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57262e+09
1706572620 [2]威尔逊有意在布尔什维克党将协约国的“秘密条款”发布在《曼彻斯特卫报》后从列宁处重获道德高地,其关于调整殖民地要求以与“相关民族”的观点保持一致的必要性的言论被证明切实有效可行——尽管远非威尔斯的本意,但这些言论如同一根大棒,给身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带去了恫吓(第六点规定德国军队必须“撤离俄国领土”)。
1706572621
1706572622 [3]有趣的是,恰恰在此一周之后,在“拒绝吞并的和平”的主张驱动之下,一系列规模盛大的罢工着实震撼了德国工业中心——这说明布哈林多多少少具备一些预见性——不过罢工遭到镇压的速度之快也暗示了托洛茨基基于德方在1918年1月时士气的判断的正确性。
1706572623
1706572624 [4]当火车驶进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的时候,托洛茨基亲自从火车上朝下扔“和平”传单。
1706572625
1706572626 [5]德国官方历史声称他们在1917—1918年冬天从东部战线解放了38支师部军力,以增援鲁登道夫的西线进攻,其中包括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卫军、猎手营,最厉害的普鲁士、施瓦比和巴伐利亚师。从理论上说,只有二流军队才被留在后方,而35岁以下的士兵及大部分马匹都被投进了战场。尽管如此,即使从最为有利的估计上来看鲁登道夫的目标,我们会发现,当鲁登道夫在1918年3月21日深入西线战场的时候,仍有将近一半德国兵力——超过100万兵力被滞留在东部战场。
1706572627
1706572628 [6]斯大林格勒,现伏尔加格勒。——编者注
1706572629
1706572630 [7]有趣的是,据说努里的一位受到包围的征兵人员在遇到一位年老的穆斯林教职人员后如此评论道:“伊斯兰军没有专职信教者的职位。”
1706572631
1706572632 [8]实际上,在共产党人于1920年4月最终夺回巴库之前,铁路网就已停止运行了。
1706572633
1706572634 [9]土耳其人在1918年9月15日征服巴库的两周后,斯帕仍然发来命令让德国人夺取这座城市,并且“在里海插上德国旗帜”。
1706572635
1706572636
1706572637
1706572638
1706572639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 [:1706570538]
1706572640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 第三部分 毁灭与重生
1706572641
1706572642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 [:1706570539]
1706572643 第十七章 蒙德罗斯
1706572644
1706572645 仅仅因为法国人想得到叙利亚或亚美尼亚,抑或意大利人想得到阿达利亚[安塔利亚],英国便无法继续同土耳其人作战。
1706572646
1706572647 ——戴维·劳合·乔治1
1706572648
