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55789e+09
1706455789
1706455790
1706455791 十个人的德意志 [:1706454321]
1706455792 十个人的德意志 第六章 李斯特——打通德意志的血脉
1706455793
1706455794 (1)
1706455795
1706455796 1833年12月31日深夜,成百上千的马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在德意志30多个邦和自由市之间的边界线上排起了长队。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马车们就呼啸着冲过了边界。
1706455797
1706455798 这可不是普鲁士或者别的哪个德意志邦搞的什么军事行动,更不是逃难的。它是各邦商人们自发的行为——从这一刻开始,德意志关税联盟诞生了,参加联盟的各个邦之间互相免收关税和过境税。
1706455799
1706455800 这个时刻对于德意志历史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37年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登基称帝的那一刻。因为,从这个时刻起,德意志的经济血脉开始畅通了。
1706455801
1706455802 促成这一伟大的时刻的,是全德意志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就是本章的主角:弗雷德里希·李斯特。
1706455803
1706455804 我敢保证,这位李斯特是《十个人的德意志》全篇总共十位主角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甚至有人会以为我要说的是那个匈牙利的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
1706455805
1706455806 这位弗雷德里希·李斯特不会弹钢琴,他是一位经济学家。跟前五章不一样,这一章不是他一个人的传记,他只是一个代表,德意志千年历史又一个最低点时的代表。
1706455807
1706455808 腓特烈大帝之后,德意志统一之前,也就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这个时候,德意志内忧外患,风波不断。所谓家贫思孝子,国破显忠臣,德意志的忠臣孝子们奋起挽救了民族,挽救了国家,而弗雷德里希·李斯特,正是这许许多多仁人志士中的一员。
1706455809
1706455810 1786年,神话一样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去世了。由于腓特烈大帝一辈子没儿没女,王位就交由他侄子来继承。
1706455811
1706455812 专制政体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确定继承人的方式——由于不是靠选举,而是靠投胎,所以就算是普鲁士王国这样有为的君主成串出现,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国王都像腓特烈大帝一样英明神武。他的继任者尽管也挺能干吧,但是比前任还是差了不止一两个数量级。
1706455813
1706455814 新国王通称腓特烈·威廉二世,是普鲁士王子奥古斯特·威廉和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公爵斐迪南·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女儿路易丝·艾米莉娅的儿子,1744年9月25日生于柏林。他爸爸是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第五个儿子,腓特烈大帝的弟弟,他母亲则是腓特烈大帝的王后的妹妹。本来他爸爸自己是普鲁士王位的继承人,但是1758年,他爸爸死在了腓特烈大帝的前头,所以,腓特烈·威廉二世就成为了普鲁士的王储。
1706455815
1706455816 这位腓特烈·威廉二世是个帅哥,据说小时候性情还挺温和的,而且天资聪颖,爱好文艺——他曾经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艺术赞助人,自己的私人乐队也名满欧洲。
1706455817
1706455818 刚继位的时候,腓特烈·威廉二世实施了一系列温和的政策,比如削减消费税、削减关税、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教育什么的,很是让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1706455819
1706455820 可是没过多久,腓特烈·威廉二世就开始显出了自己性格上意志薄弱、缺乏主见的一面:他逐渐被一个叫约翰·克里斯托弗·冯·沃尔纳的神棍给控制了。
1706455821
1706455822 在这个神棍的影响下,1788年腓特烈·威廉二世颁布宗教敕令,规定神职人员只能信仰新教,限制天主教的传播,这一年的12月18日,他又宣布了一套严厉的出版审查制度,压制言论自由。一时间,整个普鲁士的气氛开始变得死气沉沉。
1706455823
1706455824 腓特烈·威廉二世的这些政策当然是倒行逆施,不过,凭心而论这些政策倒也不是多过分,再加上这位国王的命比较好,他在位的那些年,尽管欧洲的局势已经开始动荡了,但从巴黎点燃的星星之火还没到燎到整个欧洲平原,所以,普鲁士国内的局势还一直在他的掌握之中。
1706455825
1706455826 所谓从巴黎点燃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在腓特烈·威廉二世继位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1706455827
1706455828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作为世界大国之一的法国,从政治到经济到思想,再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彻底变革。由于变革得很彻底,而且影响力巨大,可以说,法国大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一个新时代。
1706455829
1706455830 在这个新时代里,欧洲的每个统治者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所谓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尽管未必亡吧,但是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1706455831
1706455832 腓特烈·威廉二世就是这么一个逆势而动的家伙。
1706455833
1706455834 1787年,联省共和国(俗称尼德兰,就是今天的荷兰和比利时以及卢森堡)发生了反对执政者威廉五世的起义。这个威廉五世可是腓特烈·威廉二世的亲妹夫,所以9月13日普鲁士军队就入侵了联省共和国,镇压了起义,帮助威廉五世复辟成功。腓特烈·威廉二世四处干涉欧洲局势的序幕就此拉开。
1706455835
1706455836 1790年,腓特烈·威廉二世统治下的普鲁士又参加了俄国和奥地利对抗土耳其的战争,而且打赢了仗。尽管这仗结束后,普鲁士并没有因此捞到什么地盘,但是借机改善了和奥地利之间的关系。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德意志的大国从此开始联合,共同构成了反对法国革命的欧陆反动生力军。
1706455837
1706455838 1791年,腓特烈·威廉二世和奥地利国王,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波德二世,这两个老顽固在一个叫皮尔尼茨的地方会晤,发表了联合宣言,宣称要以武力对待法国革命。转年的2月份,两个君主正式缔结了第一次反法同盟。
[ 上一页 ]  [ :1.7064557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