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535237e+09
1706535237
1706535238 当我想到他(安德鲁·卡内基)代表着百万富翁这个特殊的阶级时,我尽管对他个人极为尊重,而且绝无因他的不幸境遇责怪他的意思,但却不得不说,他是一种反基督的现象,一种社会怪物,一大政治危险。
1706535239
1706535240 ——休·普莱斯·休斯牧师(1890年)
1706535241
1706535242 即使对那个生机勃勃的时代的政治思想作最粗略的勾划,也必须提一笔杜利先生,否则就是不完整的。19世纪90年代中期,他开始在《芝加哥邮报》的专栏里用爱尔兰土话发表言论,教诲读者。杜利先生是芝加哥的一个酒吧侍者,他同朋友亨尼斯还有阿奇路上的其他角色经常谈论各种世界大事和街头巷尾的琐事。这些逼真的对话是芬利·彼得·邓恩的杰作。他对政治事务理解深刻,嘲笑讽刺妙笔生花,是他与其他一些英美作家使得19世纪90年代成为智慧风趣的时代。能用“桃子里有一股焊锡味”这轻轻一句话道出罐头食品诞生的人是不折不扣的文学天才。他的七卷杜利先生茶余饭后的闲谈证明了他的天才,勾画出一幅当时社会的全景图。从罗斯福在西班牙战争中率兵冲上圣胡安山到(历经1700年之后刚刚恢复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从《读书》到《最高法院》,杜利先生这个酒吧侍者几乎无所不谈,他的评论生动活泼,寓意深长,可适用于任何时候发生的类似事件。[首先必读的选集是1898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时期的杜利先生》(Mr.Dooley in Peace and in War)。]今天,邓恩的著作没人研究,因此也就没有像马克·吐温和安布罗斯·比尔斯的作品那样得到再版以飨读者,这是美国学术界的耻辱。杜利先生同朋友的谈话中所用的方言并不比《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里所用的几种乡下土话难懂多少。
1706535243
1706535244 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是如何适当地使用财富的问题,是如何使富人和穷人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的问题。有一种使用大笔财富的模式是解决财富暂时分配不公的真正良方。在其作用之下,少数人的剩余财富会以最积极的意义变成多数人的财产,因为这笔财富是用于公共利益的。
1706535245
1706535246 ——安德鲁·卡内基《财富的福音》(1900年)
1706535247
1706535248 芬利·彼得·邓恩只是遭到忽略的美国大批伟大人物中的一个,这种忽略要怪美国思想界,也就是学术界和评论界(790;798>)。第二个是乔治·珀金斯·马什,他在19世纪90年代向美国农业部长呈交了一份关于西部土地灌溉的报告。之所以请他来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刚刚重新发表了他的著作《人与自然》,题目改为更吸引人的“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地理学”。马什是第一位生态学家。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对自然进行观察思考,并宣传要爱护地球以及让它休养生息的方法。在自然爱好者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开始了自然保护运动,而功劳则全归了吉福德·平肖。今天,在纪念地球日的时候,从来不提乔治·珀金斯·马什的名字。
1706535249
1706535250 评论约翰·D·洛克菲勒:他就像是防止虐待金钱协会。如果他发现有人滥用金钱,就会把钱拿走,自己来管。
1706535251
1706535252 评论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我决心深入探究科学的奇迹。你问我从哪儿着手?就在剧场的前排。我的双眼紧盯着阿拉伯苏丹后宫中的一名女子,她正在扭动腰肢大跳肚皮舞。
1706535253
1706535254 评论黑人问题:亨尼斯,我把奴隶释放了,不过说实话,我觉得他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窝。
1706535255
1706535256 ——除了让他获得自由之外,你也不能再做什么了。
1706535257
1706535258 ——亨尼斯,是不能做什么了。可是你告诉他们说他们自由了,他们却知道那是骗人的。
1706535259
1706535260 ——《杜利先生》(1898年)
1706535261
