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58680
1936年,柏林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奥运会,这也是第一次有火炬传递活动的奥运会,德国的国际威望重新达到了高峰。
1706458681
1706458682
这些都是纳粹德国的经济成就,不该夸大,但也不容抹杀。
1706458683
1706458684
在社会生活方面,希特勒最重要的举动是鼓吹大日耳曼主义,同时大张旗鼓地反犹。
1706458685
1706458686
我在前面反复说过,反犹本来就一直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历史传统,希特勒上台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地整犹太人。
1706458687
1706458688
纳粹德国最早的反犹举动包括不向犹太人买东西,不许犹太人担任各种公职,不许犹太人进入音乐厅等公众场所什么的,跟后来那些灭绝人性的举动相比还算是温和的。
1706458689
1706458690
1935年9月15日,希特勒在纽伦堡的党代会上宣布了反犹的新法律,史称“纽伦堡法律”。按照这个法律,犹太人被剥夺了德国的公民权,严禁与日耳曼人通婚。然后,纳粹开始驱逐犹太居民。当然,犹太人得走,他们的各种不动产就要留在德国。
1706458691
1706458692
1938年11月9日,纳粹又以以一名德国驻法外交官被犹太人刺杀为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针对犹太人的打砸抢烧运动。由于很多犹太店铺的玻璃窗被砸碎,到处都是玻璃碴子,这一晚就被称为“水晶之夜”。
1706458693
1706458694
在这个水晶之夜里,德国和奥地利超过7000家犹太店铺被捣毁。尽管犹太人的死伤不到100人,但随后就有超过3万名犹太人被捕,押送各个集中营。
1706458695
1706458696
顺便提一句,在二战爆发以后的1942年1月20日,德国盖世太保正式开始实施“最终解决行动”,就是说把占领区的犹太人都送到集中营用毒气杀死。根据战后纽伦堡国际法庭采信的数据,大约5271800名犹太人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因此死于非命。
1706458697
1706458698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以色列。
1706458699
1706458700
说完了反犹,接下来说说纳粹德国的军备扩张。
1706458701
1706458702
早在1934年,也就是希特勒的政权刚刚巩固的时候,希特勒就向军方要求,当年之内陆军要扩张到30万,海军要建造2艘26000吨级的战列舰。就是说,当年就要在事实上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备的种种限制。
1706458703
1706458704
国防军当然对扩军计划求之不得,于是大家一起努力,加班加点超额完成了扩军任务。
1706458705
1706458706
1935年2月16日,希特勒又宣布实施义务兵役制,把陆军扩大到50万,同时大量增加飞机的生产。
1706458707
1706458708
针对德国地盘小,资源少的缺点,德国的化工工业也开足脑筋想办法。1920年代,法本托拉斯发明了用煤制造人造汽油的办法,到了1930年代又发明了用煤加上点辅料制造人造橡胶的办法,到了1937年,德国的人造汽油年产量达到30万吨,开始具备可观的经济价值。
1706458709
1706458710
军人多了军备多了,自然花钱也多了。从1933年到1938年,德国的军费开始增加了9倍,占到了国家年度财政预算的2/3。1939年的德国,军事产值比英法两国的总和还多一倍,具备了发动新的战争的能力。
1706458711
1706458712
当然,德国经济的复苏和失业率的降低,跟德国的军备扩张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于是,德国就此进入了一个经济和军事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1706458713
1706458714
经济和军事发展起来了,德国的腰杆就硬了,希特勒的下一步,就是要“外争国权”了。
1706458715
1706458716
实际上,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在1933年10月14日宣布,因为世界各国没有给予德国以平等的待遇,德国宣布立刻退出国际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1706458717
1706458718
这么大的事情,当时还只是总理的希特勒自己做不了主,他就宣布解散国会,举行全民公决。
1706458719
1706458720
11月11日,总理希特勒和总统兴登堡先后发表广播演说,呼吁老百姓支持德国政府的决定。
1706458721
1706458722
11月12日,全民公决开始。德国的老百姓恨透了《凡尔赛和约》和随之建立的整个国际体系,结果有96%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其中有95%都支持政府退出国际裁军会议和国联,连被纳粹关进达豪集中营的2242名犹太人和政治犯当中,都有2154人投了赞成票。
1706458723
1706458724
退出国联只是希特勒外争国权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派兵进驻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莱茵兰。
1706458725
1706458726
前面说过,根据《凡尔赛和约》,莱茵兰不允许德国武装力量进入。自己的领土不许驻扎自己的军队,这件事极大地伤害了德国人的民族感情。
1706458727
1706458728
1935年10月3日,墨索里尼领导的法西斯意大利进攻阿比西尼亚(就是现在的埃塞俄比亚)。法国感到危机四伏,就在第二年的2月27日通过了决议,和苏联签署了互助协定,夹击夹击意大利。
1706458729
[
上一页 ]
[ :1.7064586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