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65614e+09
1706465614
1706465615 [94] ГАРФ,ф.9401,оп.1,д.467,л.363.
1706465616
1706465617 [95]Петров Н.В.(отв. ред.)История сталинского гулага,с.32.
1706465618
1706465619 [96]Петров Н.В.(отв. ред.)История сталинского гулага,с.32.
1706465620
1706465621 [97]Бородкин Л.И,Грегори П,Хлевнюк О.В.(отв. ред.)Гулаг:экономика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ого труда,с.153.
1706465622
1706465623 [98]Бородкин Л.И,Грегори П,Хлевнюк О.В.(отв. ред.)Гулаг:экономика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ого труда,с.280.
1706465624
1706465625 [99]Бородкин Л.И,Грегори П,Хлевнюк О.В.(отв. ред.)Гулаг:экономика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ого труда,с.240.
1706465626
1706465627 [100]Бородкин Л.И,Грегори П,Хлевнюк О.В.(отв. ред.)Гулаг:экономика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ого труда,с.236.
1706465628
1706465629 [101]Бородкин Л.И,Грегори П,Хлевнюк О.В.(отв. ред.)Гулаг:экономика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ого труда,с.25.
1706465630
1706465631
1706465632
1706465633
1706465634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 [:1706460266]
1706465635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 中册
1706465636
1706465637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 [:1706460267]
1706465638 悲剧是这样诞生的
1706465639
1706465640 ——“卡廷事件”与战前苏波关系
1706465641
1706465642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吴伟
1706465643
1706465644 1939年9月17日,苏联继德国之后出兵侵入波兰。苏军在兵力上的优势和波兰腹背受敌的处境,使苏联在波兰的军事行动进展顺利,仅用十天时间就达到了消灭波兰国家,占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的既定目标。苏联在波兰的军事行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两个迫切问题,一是需要处理大量的波兰战俘,二是怎样把所占领土彻底变成苏联“合法”的组成部分。这两个问题之间既互相影响,又有一定的联系。以前由于苏联档案材料的限制,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处理过程并不很清楚。在对近年来解密的档案进行研究之后笔者感到,它们的解决并不完全是某个人意志的结果,更主要的还是苏联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作用的结果。
1706465645
1706465646
1706465647
1706465648
1706465649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 [:1706460268]
1706465650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 苏联对波兰战俘最初的处理措施
1706465651
1706465652 应当说,苏联对战俘问题从一开始就有所考虑。就在出兵当日,贝利亚致信莫洛托夫,转达了红军总参谋部提出开设8个战俘接收站和两个分配站的请求,同时建议由内务人民委员部押解部队负责战俘接收站和分配站的守卫和解运工作。为此他请求苏联人民委员会所属国防委员会通过关于将内务人民委员部各押解部队转入战时状态并实行动员的决议。[1]次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国防委员会根据贝利亚的建议通过的决议,自9月20日起,白俄罗斯、乌克兰特别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押解部队转入战时状态。[2]
1706465653
1706465654 9月19日,内务人民委员部出台了处理战俘问题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在内务人民委员部下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战俘事务的机构——战俘管理局。彼·卡·索普鲁年科少校被任命为战俘管理局局长,谢·瓦·涅霍罗舍夫为该局政委,伊·伊·霍赫洛夫、约·米·波卢欣为副局长。根据随后制定的战俘管理局条例,它“直接领导战俘营的组建及对战俘的配置、接收、登记、关押和使用战俘劳动,制订战俘接收站、战俘营的条例,颁布战俘营关押及内部规章制度的细则和指示。”[3]
1706465655
1706465656 战俘管理局在俄罗斯联邦的奥斯塔什科夫、科泽利斯克、尤赫诺夫、普季夫利、奥兰、尤扎,乌克兰的科泽利相斯克、旧别尔斯克共设立了8个关押营。每个战俘营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各部门的职能等,在9月23日颁布的《战俘营条例》中做出了规定。
1706465657
1706465658 在战俘营的机构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特别科。它的职能是对战俘实施肃反工作。贝利亚在批准成立战俘管理局的命令里,特别强调了要在各战俘营开展肃反工作。9月19日,内务人民委员部给各战俘营特别科下发指示,要求他们在对战俘进行登记时,要建立专门的战俘间谍案卷和侦察案卷,“对进行反苏活动、有间谍活动嫌疑、与波兰社会党、毕苏斯基分子、国民民主党分子、社会民主党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及其他反革命政党和组织有联系的战俘,以及所有军官,都要建立履历案卷,这些案卷要登记在一个专门的簿册里。”特别科还应每月向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处和第一专门处提交业务报告,说明战俘营中关押战俘数目,其中军官数、宪兵、国家安全机构工作人员各有多少,以及建立履历案卷数量、获得的谍报数量、招募的暗探和情报员数量、被逮捕的人数有多少。[4]可见,从一开始,战俘营中的这个机构就被赋予了特殊使命。
1706465659
1706465660 按照上述各营规模计算,至10月下旬,8个战俘营最多能关押68000名战俘,这与前线部队实际俘获的战俘数量相差甚大。这种情况,势必给战俘营的接收和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另外,根据贝利亚9月19日的命令,各战俘营的展开要用1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再加上组建战俘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和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的延误,各战俘营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准备就绪,都还是问题,这与苏军在波兰境内的迅速推进形成了强烈反差。它将给战俘营初期的战俘接收和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影响。
1706465661
1706465662 前线部队很快发现他们面临着由于战俘人数巨大而带来的种种问题。9月21日,副国防人民委员库利克向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人报告,由于没有准备好接受如此大量的战俘,部队无法向他们提供食物;另外,押送和看管战俘也牵扯了部队大量人力。“部分战俘由铁路从斯坦尼斯拉沃夫送往古夏京,但大部分已跑散回家”。对此他建议“政府应发出指示,将那些被俘的乌克兰籍和白俄罗斯籍俘虏在登记后遣散回家……”[5]白俄罗斯内务人民委员拉·福·察纳瓦也向莫斯科报告:“西部各地区聚集了成千上万逃离前线的士兵,挤满了街道,靠行动小组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把他们隔离起来。红军部队没把他们当成战俘抓起来,结果,谁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审查,波兰士兵到处自由走动。”[6]
1706465663
[ 上一页 ]  [ :1.7064656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