1706535262 作为生态学的第一人足以使他名垂千古,不过他还有更多的兴趣与才华。他是派驻意大利的第一位外交使节,在美国内战期间和以后的20年里一直在那里发挥着卓越的外交技巧。此前,他曾经派驻土耳其,因为他通晓多国语言。实际上,外语是他一生中的第二大爱好。他的学问精深广博;他写过一本介绍古冰岛语语法的书,他的《英语语言演讲集》充满了新发现和独到之见,简直就是一部文化史。他的渊博使他成为默里编写《牛津英语大辞典》的最早合作者之一,这本辞典详尽记载了每一个能够找到的英语词汇的历史。
1706535263
1706535264 根据其定义,工业或技术中所达到的“艺术境地”总是晚于无数发明家的“思想境地”。这些发明家在一刻不停地酝酿发明新东西,其中许多是没有结果的;或者是因为它们得不到理解,像美术领域中的情形一样,或者是因为不太实用。拉链的故事就是一部不懈努力的史诗。昔日新奇的东西经进一步改进完善之后,被吹嘘为“艺术境地”。在这段时期里,被推出并为人们所接受的各类林林总总的新奇产品包括:电话、留声机和可以自动弹奏的钢琴,(十分粗陋的)灯泡和(同样劣质的)打字机,轻型(所谓安全的)自行车,原始的内燃机车,尚未达到人造丝水平的人造纤维,农药滴滴涕,蒂法尼的染色玻璃,伊斯曼牌匣式照相机,收银机和象牙牌香皂这一人造奇迹。[可参阅的一本书是R·约翰·韦(R.John Way)写的《自行车》(The Bicycle)。]
1706535265
1706535266 不过,并非没有尽善尽美的成就。两大工程学方面的奇迹赢得了国际上的一片赞誉。一个是罗布林设计的采用绕钢丝编成悬吊钢索的纽约市布鲁克林大桥(<594),另一个是詹姆斯·伊兹设计的圣路易斯城跨越密西西比河的大桥。第二座大桥优美精致,使人看不出它的坚固。为了展示其坚固牢靠,主办人在开通仪式上将一批火车头沿着两条铁轨缓缓驶至桥中央,这座悬臂结构的大桥在700吨的重负之下纹丝不动,巍然屹立。这两项工程使钢材从此以后成为必不可少的材料。此前不久跨越苏格兰泰湾的一座桥发生倒塌,证明了使用铸铁的危险。不过,在此之后的10年间,钢材仍是一种稀有产品。
1706535267
1706535268 至于日用品,其制作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纸袋和硬纸箱实行大规模生产。它们是现今众多的一次性产品的开端。之所以能够大规模生产纸袋和硬纸箱,是因为人们发现除了破布以外,稻草、树皮、茅草和木浆等材料可用来制纸,从而使得报纸、杂志和书籍的成本大为降低。纸张大量泛滥所造成的其他思想和社会方面的后果不提也罢。不过想到大约与此同时,李维·斯特劳斯开始制造钉有铜扣的蓝色牛仔裤,倒是令人感到宽慰。至于其他当时起步的产品,对美国人来说,只要稍稍提及那几十年里成立起来,今天仍在生产货物的公司就够了:博登、亨氏、皮尔斯伯里、库尔斯、安休斯-布施、吉列、立顿、雀巢、戴比尔斯、蒙哥马利·沃德、J·沃尔克·汤姆森和直到最近还无处不有的伍尔沃斯[9]。另一个同时代产物,“蓝色卧车”,开始行驶于(法国)加来、尼斯和罗马之间,不久后诞生了“东方快车”,使乘客得以享受从巴黎到君士坦丁堡的豪华旅程,中途不需停站。1869年美国的联邦太平洋铁路完工后,也建立了类似的横跨美洲大陆的快车服务,但是不久后就改为火车到了芝加哥总是要转车,安排上既不合理,又不方便。
1706535269
1706535270 这段时期可称为19世纪90年代繁盛时期之前的新发明萌芽时期。在结束对此时期的介绍之前,我们也许可以很快地浏览一下芝加哥市居民注意到的新闻大事。1871年10月发生的一场为期两天的大火烧毁了三分之一的市区,使10万人无家可归。不过,废墟清理之后却成为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天赐良机。其他的新闻大事有:从国外传来消息说亨利·莫顿·斯坦利在中非找到了利文斯通博士并说出了那句名言(“Dr.Livingston,I assume?”“我猜您是利文斯通博士吧?”);腰缠万贯的食品经销商谢里曼的挖掘计划曾被认为是发疯,但是他却发现了特洛伊古城的遗址;普利策采取了又一个新闻上的创举,派遣勇敢美丽的内丽·布莱(真名为伊丽莎白·西曼)环游世界,其使命是要打破儒勒·凡尔纳(想象中的)80天的记录(<565)。她比他快了8天,这反映了1872年至1890年期间交通工具的进步;拍摄出了一匹马奔腾中四脚离地的照片;卡罗·科洛迪出版了《木偶奇遇记》;罗伯特发表了《议事规则》[10];奥斯卡·王尔德访问了美国,和各阶层的人都能打成一片;艾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炸药和阿尔布特博士的医用体温计被广为使用;妒嫉中国苦力的美国白人工人引发了洛杉矶的一场种族骚乱;在纽约,“特威德集团”[11]将几百万元公款中饱私囊的行径被人揭发,集团的头子却反问:“那又怎么样?”在西部,杰西·詹姆斯的匪帮将打劫火车变成精彩的表演;人们发现“玛丽·西莱斯特”号漂流在海上毫发未损,船长的餐桌上还摆着早餐,但船上的人却不知所踪。
1706535271
1706535272 当然,所有这些宝贵的信息都是通过报纸来传播的。各地报纸的发行量一涨再涨。报纸靠为商家刊登广告收入颇丰,可以把售价降到极低,而描述丑闻和无论事大事小都添油加醋,大肆渲染的新闻报道使得报纸之间的竞争也降到最低级的水平。1896年,普利策的《纽约世界》刊登了名为“黄孩子”的单张卡通画,赫斯特说服漫画家理查德·奥特考特将它扩大为卡通组画,在《纽约日报》连载。据说,就所有权进行的数月激烈争吵产生了“黄色新闻”[12]这个诨号。一两年后这种手法真是派上了用场,当时《纽约世界》和《纽约日报》都声嘶力竭地鼓吹要对古巴“采取行动”,结果把国家和政府推进美西战争的深渊。跟后来的学生相反的是,当时的大学生都吵嚷着要求打仗。威廉·詹姆斯在哈佛大学向一群嗜血的学生高喊:“不要人云亦云,跟着嚷嚷!”但无人理睬他。
