况格外迅速,做决定快且明确。”[11]普列韦的第五集团军,前军变后军调头行进,三天时间在冰封道路上走了一百一十公里路,把马肯森部打退到罗兹,然后攻击试图包围俄军的德军右翼。[12]信心大增的伦南坎普夫第一集团军在洛维奇(Lowitsch,波兰语称罗兹/Lowicz)逼近德军左翼。马肯森部来到罗兹城外,发现该地已有俄国七个军。该部突然陷入被兵力大自己一倍的俄军包围的险境。尼古拉大公察觉到这是场决定战局成败的战役,把总司令部从巴拉诺维奇移到罗兹东边的斯凯尔涅维采(Skierniewice)村。
1706449166
1706449167 一如在华沙时,鲁登道夫放手一搏且输了。俄军计划凌乱无章,先是前进,然后后退,使他以为俄军最近一次退回罗兹的举动,预示其要仓皇撤退到维斯瓦河对岸,而非欲坚守阵地。一如马肯森,鲁登道夫上钩,一头冲进鲁斯基设下的陷阱。在罗兹以北、以西,战事最激烈,而在此二处,俄军人数多于德军;由于罗兹城的补给近在咫尺,总是大叹弹药不足的俄军,在此难得地有了充足的弹药,而德军处于长长补给线末端,就要弹尽粮绝。俄军伤兵的性命被看得比弹药还不值,任其死亡、腐烂。俄国议会议长米哈伊尔·罗赞科(Mikhail Rodzyanko)在前线附近下车,看到俄军伤兵一万七千人躺在冰冷的泥土上,其中大部分人已躺了五天,没人处理过他们化脓的伤口,更别提运到后方救治。[13]
1706449168
1706449169 德军与普列韦部激战时,也在窃听俄国的无线电,自坦嫩贝格之役起,德军就每天这么做。他们在地图上标出伦南坎普夫部往罗兹缓缓行进的路线,知道不管自己还有什么优势,那优势正快速流失。马肯森部赌他仍有时间派莱因哈德·冯·谢弗(Reinhard von Scheffer)的预备军(六个师五万五千德国兵力)到罗兹城东边,完成对该地俄国两个集团军的包围。此一行动原应由奥军执行:康拉德命令已从杜纳耶茨河悄悄潜到维斯沃卡河边的第四集团军从该河后面出击,即从南边进攻,以“彻底消灭波兰境内的俄军”,但该部未做到。约瑟夫·斐迪南大公的第四集团军顶着敌人的猛烈攻击欲强行渡过维斯瓦河,却遭位于其右侧的俄国第三集团军和左侧的俄国第九集团军硬生生挡住(对斐迪南大公部来说,这已是其司空见惯的困境)。奥军士兵冲过浮桥,陷入俄军榴弹炮和机枪弹的火海,死伤特别惨重,致使第四集团军某些师不得不更名为旅。鼓手和乐师奉命放下乐器改拿枪。上级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不再需要音乐。”[14]
1706449170
1706449171 有位名叫费多尔·斯特朋(Fedor Stepun)的俄军中尉,十一月二十日追击撤退的奥军,注意到奥军走后留下的脏乱和破灭的希望。斯特朋想起在博罗季诺(Borodino)与拿破仑打成平手,以“只要砍倒树,锯屑就会到处飞”一语说明战争中之劫掠和暴行的俄国元帅库图佐夫(Marshal Kutuzov)。而今,斯特朋周边就飞扬着战争的所有锯屑。“我们进到落败敌军刚刚离开的一个城镇。多可怜的景象……街道和火车站挤满想带着家产逃离却未能如愿的老百姓。五列火车困在火车站,私人家当成堆摆放在月台上,塞进每个火车车厢里——床、长沙发、床垫、玩具、画、相簿、女人衣物、帽子、犹太教祷告书、提灯、咖啡、一台绞肉机。”
1706449172
1706449173 骑马的哥萨克人(每个人后面另外拉着一两匹从当地人抢来的马),在一堆堆私人家当里翻找;有些哥萨克人下马,取下他们老旧的马鞍和毯子,换上软垫和桌巾。“军人与哥萨克人的差别就在这里,”这位俄国军官论道,“军人只拿自己需要的东西,还有良心;哥萨克人没良心,什么都拿,不管需不需要。”在街对面,罗马天主教教堂已遭洗劫:墙上有尿痕、呕吐物、粪便,拉丁文《圣经》躺在地板上,两具奥地利士兵尸体横陈在入口,一具年轻英俊,另一具老而丑。“他们的口袋,一如每具军人尸体的遭遇,已被人翻到外面;在这里,每个人都想要黄金。”[15]
1706449174
1706449175 哈布斯堡君主国不识民间疾苦的领导阶层,几乎看不到这悲惨景象。在遥远的西边,在某个阴冷的十一月天,施蒂尔克将军正与蒂萨一同游览格拉沃洛特(Gravelotte)、圣普里瓦(St.Privat)的一八七〇年战场。他们在这两个法国小村四处走看,畅谈他们对普法战争的认识时,蒂萨说:“直到今日我仍不解到底是谁下令八月进攻塞尔维亚。与俄国开战一旦变得势不可免,进攻塞尔维亚的行动就该全部搁置。我还是不懂我们怎会继续干,怎么入侵塞尔维亚。我深信如果当初康拉德立刻把第二集团军派去东边,我们不会输掉伦贝格之役。”[16]
1706449176
1706449177
1706449178
1706449179
1706449180 在营地里跳舞的哥萨克人
1706449181
1706449182 在营地里跳舞的哥萨克人。“军人与哥萨克人的差别就在这里,”有位俄国军官论道,“军人只拿自己需要的东西,还有良心;哥萨克人没良心,什么都拿,不管需不需要。”
1706449183
1706449184
1706449185
[ 上一页 ]  [ :1.7064491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