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475214
[96]波梁斯基:《苏联国民经济史讲义》下册,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563页。
1706475215
1706475216
[97]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6页。
1706475217
1706475218
[98]南冰,索真:《苏联税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页。
1706475219
1706475220
[99]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2卷,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469页。
1706475221
1706475222
[100]《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1卷,第395页。
1706475223
1706475224
[101]《列宁全集》第31卷,第478页。
1706475225
1706475226
[102]《列宁全集》第31卷,第478页。
1706475227
1706475228
[103]《斯大林全集》第7卷,第274页。
1706475229
1706475230
[104]李仁峰主编:《苏联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1706475231
1706475232
[105]李仁峰主编:《苏联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第268页。
1706475233
1706475234
[106]维·尔·丹尼洛夫:《苏联集体化前农村的土地关系》,载《苏联历史》,1958年第5~6期,第118页。
1706475235
1706475236
[107]李仁峰主编:《苏联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1706475237
1706475238
[108]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6页。
1706475239
1706475240
[109]克拉耶夫:《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胜利》,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4页。
1706475241
1706475242
[110]本表根据《苏联国民经济史》,第139、268、209页;《苏联农业统计资料汇编》第89、189页;《从统计看1921—1937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学习杂志社,1954年,第6页综合而成。
1706475243
1706475244
[111]《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44页。
1706475245
1706475246
1706475247
1706475248
1706475250
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 20年代苏联关于“农村分化”问题的统计学研究
1706475251
1706475252
苏联20年代农村阶级分化的程度与性质问题,是当时党内斗争的焦点之一,也是今日过渡时期苏联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当时领导人的讲话、对一般状况与若干典型事例的描述性记载为基础的,定性的估计多,定量分析少,这使人们对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
1706475253
1706475254
列宁曾指出:许多涉及现代国家经济制度及其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过去只能作一般的估计,而现在,如果不根据按一定纲要收集并经统计专家综合的浩繁的材料,就无法进行比较认真的研究。因此,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尤其是争论最多的农业经济问题”更是如此。[112]关于俄国农民的资本主义分化程度及其革命潜力的问题,“单靠理论上考虑,是很难解决甚至不可能解决的”。[113]列宁为我们树立了运用统计学资料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计量研究的范例。他的一系列重要经济著作,如《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本主义制度》等等,无不使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作了艰巨而精辟的计量分析工作。当今史坛上,计量史学异军突起,发展迅速。运用现代化的计量分析手段,把过渡时期苏联史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已属当务之急。
1706475255
1706475256
20世纪20年代是苏俄统计学史上的“黄金时代”,统计学界群星璀璨,学派林立,名著迭出。在苏维埃政权统一规划下全国范围内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农户的大规模统计调查频繁进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数据资料。因此,运用计量方法研究20年代农村分化问题,尤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挖掘这个时期的统计学遗产,对这个时期的农村经济统计研究进行科学总结,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1706475257
1706475259
农村分化统计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1706475260
1706475261
俄国农村分化问题的统计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后,当时在民粹派思想家“到民间去”的口号下,大批平民知识分子深入农村进行经济调查。他们大部分受雇于农奴制改革后成立的各省县地方自治局,形成颇有声势的“自治局统计学家”队伍。出版了汗牛充栋的“丰富而有价值的”[114]统计材料。到了20世纪初,“自治局统计学家”队伍中除了民粹派学者外,也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者与其他思想倾向的人,其中包括先后担任过图拉州自治局统计部长的布尔什维克阿·伊·赫利亚谢娃、巴·伊·波波夫和阿·盖斯特尔等人,孟什维克弗·格·格罗曼(梁赞州自治局统计部长),社会革命党人巴什金(萨马拉州自治局统计专家)以及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统计学家库什岑科等人,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20年代苏联统计学的骨干力量。
1706475262
1706475263
革命前“自治局统计学家”主要倾向是民粹主义,他们反对大地主农奴制压迫,反对沙皇专制,而且相当多的人都自认为受到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影响,但大多数并非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统计研究存在着不少歪曲、偏见与烦琐哲学的东西,掩饰农村资本主义,把村社理想化,为此曾受到列宁严厉的批判。但这一时期也出现过一些基本上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的关于农村分化问题的优秀统计学著作,如波·尼·克尼波维奇的《关于我国农业分化问题》(1912年,圣彼得堡)、赫利亚谢娃的《图拉州农民经济调查》(1916年,图拉)和巴什金的《萨马拉州农村经济》(1915年,萨马拉)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自治局统计学家”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与资料归纳整理的方法体系,以及这一时期形成的各个统计学流派,从学风上与方法上都对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统计学有着重大影响。
[
上一页 ]
[ :1.7064752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