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505090
第勒尼安海
1706505091
1706505092
宽广的第勒尼安海——当时的文献称之为“科西嘉岛和撒丁岛的水道”——对邻近世界门户洞开,加上沿海地带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因而注定要经历动荡多变的命运。
1706505093
1706505094
从第勒尼安海最早、最久远的历史来看,这块海域被几部分人所瓜分:托斯卡纳的主人伊达拉里亚人,希腊帝国的城邦和西西里,独处一隅的马赛及其海外领地,最后还有居住在西西里西部、撒丁岛沿海和科西嘉沿岸(伊达拉里亚人也在那里)的迦太基人。大体上说,伊达拉里亚人占据第勒尼安海的中间部分;其他人拥有这个海的几个出口:南部希腊控制东地中海的通道;迦太基人控制从巴勒莫经德雷帕农(特拉巴尼)到非洲的道路;最后,马赛的希腊人占据连接伊达拉里亚海和西方的道路,那里正是必须停留以便等待顺风的地方。船乘这股风可以越过利翁湾,驶向西班牙。
1706505095
1706505096
这个最初的面貌已经显示出第勒尼安世界的恒久特征。它既有“湖中之湖”的价值,又有作为海上门户扼守出入口的重要地位。这就让人猜测到是什么原因使浩瀚的、对外开放的第勒尼安海将永远不会成为某个强国、某种经济或某种文明的一统天下。除了罗马帝国曾横行无忌、称霸一时以外,任何海上武装都未能在第勒尼安海上取得长期的优势。不管是汪达尔人和萨拉森的舰队(前者被拜占庭所打败,后者最终未能控制意大利),或者是诺曼人和昂热人(前者同拜占庭发生冲突;后者同时碰到伊斯兰教徒和加泰罗尼亚人),都是这样。至于比萨,它面对着热那亚的竞争。
1706505097
1706505098
1706505099
1706505100
1706505101
图11 科孚位于奥特朗托对面,扼亚得里亚海的咽喉
1706505102
1706505103
注意:几个大的海上交锋的地理位置:普雷韦扎,1538;勒班陀,1571。j.贝尔坦绘。
1706505104
1706505105
到了16世纪,占有科西嘉岛的热那亚在第勒尼安海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这种首要地位也有其弱点:为了进行海上运输,热那亚越来越求助于外国,开始走向衰落。此外,西班牙在第勒尼安海取得了强固的据点,与热那亚相抗衡。阿拉贡人立下了最早的丰碑,他们于13世纪占领西西里岛(1282年),然后又不顾热那亚的长期抗拒,于1325年夺取他们同西西里岛进行联系必不可少的撒丁岛。加泰罗尼亚的扩张(扩张是他们的特长之一)从巴利阿里群岛经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笔直向东发展。在这些岛上,加泰罗尼亚人建立了真正的海上殖民地:撒丁岛的阿尔盖罗和西西里岛的特拉巴尼。
1706505106
1706505107
这是一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征服性扩张。后起的西班牙为扩充地盘,不得不撞开别人的大门,必要时以兵戎相见,并在正常航海的同时,进行劫掠活动。巴塞罗那的扩张劲头逐渐消退,主角让给巴伦西亚扮演,正是巴伦西亚人在阿方索五世(“伟大的阿方索”)时代(1455年)成功地征服了那不勒斯王国。然而,巴伦西亚的伟业功败垂成,因为阿拉贡的王冠很快就落到卡斯蒂利亚的手中。在意大利战争时期,第勒尼安海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无论在那不勒斯还是在西西里61 ,卡斯蒂利亚人代替阿拉贡人出任文武要职。从此,西班牙便依仗其帆桨战舰和步兵团,作为一个海陆军事强国,在第勒尼安海施加影响,但西班牙不是一个商业大国。从查理五世时代起,尽管商业特权原封未动,加泰罗尼亚向撒丁岛和西西里岛出口的布匹却逐渐减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那里和在其他地方一样,对伊比利亚的利益很少关注,听任热那亚商人在这些市场倾销毛毯。那么,能否反过来说,是热那亚占据首要地位呢?
