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530444e+09
1706530444 在人向西迁徙的同时,食物向东推进,动植物则同时双向流动。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西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以比传统的陆上通道更便捷的方式到达香料、丝绸和宝石的原产地——远东。新通道还打破了威尼斯人对这些货物贸易的垄断。常有人说,这条陆上通道由于土耳其人于15世纪占领了君士坦丁堡而被切断了。80年前,一位美国的学者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嘲讽。土耳其人不会愚蠢到要切断一条可以给他们带来税收的通道。
1706530445
1706530446 提起食物,过去香料怎么会如此抢手,商人和水手居然为之不辞劳苦地穿越沙漠,横渡大海,这至今还是个谜。据说一张旧地图上卡利卡特的附近标着黑点,旁边的评注启发了瓦斯科·达·伽马加入了探险的行列。评注写道:“这是胡椒的诞生地。”通常的解释说香料能遮盖肉的腐烂味道,能给乏味的食物增味儿,但这样的解释似乎并不能够服人。虽然我们了解到16世纪马德里的菜肴种类贫乏,味道不佳,然而样样菜里都加胡椒也是会令人厌倦的。况且,在卷心菜里加进高级的桂皮似乎也不合适吧。此外,欧洲本地也出产许多香料,但对它们却从未有所提及。
1706530447
1706530448 若有当时的食谱,也许会帮我们解开这个谜,可惜烹调的食谱当时尚未出现。常常被归功于16世纪的“烹调革命”其实发生于下一个世纪(183>)。不过,从美洲进口的货物倒是有可能起了推动性的作用。土豆、西红柿、南瓜、豆类(白豆、菜豆和利马豆)、香草、鳄梨、菠萝、菰米和玉米,这些作物的引进丰富了17世纪的菜谱。另外从美洲来的一种禽类被误称为土耳其鸡[6](法文中称为d’inde,意思是来自于印度,在英国也曾一度称之为印度鸡),这些名称又一次说明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于美洲的无知。
1706530449
1706530450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一下子接受了这些陌生的食物。比如,土豆是茄属植物,在法国被认为是有毒的。其他有些蔬菜被看作奢侈品。最先普及的新奇食品是茶、咖啡和巧克力,尽管对它们的抵制还是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它们都会使人轻微地上瘾,但是,离开了它们日子还怎么过呢?它们又带来了另一个诱人而阴险的产物:食糖。它无处不在——苦味的饮料需要加糖,固体食物需要加糖,样样都要加糖。爱尔兰殖民者把甘蔗带到了西印度洋的蒙特塞拉特岛,甘蔗在那儿长得更大更快,于是又传到了其他的岛屿。用甘蔗制造的朗姆酒和食糖成本低廉,利润丰厚。食糖不仅引诱我们的味觉,损坏我们的牙齿,还推动了奴隶制。此外,正如一位现代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食糖的贸易还造成了政治的腐败。
1706530451
1706530452 别提巧克力!
