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57674
不过,跟外强中干的俄国相比,奥匈帝国更加地外强中干:这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奥地利人属于日耳曼民族以外,剩下大大小小几十个民族,像什么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等等,都是斯拉夫人。指望这些人跟奥地利同心同德一起干,明显不太现实。在奥匈帝国全军当中,只有25%的人会讲德语,其余的呢?用奥匈帝国官方历史的话来说,就是“往往连排长本人都没法让他‘收集’来的这一群乱七八糟的人听懂他的话。”
1706457675
1706457676
奥地利的六个集团军,就是这样七拼八凑搞起来的。就这样的部队,还得分到南线和东线,对塞尔维亚和俄国搞两线作战,奥匈帝国的战斗力究竟怎么样,由此可想而知。
1706457677
1706457678
8月12日,由19个师组成的奥匈帝国3个集团军南下入侵塞尔维亚,发动了战斗。这场仗打到9月1日结束,庞然大物的奥匈帝国被南边这个小邻居给撵了回来,伤亡高达4万人。塞尔维亚呢,几乎没什么伤亡,只是被奥匈帝国军队传染的斑疹伤寒要了他们的命——到了1915年4月,塞尔维亚的军队里病死了7万人,平民百姓还不知道病死了多少。
1706457679
1706457680
9月8日,奥匈帝国第二次入侵塞尔维亚,又被对方的堑壕战给拖住,无法前进,11月11日第三次入侵又被人家给打了回来,直到12月2日,才靠着德军的帮助占领了对方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可是到了12月16日,等德国人撤走了,奥匈军队又被人家塞尔维亚给撵出了国境。
1706457681
1706457682
连塞尔维亚这么个小国都打不下来,奥匈帝国在东线对俄国的战斗就更别提了。
1706457683
1706457684
8月22日,奥匈帝国的另外3个集团军,由20个师组成,越过奥匈和俄国的边境,向卢布林和霍尔姆进发。
1706457685
1706457686
对抗奥匈军队的是俄国的4个集团军。这两国军队的指挥水平、训练水平、情报能力和装备水平,差不多都是半斤八两,跟德军和英法联军在西线进行的现代化战争不同,奥匈帝国在东线对俄国,基本上就是俩土流氓抡起王八拳乱打。只是在一个方面上,俄军占了压倒性优势。
1706457687
1706457688
这个方面就是部队的士气。
1706457689
1706457690
俄国军队里虽说也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洋壮丁,可是好说歹说,毕竟是斯拉夫人占了压倒多数;奥匈方面呢,前面说过了,基本就是一盘散沙,斯拉夫人也占了压倒多数。两军阵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奥匈帝国的很多士兵就此干脆投靠到对面的斯拉夫兄弟那里去了。
1706457691
1706457692
这样一来,两国高下立判:到了9月16日,奥匈军队死伤25万,被俘10万,全国军队差不多损失了一半,被迫全面溃退。德国只好新组建了个第九集团军,帮着奥匈打退了俄国人,然后南下再帮着奥匈占领了贝尔格莱德。
1706457693
1706457694
对于德国来说,奥匈帝国绝对是个不靠谱的盟友,但还不算最不靠谱的。因为10月29日,土耳其也加入同盟国集团参战了。
1706457695
1706457696
我在前面说过,20世纪初的土耳其,早已从那个威震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了沦为了“欧洲病夫”,连意大利都打不过。现在,这个病夫抱着捞一票翻本的赌徒心态,也加入了同盟国集团。
1706457697
1706457698
土耳其先是封锁了俄国从黑海获得西方援助的达达尼尔海峡,然后又组织了50万人,编成4个集团军,合计40个师,向俄国本土和盘踞在中东的英国军队发起了进攻。
1706457699
1706457700
土耳其的主攻方向是俄国的高加索地区。从11月开始,15万土耳其军队对驻守高加索的10万俄军发动攻击,到1915年1月份为止,土军遭遇了惨败,损失包括一个完整的军在内的7万人。
1706457701
1706457702
同样是在1914年,战争也在亚洲和非洲展开了。
1706457703
1706457704
8月22日,英国的盟友日本宣布参战。在英国的支援下,日军很快打垮了中国山东的小股德军,占领了青岛。与此同时,日军还占领了德国未设防的太平洋领土——加洛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
1706457705
1706457706
8月份,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多哥被英军占领,随后,英法联军攻入喀麦隆,11月,德属东非的军队向英属东非发动了进攻。
1706457707
1706457708
到这时候为止,一战已经在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全面展开,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当然,主要的战场还是欧洲,而能够对英、法、俄和整个协约国构成严重威胁的,也只有德国这么一家而已。
1706457709
1706457710
(6)
1706457711
1706457712
时间进入到了1915年。
1706457713
1706457714
接替小毛奇担任德军总参谋长的法尔肯海因认为,战争的结局将由西线的战况决定,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认为,东线才是决定性的战场。双方争执不下,威廉二世就在1月中旬出面做出了裁决。
1706457715
1706457716
威廉二世也认为东线重要,于是,他命令新编成的4个军开赴东线,希望和奥匈帝国一道首先灭了俄国再说。
1706457717
1706457718
于是,东线就成了这一年的重中之重。
1706457719
1706457720
尽管在1914年光是被德军就消灭了至少200万人,到了1915年东线的俄军还有175万,对抗德奥联军130万。俄军的人数占优势,战斗力也不比奥匈帝国差,但是跟德军完全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于是俄国就继续悲剧。
1706457721
1706457722
从4月30日开始,双方军队在漫长的东线上展开了血战。
1706457723
[
上一页 ]
[ :1.7064576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