1706505108
1706505109
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约在1550年前后,热那亚把它在第勒尼安海及其他海域的部分运输任务让给了拉古萨人。拉古萨人的货船承运西西里的小麦和盐,远届西班牙、大西洋和黎凡特地区。如果没有马赛人的货船(开始数量有限,16世纪70年代后逐渐增多),如果没有后来里窝那的兴盛(包括初起和再起,因为里窝那经历了归属比萨和佛罗伦萨这两个阶段),第勒尼安海几乎就是拉古萨的内湖。这也是科西默·德·梅迪奇一手策划的结果,他对热那亚统治下的科西嘉岛早就垂涎三尺62 。最后,柏柏尔海盗不断从西西里和撒丁岛之间宽大的海上门户侵入第勒尼安海,令人们惊恐不安。海盗经常驱船北上,骚扰萨沃纳、热那亚、尼斯甚至普罗旺斯沿海。托斯卡纳在厄尔巴岛的费拉约港设置的检查站,往往只起报警的作用,阻止不了海盗的前进。
1706505110
1706505111
第勒尼安海的这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状态,决定了它与一般海洋生活的关系极其密切,因而其自身就没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然而,这种纷然杂陈又赋予它一定的独立性,使它几乎能只靠自己的资源生活。第勒尼安的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人口过多,偏重畜牧业,小麦不能自给,要从西西里岛运来,直到1550年左右,也从普罗旺斯运来。普罗旺斯至少向第勒尼安输送谷物,因为谷物往往来自勃艮第,有时还来自更远的地方。盐来自特拉巴尼;奶酪来自撒丁岛;希腊或拉丁葡萄酒来自那不勒斯;咸肉来自科西嘉;丝绸来自西西里或者卡拉布里亚;水果、杏仁、核桃以及成桶的鳀鱼和金枪鱼来自普罗旺斯;铁来自厄尔巴岛;资金来自佛罗伦萨或热那亚。至于其他东西:皮革、香料、染料、羊毛都来自外地,后来还有伊维萨的盐……
1706505112
1706505113
在互相交叉、互为补充的两种交往活动中——一种是近距离的对内交往,另一种是远距离的对外交往——内部的交往尤其频繁。这正是第勒尼安海在民族、文明、语言、艺术等方面的混合交融十分深入的原因。这也说明,第勒尼安海在天然屏障保护下,海面比较平静,是小船航行的最佳场所。从1609年6月到1610年6月,仅一年之内,进入里窝那港的小商船或小战船竟达到2500艘之多63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正是这些小船,经台伯河抵达罗马及其港口里帕格朗德64 ,为罗马教廷赴任的主教运送行李、家具,为教士从那不勒斯王国捎带大桶大桶的希腊葡萄酒。所有的统计资料——有关这一时期的统计十分丰富——不管是里窝那的,还是奇维塔韦基亚、热那亚或马赛的,都说明这种近距离的交往具有惊人的规模。人们把木材从科西嘉角运到里窝那或热那亚,把铁从厄尔巴岛的里奥运到托斯卡纳的里窝那港……所有的东西都用以下的船只运输:小木船、萨埃特式小船、单桅四方帆船、斜桁四方帆船、单桅三角帆船、三桅划桨船、三桅商船65 。热那亚海关登记册根据船的吨位在150康塔拉(等于30吨)以上还是以下,把到港船舶分成两类,称作大船进港或小船进港。每年,热那亚港接待几十艘“大”船和一二千艘“小”船。1586年47艘大船,2283艘小船;1587年40艘大船,1921艘小船66 ;1605年107艘大船,1787艘小船67 。……(以上数字只包括那些缴纳入港税的船只,低于实际情形,载运小麦、食油和盐的许多船只没有计算在内。)
1706505114
1706505115
在所有的狭窄海域,近海航运无疑是十分普通的,对大量的贸易往来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这里,在第勒尼安海,近海航运的规模特别巨大;加上有关的资料又特别丰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装货的小帆船在经济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而如在别处,就只能看到大致的轮廓。科西嘉的船老板带了几桶咸肉和奶酪来到里窝那68 ,在市内走街串巷叫卖,全然不顾当地店主的抗议。这种事情并不罕见。
1706505116
1706505117
然而,这些小型运输工具不足以解决一切问题。深入“西西里海”的迦太基,位于第勒尼安海出口处的马赛以及后来的热那亚,它们之所以能起如此重大的作用,如维达尔·德·拉布拉舍所说69 ,正是因为它们解决了在刮东风(危险的黎凡特风)和密斯脱拉风时船只如何向西航行这个大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单靠普通的小船当然是不够的。在米堤亚战争时代,迦太基同马赛一样,也使用了吨位更大的其他船舰进行这些航行。因此,大船取得了胜利。在相隔好几个世纪之后,当中世纪结束时,正是由于技术的改进,由于三角帆的推广,热那亚才比它的对手更好地解决了远程航行中的这个问题。热那亚为此获益匪浅,因而在13世纪末,就派船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远航佛兰德地区70 。
1706505118
1706505119
热那亚保持了对大吨位船舶的重视和需要。直到15世纪,在从希俄斯或从佩拉前往佛兰德地区的远程航线上,热那亚拥有的大型船只,有的吨位高达千吨以上。1447年初,一位船长写信给他在佛罗伦萨的朋友说:“你没有见到‘福尔纳拉’号,实在太可惜了。对这艘装饰如此华美的船,若能一睹其风采,想来你会很高兴的。”71 当时,还没有吨位比这更大的船。在1495年的圣马丁节,两艘大型“热那亚船”开到巴耶斯港前方,“到达后就在海上抛锚,没有进入该港”。据德·科米恩说,仅仅这两艘船本身足以完全改变局势,使之对法国人有利,“因为对这两艘船来说,收复那不勒斯城只是举手之劳,这两艘船又大又漂亮,载重分别为3000波特和2500波特。一艘叫‘加利厄纳’号;另一艘叫‘埃斯皮诺尔’号……”72 ,但是,它们全都袖手旁观,没有从巴耶斯港向临近的大城市进逼。
1706505120
1706505121
我们谈论这些细节似乎有点离题,其实不然。就一个海域的活动而言,力量的消长、霸权的更迭以及势力范围的大小,同船帆、船桨、船舵、船身、吨位这些技术细节往往不就是一码事吗?
