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56469e+09
1706456469
1706456470 2月1日,奥地利军队赶到,和联军会合,一起渡过艾达河,丹麦宰相随后做出了后撤的决定。2月5日深夜,4万丹麦士兵拖着177门火炮,一部分撤到迪博尔,一部分撤到日德兰半岛最北端。2月18日,普鲁士骑兵最先越过丹麦边界,3月17日,丹麦海军在吕根岛附近击败了普鲁士的舰队,4月18日,普鲁士军队攻克迪博尔。4月29日,丹麦军队放弃了日德兰半岛上的各个要塞,被迫撤退到阿尔斯岛和菲英岛,日德兰半岛就此被德意志联军完全占领。
1706456471
1706456472 看到仗打得差不多了,英国就联合俄国、法国和瑞典出面调停了。普鲁士希望吞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可奥地利觉得自己的民族问题已经够复杂的了,就表示,只要这两地不正式加入丹麦王国,那它们可以继续当丹麦国王的私人领地。至于丹麦呢,他们觉得自己还能打,就拒绝英国提出来的把两个地方交给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建议。
1706456473
1706456474 到了6月25日,英国组织的调停会议在伦敦结束,没有达成协议。6月29日,普奥联军再次发动进攻,丹麦这下子撑不住了。8月1日,双方初步议和,10月30日,丹麦同普鲁士、奥地利在维也纳签订了和约。
1706456475
1706456476 维也纳条约最后确认,丹麦放弃对两个小公国的统治,把它们转交给普鲁士和奥地利。
1706456477
1706456478 就这样,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第一仗——普丹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1706456479
1706456480 战后论功行赏,俾斯麦受封伯爵,毛奇晋升成中将,进入最高决策圈。从此以后,普鲁士统一战争的最高决策圈正式成形,它包括:性格软弱、啥都不会,可是有决策权,而且听得进别人正确意见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运筹帷幄、一肚子主意,对付议会和外国游刃有余,但是一沾军事就犯晕的宰相俾斯麦;学识渊博,擅长军队管理和制度建设,可没临场打过仗的陆军部长罗恩;除了军事啥都不会,可指挥若定,把军事计划、指挥和后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总参谋长毛奇。当时威廉一世67岁,毛奇64岁,罗恩61岁,只有俾斯麦年轻一点,49岁,整个一个中老年俱乐部,谁都没想到他们能够开创德意志的千秋伟业。
1706456481
1706456482 维也纳条约签订之后,俾斯麦躲在柏林的宰相官邸里整整俩月没露面——他在筹划下一步,准备对付奥地利。
1706456483
1706456484 尽管自从施泰因-哈登堡改革之后,普鲁士蒸蒸日上,还主持了关税同盟,可德意志的老大依然是奥地利。人家奥地利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面积广大,在侵占斯拉夫人领土的事业上搞得有声有色,德意志邦联的大部分小弟也都是听它的而不听普鲁士的。
1706456485
1706456486 可是,奥地利对统一德意志这件事情始终不感冒——统治境内那些斯拉夫人已经够烦人的了,实在没有那个精力再统一这么多的德意志人。
1706456487
1706456488 面对这么一个占着位置又不干事的老大,普鲁士要想统一德国,就只好把它从老大的位置上给撵下来。
1706456489
1706456490 如果只论军事实力,这时的奥地利已经不是普鲁士的对手了,可俾斯麦这个老家伙比猴还精,在把普鲁士内部团结好,再让欧洲列强孤立奥地利,最后再把奥地利皇帝刺激到神志失常之前,他是不会动手的。
1706456491
1706456492 1865年1月14日,普鲁士议会再次开张。由于军队在普丹战争里大获全胜,现在的议员们已经听话多了,大家一致同意在英明的国王陛下的领导下,去搞奥地利。
1706456493
1706456494 搞定议会之后,俾斯麦又去跟俄国联系。俾斯麦表示,普鲁士支持俄国的立场,同意废除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束缚俄国的《黑海中立条款》,仗着他当过驻俄大使的这层关系,俄国很愉快地表示,一旦普奥开仗,俄国两不相帮。