1706572649 回顾过去,我们很容易理解土—德联军在1918年朝苏俄推进,尤其是在9月争夺巴库的愚行——也正是在这个月,协约国军队开始攻破一个又一个战线。然而,我们事后去评价恩维尔和鲁登道夫未能预见到“诸神的湮灭”却有失公允。要知道,几乎没有一个人意识到战争将在此刻拉上帷幕。迟至1918年9月3日,英国政府在一份备忘录中预测到,一旦美军完全进入战争,诸协约国将于1919年7月实施“决定性的军事打击”。在此5天之后,法军总司令菲利普·贝当对英方的判断表达了认可。协约国军队最高统帅斐迪南·福熙(Ferdinand Foch)对击溃敌军抵抗的形势更为乐观,但是即便如此,他在1918年9月做出的军事计划却是以认定战争在次年夏天结束为前提的。就在9月的最后一周,协约国仍无法攻破齐格菲或者兴登堡防线——它们被认为筑成了“一段长达5英里(约8千米)的在战争史上最难逾越的防线”。作为一位军力对比分析家,列宁认为德国会获胜——这不仅是因为他对德国军队有所求,还因为布尔什维克党忠实遵照《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履行义务,在1918年9月10日和30日向德国支付了5期分期赔款中的前两期,包括93吨黄金。同时,即使德国人被击退至兴登堡防线之后,他们还可以撤至莱茵河,并炸毁桥头堡。若帝国在东线舔着德国人的鲜血取得胜利,那么德国人将完全有理由继续战斗。2
1706572650
1706572651 最后,在这场战争中最为安静的战场之一——马其顿上演了一场令人意外的转折。这次转折也成为同盟国战败的真正催化剂。起初几乎被人遗忘在加里波利的戏剧性之中,接着又因俄国革命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的分赃争议被深埋在所有人的脑海中——法—英萨洛尼卡登陆部队刚开始仅限于4支师部的兵力,后来却偶然发展成为多国武装,其力量之大足以扭转东线战场的局势。协约国在1915年10月下旬才到达前线——由于迟了几周,他们未能阻止同盟国军队(德国、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对叙利亚政府的颠覆,这反过来意味着他们的次等目标——将希腊拉向协约国一边的失败。同大量兵力被迅速投向加里波利的过程出奇相似,马其顿兵力布防的无效性同样为进一步增援提出了有力的理由——似乎只有通过向萨洛尼卡派遣更多的兵力才有可能挽救回些许损失(比如希腊的介入)。到1917年4月底,协约国军队——包括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军的残余部分,甚至还有少量俄军师部——在马其顿共拥有将近25万兵力,以及另外15万人左右的保障人员。在这个对于协约国而言异常可怕的时刻——俄国正经历革命,法军处于准兵变时期,负责马其顿地区协约国军队供应问题的英军上将自然提出请求,建议全军撤退到更为活跃的战线。然而,经研究,英国战争部在1917年5月得出结论:撤退会使战线拉得过长的英国舰队更加劳累。因此,协约国军队仍原地不动,等待下一步通知。3
1706572652
1706572653 协约国军队在前奥斯曼马其顿地区原地待命的举动最终被证明是整个战争中最为关键的决策(或者说非决策)之一。最开始,希腊介入冲突还尚有可能。法国曾多次提出将马其顿军队派往南部进入希腊以废黜亲德派康斯坦丁一世,并且解除亲协约国的韦尼泽洛斯党的束缚,让其自行其是。尽管英国驻雅典外交官强烈反对全面入侵,但是双方最终达成妥协:英国舰队在6月上旬封锁了希腊港口,随后,法军在雅典东南部的港口比雷埃夫斯登陆。1917年6月11日,协约国军队向国王发出最后通牒。收到信息后,康斯坦丁遂邀请流放至克里特岛的韦尼泽洛斯回国,并开始为在1917年7月2日向同盟国宣战做准备。尽管这对战场初期的影响相当有限——法军仍陷于根深蒂固的僵局,但是到了1918年,希腊人已经贡献出了9个师。不论突破战何时进行,协约国军队都将拥有人数上的巨大优势。
1706572654