1706535273
1706535274 自“饥饿的40年代”之后,没有一个10年得过任何绰号,直至19世纪90年代被称为“顽皮的90年代”。接着,它在英国由于《黄色小矮人》和《黄皮书》而跟黄颜色沾上了边。最后定为“赭色十年”,因为赭色更能唤起美感(621>),从而取代了棕色(<591)。“顽皮”主张及时行乐,兴高采烈,取代了镀金时代忧郁悲观的情绪。回想起来,那个时代相当复杂,不是几个形容词所能囊括的。如果要把“90年代”看成一个文化单位,那么,这个词代表的不是一个10年,而是从1885年到1905年的两个10年。这种概括方法既能说明问题,又很方便,因为这些年代里的重大发明是不能用单一的事件、思想或者附有日期的作品来界定的。当时那种全面大转身需要跨越20年时空的全部精力和其间多种多样的活动产生的思想。因此,1895年从芝加哥(或任何其他地方)的一瞥并不能视及各个角落,需要进一步放眼各处,才能了解全貌(615>)。
1706535275
1706535276 作为1893年广接天下客的东道主,芝加哥对自己举办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展出的内容引以自豪。展览会中共有来自46个国家的产品,来访者超过2500万人之众。就其规模和建筑而言,它有150座建筑物,比1876年费城举行的纪念美国建国100周年的活动更加辉煌。芝加哥博览会是为了纪念欧洲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而举办的;向世人炫耀的是1492年和如今的巨大差异——金属和机械几乎已经完全取代了木头和人力。
1706535277
1706535278 同时,与此前各次博览会不同的是,哥伦比亚博览会既注意物品,又注意思想,其中设有一个制造业和文科大楼,在里面就宗教、和平、妇女的要求和青年问题等题目举行了多场专家研讨会。展出的科学和工艺成果内容极为丰富,组织十分周全,使得亨利·亚当斯连声称赞科技展览本身就是一堂活生生的教育课。前来参观的人为宽敞的接待大厅中电灯的光辉所陶醉。照明是博览会许多地方的一大特色,特别是电力馆。如此明亮的光亮居然不是来自太阳,这一新奇的现象使整个博览会获得“白昼城”的美名。诚然,由于电线绝缘较差引起了几次火警,不过在战胜黑暗的喜悦当中,人们很快就把此事忘却了。
1706535279
1706535280 在此两年前,白宫装上电灯和电铃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大为惊恐,不敢触摸开关或按钮,担心因此而触电。于是只好晚上才给白宫接通电源,一到早上就切断。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这时的工业产品不再是劣等商品,而是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而且还因为(人们以为)革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在推动着。这个时期出现了另一类可以销售的产品——古董。科学领先于工业与其说是事实,还不如说是预言。直到那个时候为止,几乎每一件装置都是发明家和工程师在过去可行装置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是到了1890年,德裔化学家艾尔弗雷德·蒙德才向一批企业家解说现在统称的研发(研究与开发)的好处:由产业界雇用纯科学家探索工艺,再由工程师应用于机器和装置。
1706535281
1706535282 科学发现,工业应用,人类遵从。科学发现,天才发明,工业应用。人类则适应新事物或被其塑造。
1706535283
1706535284 ——《哥伦比亚博览会指南》
1706535285
1706535286 19世纪90年代的发明速度不负众望,接踵而来的世界博览会向千百万民众显示出各种发明成果。1889年在巴黎举办了一次大型博览会,主办人通过四处寻找,弄到足够的钢材,为博览会建立了埃菲尔铁塔,向世人证明了高耸入云的300米金属结构能够巍然挺立,稳如泰山。不久后,芝加哥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648>)使用类似的金属结构作为办公大楼的框架,建成了摩天大楼的模型。其结构原理来自于中世纪的大教堂:墙壁不起支撑作用,而是最后填补进去的。沙利文立下一条规矩:“形式服从于功能。”意思是楼房必须明确显示出支撑着它的结构。他对哥伦比亚展览馆那种必定会被广为模仿的装饰华丽的新古典式风格深表遗憾,感叹地说:“它会使建筑业倒退50年。”
[ 上一页 ]  [ :1.7065352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