1706530453
1706530454 连茶也别提——
1706530455
1706530456 它们都是药物——可是天哪,
1706530457
1706530458 我对它们避之不及。
1706530459
1706530460 我宁可喝毒药,
1706530461
1706530462 也不愿碰一杯
1706530463
1706530464 被称为咖啡的
1706530465
1706530466 苦东西。
1706530467
1706530468 ——弗朗切斯科·雷蒂(17世纪中期)
1706530469
1706530470 在这些嗜好中,最好的(或者说最坏的)是烟草。开始的时候是吸烟斗——印第安人安静沉思时吸的烟斗,后来慢慢地形成了其他名目繁多的吸烟方式。不同时代流行不同的方式,今天就没有人像18世纪所流行的那样吸鼻烟了。烟草是南美最早出口的高利润商品,从一开始就在欧洲引发出截然相反的情绪。有些诗歌和散文对它大为颂扬,也有的对它痛加谴责。
1706530471
1706530472 欧洲文化发生变化的同时,新世界也在发生变化。西印度群岛除了狗与猫之外没有家畜。美洲北部有野猪和野牛,南部有被驯服的美洲驼和野生骆马。但是,美洲没有大牲畜,第一匹马是哥伦布带去的。(或许)大家还记得,科尔特斯的马把墨西哥人吓坏了,以为入侵者是天神下凡。皮萨罗在攻打秘鲁的印加人时也占了同样的便宜。
1706530473
1706530474 如果没有进口大量的动物和植物,西班牙人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大规模地在新大陆的南北两部分建立起他们的权威和文化。他们带去了牛、猪、骡子、绵羊、山羊、兔子和欧洲种的狗,使殖民者感觉新大陆像是自己的家乡。带植物漂洋过海困难些,它们也很难适应热带的气候。但是,小麦、葡萄、甘蔗、橄榄、柠檬、甜橙和酸橙、香蕉,还有希望能够造丝而带去的桑树在美洲成功地扎下了根,虽然其中有一些植物在当地也能找到野生的品种,但那些野生品种是不能立即使用的。
1706530475
1706530476 烟草,花蜜,或泰斯庇斯的清泉,
1706530477
1706530478 都是路德的啤酒,我为它们赞叹,
1706530479
1706530480 我们尽可以享用它们,只要不贪婪。
1706530481
1706530482 ——本·琼森《邀友人共进晚餐》
1706530483
1706530484 这个习惯看着讨厌,闻着难受,伤害大脑,危及肺脏;刺鼻的烟雾就像是无底的冥河冒起的烟。
1706530485
1706530486 ——英国的詹姆士一世(1604年)
1706530487
1706530488 这些家务细节证明西班牙人不只是探险家,还是真正的殖民者和垦荒者。他们带去了新大陆上的第一个欧洲文明。从那之后,货物和习俗不断互通,使新旧大陆之间日益相似。最后二者完全混同起来,大西洋两岸的文化统称西方文化。
1706530489
1706530490 查理的西班牙宫廷里,廷臣、教士、殖民地总督和文人学士,人来人往,不断带来新西班牙的消息和谣传,包括葡萄牙人在印度、马来西亚和日本设立了“工厂”(贸易站),以及其他国家也开始企图加入所谓欧洲的扩展。哪些是事实而哪些纯属臆想,则难以辨别;即使是书籍这种似乎比较可靠的资料来源也不例外。从世纪中期开始,用方言写作的“游记”一类的书籍开始流行起来。[参阅奥利弗·沃纳(Oliver Warner)的散文《从哈克卢特到库克的英国航海著作》(English Maritime Writing from Hakluyt to Cook)。]最初的作品都基本上限于它们所用语言的流行地区,但是塞巴斯蒂安·明斯特在1544年出版的《宇宙世界志》于1550年再版后成为畅销书,被翻译成6种语言,到世纪末共再版了36版。[多萝西·塞耶斯(Dorothy Sayers)的短篇小说《梅利埃格大叔遗嘱历险记》(The Adventure of Uncle Meleager’s Will)对这本书作了有趣的评论。]《宇宙世界志》中所载的大量材料中有事实也有幻想;到后来才出现这方面仔细全面的记述,正确的概念才慢慢浮现。
1706530491
1706530492 理查德·哈克卢特于1584年写的《潜水者的旅程》是这方面最为著名的作品。在后来的10年内,它进一步扩充成三大部,似乎是专为让莎士比亚研读的。但是,莎士比亚虽然吸收知识如饥似渴,却在他的剧本里几乎没有利用哈克卢特这本书。对于他以及生活在1596年的观众来说,虽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已经过了一个世纪,但是说到商人时他们想到的还是“威尼斯商人”,而不是加的斯、伦敦或鹿特丹的商人。在莎士比亚更早几年写的《错中错》中,“美洲、印度群岛”这些词都缀以惊叹号,接着是词藻华美、凭空幻想的说明:“……那儿遍地是红宝石、红玉、蓝宝石,遭到拒绝的贪婪的西班牙人派遣舰队,兵临城下。”直到20年以后,莎翁写出了《暴风雨》,里面才出现了“美丽新世界”这一名句,以及“永远为波涛冲打”(风暴雨狂)的百慕大和嘲笑理想国的一幕(124>)。
1706530493
[ 上一页 ]  [ :1.7065304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