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57641
1706457642
当时的小毛奇还没被撤职,这位德军总参谋长就直接给普里特维茨发来了一封电报:撤销他和参谋长瓦尔德泽的职位,第八集团军改由新的总司令保罗·冯·兴登堡将军和新参谋长埃利希·鲁登道夫将军指挥。
1706457643
1706457644
一战时德国的两大军事统帅,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就此登场。
1706457645
1706457646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接任之后,就发现第八集团军作战处长马克斯·霍夫曼中校是个人才。于是,他们就终止了普里特维茨的退却命令,转而要求军队按照霍夫曼的计划,给俄军布个口袋阵。
1706457647
1706457648
8月24日,德军的第20军在一场小规模的战斗里失败,随后有一个师就此撤退。萨姆索诺夫误以为德国第八集团军要全面撤退,就下令俄国的第二集团军全线进攻,到了27日,俄军完全进入了霍夫曼设计的,由鲁登道夫布置完成的口袋阵里头。
1706457649
1706457650
经过差不多一天半的伏击,俄国的第二集团军全军覆没:德军以损失1.3万人的代价,击毙俄军大约3万人,俘虏9.2万人,萨姆索诺夫本人在8月28日晚开枪自杀。
1706457651
1706457652
鲁登道夫和霍夫曼发现,这场仗旁边有个叫坦南堡的小村子。于是,他们就把这一仗成为坦南堡大捷。
1706457653
1706457654
——细心的各位可能还记得,1401年,条顿骑士团就是在这里被波兰、立陶宛和俄罗斯联军打败的,德国人现在用坦南堡来命名这场胜仗,就是要激发起德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
1706457655
1706457656
俄国的第二集团军就这么报销了,可素来跟萨姆索诺夫不合的第一集团军司令官连年坎普夫,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北面自顾自地向东普鲁士进发。
1706457657
1706457658
直到友军大败的消息传来,连年坎普夫才如梦初醒,可是,他也已经没有退路了。兴登堡、鲁登道夫和霍夫曼在四天的时间内重新部署好了德国的第八集团军,掉头向北扑来。
1706457659
1706457660
9月9日,以4个军为主力的德军向驻守在马祖里湖的连年坎普夫的部队发起了攻击,第2天,德军又一个军从南路包抄过来。连年坎普夫见势不妙,下令全军逃跑,可是为时已晚。
1706457661
1706457662
到9月17日,第一次马祖里湖战役结束,德军伤亡1万人,俄军第一集团军基本报销,损失14.5万人。
1706457663
1706457664
到此为止,俄国在一战初期集结起来的两大主力集团军全部完蛋,要不是俄国人口多、地盘大,说不定俄国在这场坦南堡-马祖里湖战役之后,就要向德国投降了。
1706457665
1706457666
德军总参谋部小心翼翼地在马恩河战役失利后宣布了在东线的胜利。一时间,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成了民族英雄,应该分享这个荣誉的最大功臣,第八集团军作战处长霍夫曼中校,却被人们给忽视了。
1706457667
1706457668
如果只有西线和东线的话,一战也就不能叫世界大战了。事实上,1914年大战爆发的时候,除了东线西线,德国的盟国还在巴尔干和高加索展开了战斗。由于本帖是德国史,不是一战史料,下面,我就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处的战况吧!
1706457669
1706457670
一战是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开始的。所以早在1914年7月28日,奥匈就对南边这个斯拉夫小邻居开始了军事行动。
1706457671
1706457672
我在前面谈一战前的欧洲列强军备竞赛时说过,奥匈帝国几十年间军队规模扩张了300%。到一战开始时,这个中欧强国已经有了6个集团军的陆军,总数80万。
1706457673
1706457674
不过,跟外强中干的俄国相比,奥匈帝国更加地外强中干:这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奥地利人属于日耳曼民族以外,剩下大大小小几十个民族,像什么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等等,都是斯拉夫人。指望这些人跟奥地利同心同德一起干,明显不太现实。在奥匈帝国全军当中,只有25%的人会讲德语,其余的呢?用奥匈帝国官方历史的话来说,就是“往往连排长本人都没法让他‘收集’来的这一群乱七八糟的人听懂他的话。”
1706457675
1706457676
奥地利的六个集团军,就是这样七拼八凑搞起来的。就这样的部队,还得分到南线和东线,对塞尔维亚和俄国搞两线作战,奥匈帝国的战斗力究竟怎么样,由此可想而知。
1706457677
1706457678
8月12日,由19个师组成的奥匈帝国3个集团军南下入侵塞尔维亚,发动了战斗。这场仗打到9月1日结束,庞然大物的奥匈帝国被南边这个小邻居给撵了回来,伤亡高达4万人。塞尔维亚呢,几乎没什么伤亡,只是被奥匈帝国军队传染的斑疹伤寒要了他们的命——到了1915年4月,塞尔维亚的军队里病死了7万人,平民百姓还不知道病死了多少。
1706457679
1706457680
9月8日,奥匈帝国第二次入侵塞尔维亚,又被对方的堑壕战给拖住,无法前进,11月11日第三次入侵又被人家给打了回来,直到12月2日,才靠着德军的帮助占领了对方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可是到了12月16日,等德国人撤走了,奥匈军队又被人家塞尔维亚给撵出了国境。
1706457681
1706457682
连塞尔维亚这么个小国都打不下来,奥匈帝国在东线对俄国的战斗就更别提了。
1706457683
1706457684
8月22日,奥匈帝国的另外3个集团军,由20个师组成,越过奥匈和俄国的边境,向卢布林和霍尔姆进发。
1706457685
1706457686
对抗奥匈军队的是俄国的4个集团军。这两国军队的指挥水平、训练水平、情报能力和装备水平,差不多都是半斤八两,跟德军和英法联军在西线进行的现代化战争不同,奥匈帝国在东线对俄国,基本上就是俩土流氓抡起王八拳乱打。只是在一个方面上,俄军占了压倒性优势。
1706457687
1706457688
这个方面就是部队的士气。
1706457689
1706457690
俄国军队里虽说也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洋壮丁,可是好说歹说,毕竟是斯拉夫人占了压倒多数;奥匈方面呢,前面说过了,基本就是一盘散沙,斯拉夫人也占了压倒多数。两军阵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奥匈帝国的很多士兵就此干脆投靠到对面的斯拉夫兄弟那里去了。
[
上一页 ]
[ :1.7064576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