1706505122
1706505123
亚得里亚海 73
1706505124
1706505125
亚得里亚海可能是地中海结构最严密的海域。研究整个地中海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在这里都会遇到。
1706505126
1706505127
亚得里亚海呈狭长状,犹如一条南北通道。北部低矮的海岸,从佩扎罗和里米尼一直伸展到的里雅斯特海湾,把波河平原和地中海连接起来。在西面,亚得里亚海依傍意大利半岛,沿海一带地势低,多沼泽,在不远处与连绵起伏的亚平宁山相遇。亚平宁山滨海一侧有一系列山丘错落不齐地伸向海边。其中最突出的是加尔加诺山。山上有著名的栎树林。亚得里亚海的东部是一长串多山的岛屿,即达尔马提亚群岛。巴尔干大陆荒芜的崇山峻岭紧挨着这群岛屿,向前延伸。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的这道一望无际的白色城墙,耸立在喀斯特大高原的边缘,背向达尔马提亚海岸。最后,在南面,亚得里亚海经由意大利的奥特朗托角和阿尔巴尼亚的林圭塔角之间的奥特朗托海峡,与爱奥尼亚海相连接。这个海峡狭窄,海图上注明它只有72公里宽。从公元前3世纪起,帆船乘着顺风,一天就能横渡海峡74 。在16世纪,根据那不勒斯总督的要求,三桅划桨船把科孚或凯法利尼亚岛的消息送到那不勒斯海岸,再从原路返回,只需一天时间。西班牙有一份回忆录指出,绕过奥特朗托角,维罗纳的灯光就在眼前75 。今天,前往雅典的旅客,从飞机上一眼就可以瞥见阿尔巴尼亚海岸,就立即可以看到科孚、奥特朗托以及塔兰托湾。这块地方总共只有巴掌那么大。
1706505128
1706505129
亚得里亚海的主要特点是在南端呈现瓶颈状收缩。这使亚得里亚海构成一个整体。控制了这个狭窄的通道,也就等于控制了整个海域。但是,问题是从哪里下手,从哪里监视海的出口。阿普利亚地区的布林迪西、奥特朗托和巴里都不是冲要之地。威尼斯于1495年和1528年曾两度占有这些活跃的港口,但未能久留。1580年76 ,威尼斯曾利用其商业利益,企图重温旧梦。土耳其人一度也曾夺取奥特朗托,意大利基督徒对1480年的劫掠行动感到义愤填膺。但是,从意大利海岸出发,并不能夺取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意大利半岛在这里“半身泡在海中”。真正发号施令的还是与意大利半岛隔海相望的巴尔干。法国驻马德里大使圣-古阿尔在1572年12月17日写给查理九世的信中曾顺便说到:“如果土耳其大君当真在科托尔海湾入口处修建堡垒,并随意出入夸特罗湾(卡塔罗湾),我以为他便是亚得里亚海的主人,他从此将能在意大利登陆,进而从海上和陆上包围意大利。”77
1706505130
1706505131
的确,打开房门的钥匙是在更南的地方,是在科孚。威尼斯自1386年以来就占有科孚。船只紧贴着东海岸航行可保安全78 。这里的沿海地区穷困多山,因而能起保护作用。船舶进出亚得里亚海,往往要在科孚前方鱼贯而行。元老院在一份文件(1500年3月17日)中郑重指出,“无论在航行或在其他方面”79 ,科孚岛都是整个威尼斯国家的“心脏”。威尼斯市政会议为经营该岛呕心沥血80 ,不遗余力地在岛上修筑工事。1553年的一份公文说81 ,开支数额之大,令人十分吃惊。费雷斯纳的卡纳伊1572年在岛上的一个希腊小城市(科孚岛的首邑),参观了一座巨型堡垒。炮台居高临下,配有700门大炮,据说射程可达阿尔巴尼亚。使他大惑不解的是,就在上一年,500名土耳其骑兵竟敢直逼城下,在科孚岛大肆抢劫82 。但是,如果人们继续阅读1553年的公文,就不会感到奇怪了。这份公文是威尼斯驻科孚岛统领的述职报告。他说,如果对古炮台的军事设施不加完善,使之适应新的作战和攻城方法,所有的花费都将归于无用。工程刚刚开始,耗资已达20万杜卡托,却仍未见效。工程什么时候能完成呢?