1706572655 然而,到了最后,破坏马其顿战略均势的并非协约国所作所为,而在于敌方联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中的分裂。尽管保加利亚在1915年征服塞尔维亚的战役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这使得同盟国牢牢地控制住了巴尔干半岛,但是在同俄国的停战谈判中,保国外交官的无足轻重引起了索非亚的深深愤恨。在马其顿地区,为防止巴尔干半岛任何可能性的军事突破,保加利亚还承担着防守职责的主要部分——它的20万兵力也由此在南部遭到压制,使它无法参加1918年对俄国的重大分割事宜。为此,保加利亚对德国进行了责备——后者从来没有向马其顿派出足够援兵或足够补给品(这使人想到保加利亚在1918年从被占的乌克兰中仅仅分得200车粮食)。似乎为了证实关于索非亚的可怕假设,德军最高指挥部在1918年5—6月从马其顿撤出6支步兵营和6支野战炮兵连。4不管怎么说,保加利亚是一个在俄国扶持下成立的斯拉夫国家,而亲俄的风潮仍广泛存在于民众之间。身处君士坦丁堡的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对保国不再心存幻想,据他们估计,“至少2/3”的保加利亚人都在秘密支持协约国。对于德国人而言,他们将保加利亚人控制在手中仅仅得自对德国武器优势的信念,然而,随着一系列失利,这种信念将不复存在。5
1706572656
1706572657 至于保加利亚同高门政府的关系——对保加利亚而言,他们对土耳其人的接受度一直颇为勉强——近在1913年,他们还是战场上的敌人——后来出于便利考量,他们又成了联盟伙伴。保加利亚的外交官仍然盯着奥斯曼阿德里安堡——索非亚曾经在两次巴尔干战争期间统治着这座城市,他们以同土耳其在1915年的结盟关系为条件,要求土方割让色雷斯的西部领土。当保加利亚外交官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中对上多布罗加和下比萨拉比亚提出领土要求时,土耳其人却坚持让保国归还他们在1915年从土耳其占领的土地。最终,双方于1918年5月7日在布加勒斯特签署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协议,保加利亚仅仅获得了上多布罗加的南端,剩余部分则由同盟国共同管辖。[1]1918年6月,当土德两国在沃龙佐夫卡第一次就外高加索分割事宜发生争执的时候,保加利亚对其盟国给自己带来的挫折的不满也达到了顶点——瓦西里·拉多斯拉沃夫(Vasil Radoslavov)内阁被推翻,另一位温和的亚历山大·马利诺夫(Alexandar Malinov)接任了首相一职,后者遂同协约国开启了秘密谈判。6
1706572658
1706572659 战斗正在远离保加利亚人,他们此时正控制着战争中对同盟国而言最为重要的防线之一;另一方面,他们也已经对为同盟国的共同利益付出流血和牺牲感到了厌倦(保加利亚在“一战”中共伤亡26.6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在马其顿战线参加作战)。[2]在确切获悉对手士气低沉之后,新任萨洛尼卡协约国军队总司令——他有一个令人惊叹的名字,路易斯—费利克斯—马涅—弗朗索瓦·弗朗谢·德埃斯佩雷(Louis-Félix-Marie-François Franchet d’Esperey)——在1918年9月上旬进行了一系列侦察行动之后,便在15日下令沿战线发动进攻。数小时之内,协约国军队在敌军防线上炸开了一个将近11千米的突破口。到了次日,突破口进一步扩大至25千米宽;到9月17日,宽度达35千米,深度达15千米;到9月20日,突破口已宽达50千米,并紧贴敌方阵线。7
1706572660
1706572661 甚至当协约国军队面对着据说牢不可摧的齐格菲防线时,他们仍在东部刺穿了一个足够整支军队通过的缺口——他们有两个选择:朝北,进入巴尔干和中欧;或者朝东,由英军将领乔治·弗朗西斯·米尔恩率领弗朗谢·德埃斯佩雷的右翼军队穿过色雷斯到达君士坦丁堡。这是丘吉尔和基奇纳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时梦寐以求而不能得的战略性突破。鲁登道夫在得知保加利亚失守之后——这意味着同盟国的失败——在告知自己最亲近的副官时,不由得摊开了双手,深表绝望。8尽管遭到连续猛击和挫伤,己方的士气在协约国一连串更为猛烈的进攻之下也开始瓦解,但是德军最前线的残余军队仍能够在西部的齐格菲防线背水一战,或者在东线进行重新部署,以守卫住广阔的、寥无人烟的中欧地区;不过,德军无法同时进行。