1706456495
1706456496 随后,俾斯麦又去探英国的口风。英国的态度很明确,继续保持“光荣的孤立”,只要欧洲大陆各国的势力均衡,自己就不干涉。
1706456497
1706456498 6月下旬,俾斯麦到奥地利的卡尔斯巴德去度假。度假期间,他给罗恩写了两封长信,大谈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兄弟情谊”,根据俾斯麦的估计,普奥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基本上等于零。
1706456499
1706456500 其实,这两封信的内容都是俩人事先在柏林就商量好的。俾斯麦再抄一遍,目的是让奥地利的情报网通过本国的邮政系统看到信件的内容,从而让奥地利皇帝相信普鲁士根本不想跟自己打仗。
1706456501
1706456502 果然,奥地利自作聪明地获知了俾斯麦的“真实想法”,随后就在8月14日和普鲁士签订了《加斯泰因条约》。按这个条约,石勒苏益格归了普鲁士,荷尔施泰因归了奥地利,两地还同时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
1706456503
1706456504 老实人威廉一世对这个条约甭提有多满意了。普鲁士得到了实惠,又顾及了和哈布斯堡王室的传统友谊,绝对是个两全其美的事情。
1706456505
1706456506 他不知道,这是老狐狸俾斯麦的又一个圈套。
1706456507
1706456508 1866年1月23日,奥地利治下的荷尔施泰因突然爆发了一场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对普鲁士、声援丹麦的民众集会。26日,普鲁士向奥地利提交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外交照会,指责奥地利治理无方。罗恩和毛奇趁机给威廉一世敲边鼓,劝他早做战争准备。威廉一世也觉得奥地利这家伙不靠谱,连个荷尔施泰因都管不好,万一哪天神经错乱了来打普鲁士也说不定,所以也对这俩人的建议表示赞同。
1706456509
1706456510 在这前后,俾斯麦亲自去了趟法国,面见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我在后面会说到,拿破仑的这个侄子搞经济,搞内政,还有欺负欺负大清国什么的都是个好手,就是在政治上比较弱智。俾斯麦告诉拿破仑三世说,只要法国在普奥战争期间保持中立,那普鲁士就“不反对”(注意只是“不反对”,而不是“支持”)法国吞并卢森堡和莱茵河一带的德意志小邦。拿破仑三世听得眉开眼笑,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1706456511
1706456512 俾斯麦又在4月8日这一天,跟也正在努力统一全国的意大利国王签订条约,规定如果普鲁士在3个月之内同奥地利开战,那意大利王国也必须同时向奥地利宣战,只要奥地利不归还威尼斯,意大利人就不能同它讲和。
1706456513
1706456514 意大利王国本来惹不起奥地利,不想签约,但俾斯麦要挟说,如果国王不同意签约,那普鲁士就去援助加里波第和马志尼那两个不归这个国王管的民间统一力量领导人。到时候就不只是惹不惹奥地利的问题了,只怕连意大利国王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意大利国王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虽然惹不起奥地利,但更惹不起俾斯麦,就只好答应了下来。
1706456515
1706456516 到这时为止,俾斯麦已经把国王、议会和列强都搞定了,但是奥地利皇帝的精神状态还比较正常,于是他就指使手下继续到荷尔施泰因煽风点火。荷尔施泰因的“人民群众”也就隔三差五请个愿,闹个事,把奥地利搞得焦头烂额。
1706456517
1706456518 奥地利跟荷尔施泰因不接壤,中间隔了个普鲁士,所以出事之后总是慢半拍。一来二去把奥地利皇帝也搞烦了,他就向普鲁士提出来,干脆把荷尔施泰因交给普鲁士吧!交换条件嘛,还记得当年被腓特烈大帝抢走的西里西亚吗?把那地方还给俺中不?
[ 上一页 ]  [ :1.7064564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