不会很快,因为1576年83 的一份报告依旧抱怨炮台的缺点:敌人不必“手执刀剑”就可以把大炮一直架设到壕沟外的护墙下!16世纪下半叶,类似的怨言在威尼斯官员的笔下屡见不鲜:威尼斯当局修筑的壮观的防御设施已经过时,不能阻止海盗的袭击;由于缺水,山地不能据险扼守;科孚岛不幸的居民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好歹在城堡内,甚至在壕沟里避难。土耳其人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结果是,“1537年战争”以前有4万居民的科孚岛,到了1588年只剩下了1.9万人84 。实际上,为了防守这个岛屿,威尼斯主要是靠船头金光闪亮的帆桨战船在爱琴海和“卡塔罗海湾”进行巡逻。
1706505132
1706505133
威尼斯正是依靠科孚岛和它的舰队,控制了亚得里亚海的入口,也就是说,控制了整个亚得里亚海。在亚得里亚海的另一端即北端,正是威尼斯城本身,作为海路和陆路的汇合点,据守第二个地理要冲。阿尔卑斯山并不妨碍威尼斯把中欧同亚得里亚海以及黎凡特地区连接起来。威尼斯以确保这种联系为己任。
1706505134
1706505135
所以,正如威尼斯所说,亚得里亚海是它的内海和“海湾”。威尼斯在那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拦截任何一艘船,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巧妙的或用粗暴的警察行动。的里雅斯特不服管辖,威尼斯于1578年85 毁坏了它的盐场;拉古萨不服管辖,威尼斯便派帆桨战船在旧拉古萨水区巡查,把供应当地粮食的船只抓走;它还在1571年纠集盟友,组成反对拉古萨的神圣联盟;1602年,它支持拥有著名渔场的拉戈斯塔岛的拉古萨叛乱分子86 ;1629年,它还扣留其敌手的船只87 。安科纳不服管辖,威尼斯便设法同安科纳打一场关税战88 。弗拉拉不服管辖,威尼斯便企图强占这个大港口。土耳其不服管辖,威尼斯便窥测时机,如有可能而又不冒太大风险,就毫不犹豫地予以打击89 。
1706505136
1706505137
威尼斯的金科玉律和“根本宗旨”是毫不含糊的。凡在亚得里亚海运输的商品均应经过威尼斯90 ,“商界五贤人”如此规定。这种对贸易实行强制集中的政策是一项典型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91 。只有市政会议在必要时可以颁发少量的特许证92 。这是威尼斯根据自身的利益,为调节流通,保护其税收、市场、销路以及手工业和航运业而采用的一个方法。所以,没有一个行动,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例如抓获的里雅斯特的一二艘运铁的船93 ,不和经过精心策划的整体谋略相联系。为了确保它的垄断地位,威尼斯于1518年要求承运人必须建立货栈,以保证他们的货物今后运来威尼斯,否则他们的船只就不能离开干地亚、纳夫普利翁、科孚或达尔马提亚等地。写在纸上的东西都已尽善尽美。然而,我们看到,条例却把伊斯特拉遗漏了。这个缺口足以使伊斯特拉和达尔马提亚生产的劣质织物——粗呢绒、哔叽、灰布——免税通过,在雷卡纳蒂的市场上大量销售94 。这就提醒我们,这场警察和小偷的较量,无论在海上、陆地上或者河道上,包括着对抗和斗智,例如在威尼斯和弗拉拉之间,走私简直泛滥成灾。威尼斯的邻近小国,虽然不得不表现得顺从,但一有可能,它们就会耍点花招。
1706505138
1706505139
至于邻近的大国,它们大声抗争,援引相反的原则。西班牙和威尼斯共和国互不买账,经常为扣留船只发生争论。菲利普二世派驻威尼斯的大使弗朗西斯科·德·韦拉写道:“多年来,威尼斯市政会议毫无根据地把海湾视为己有,好像上帝创造这块海域和其他地方不是为了给大家使用似的。”95 威尼斯人不厌其烦地反驳说,他们取得这个海湾,所付出的代价不是黄金,而是“无数的血汗”。
[
上一页 ]
[ :1.706505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