1706572662
1706572663 战争的战略中心在1918年重回巴尔干半岛可以说是一件非常适宜的事——在这里,大战已经开始。在齐格菲防线上的决定性战役中,开始于1918年9月26日的马其顿突破战的确切影响还难以估量。正如我们所知,这场战役确实挫败了鲁登道夫的斗志,或者说至少是瓦解了他的士兵斗志——他们已经开始大面积投降。9不管怎么样,在奥斯曼战线上,这种影响异常迅速和猛烈。当大维齐尔塔拉特帕夏乘坐东方快车从柏林外交使团返回时(就在它被协约国控制前不久),便目睹了保加利亚的崩溃瓦解。在被保加利亚高级官员告知他们将要投降时(他们最终在1918年9月29日投降),塔拉特转向一位土耳其副官,只说了一句:“我们完了。”(从字面来说是“他妈的”。)10
1706572664
1706572665 就在保加利亚战线沦陷4天之后,艾伦比又开始了在巴勒斯坦的攻势。1918年,由于战争双方都在忙着将士兵和军备转移至其他战场:英军在鲁登道夫进攻之后要加固西线战线,土耳其人则要配合恩维尔的外高加索军事行动,所以巴勒斯坦/叙利亚战线在大半年时间里都显得悄无声息。埃及远征军确实在3月份拿下了杰里科,但是他们却在3月和5月穿过约旦河,在为夺取安曼所进行的两场小规模战役中遭遇了失败。讽刺的是,正是在这个安静的时期——当近乎所有人都已经忘掉巴勒斯坦战场的时候,劳伦斯的阿拉伯非正规军却进入了繁盛时期,他们通过在叙利亚南部前线开展的伏击式突袭对土耳其人构成了威胁。1918年1月15日左右,劳伦斯率领费萨尔的500名阿拉伯部队(不过,费萨尔显然不在场)向塔菲拉(Tafilah,今位于死海附近,是约旦的一个省份)的土耳其守军发动了突袭,其中贝都因人骑着骆驼从侧翼攻击。这是一场真正的战斗,阿拉伯人使用英国的维克斯及霍奇基斯机枪向敌军扫射,土耳其人则以马克西姆机枪作为回应。尽管阿拉伯人在追击守军的过程中捕获了对方200名士兵,但是他们这边的伤亡情况似乎更为严重一些:25人死亡,40人负伤。劳伦斯又一次未能完成同艾伦比的埃及远征军在埃里哈会师的任务。在1918年1月26日做出的实地报告中,劳伦斯对“阿拉伯叛乱”进行了精彩的回顾:
1706572666
1706572667 这里的事态相当古怪。我们在15日包围了这里(在得到两份错误情报以及在最后经历过一场小型战斗之后)。当地人分成了两股敌对派系,因此他们对于彼此和我们都感到十分害怕。一种不安的气氛始终笼罩着整个城市,在每个夜晚,街道上都充斥着枪声。观念的冲突、当地的血仇以及党系利益疯狂滋长(这种无序时刻是整个地区渴望多年的),没有人能够立即将所有事情摆平。11
1706572668
1706572669 当恩维尔把他实力最强的部队调遣至高加索战线——他的军队又因逃亡遭到大幅度削减,土军的实力一落千丈:当艾伦比开始在1918年9月发动袭击的时候,他们再难以进行任何有效抵抗。从理论上来说,奥斯曼仍然在叙利亚部署着3支军队:第七和第八集团军驻扎在沿岸地区,第四集团军(杰马勒最初所统率部队的剩余部分)则驻扎在内陆的安曼。但是,这些仅仅是一副空架子。据利曼记述,他的士兵正遭受着“弹药匮乏、营养不良等困难,他们衣衫褴褛,而且大部分都赤着脚”。而他们缺水的骆驼每天也只有不到一千克的食粮,已经饿得“无力再拖运任何武器装备了”。士兵们开始“成群”溃逃,当敌方开始进攻的时候,耶尔德勒姆军团仅剩2.9万人,其兵力实际上达不到兵团级别。掌控着第七集团军的穆斯塔法·凯末尔在坚守前线中心区域的过程中只得依赖一支仅有7000人左右的前线部队。“我们就像一根棉线,”他在艾伦比的攻势开始前一周写道,“穿过[敌方]阵地。”12
[ 上一页 ]  [ :1.706572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