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579392e+09
1706579392
1706579393 图16 摩亨佐—达罗的水井。考古发掘后,它们竖立着像塔楼一样
1706579394
1706579395 人工排水道不仅仅在印度河城市中很重要,在小一些的城镇甚至村庄里也十分关键。最小的下水道由烧制的砖建成,将私宅里洗手台和厕所的污水导入小巷中的露天中型排水沟内,再进一步连接到主路上更大的、有砖块或石头覆顶的下水道内;这些下水道搭配有砖砌的“检修井盖”,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清洁。“叠涩拱使更大的下水道可以穿行于街道或建筑下方,最终延伸出城墙外,将污水和雨水排放到遥远的平原上”,克诺耶如此描述道。[18]在下水道的排水口上,甚至可能安装了木制水闸或护栏,以防止入侵者偷偷潜入城中。在哈拉帕发现了一段位于大街地下保存完好的下水道,其叠涩拱高达1.6米、粗0.6米、长6.5米。不过,印度河文明并没有出现古美索不达米亚或古埃及那种真正的拱形结构。在马歇尔看来,印度河文明缺少这种真正的“拱”,有助于说明“印度河谷与苏美尔之间没有真正紧密的联系”[19],因为印度河工匠明显已经能制造出楔形砖块(用于给水井口加衬),这些楔形砖块应当也适合修建真正的拱形结构。
1706579396
1706579397
1706579398
1706579399
1706579400 图17 直到比印度河文明晚2000年的罗马时期,比摩亨佐—达罗更好的排水系统才被设计出来
1706579401
1706579402 1950年皮戈特写道:“整个[下水道的]规划体现出一种对卫生和健康的显著关注,无论在史前时期还是现代的东方,这种关注都是独一无二的。”[20](他的观点在印度显得振聋发聩,根据印度政府2011年的年度普查,有50%的人口没有家庭厕所,只能露天排泄。)不过,这有可能夸大了印度河排污系统的有效性,早期的发掘者们并没有像研究下水道系统的建筑奇迹那样,对其有效性进行彻底研究。在哈拉帕,晚一些的考古发掘显示,许多家庭有一个独立于洗漱区域之外的厕所,由一个沉在地板下的大罐子或者污水盆构成,看上去需要清理出去并且把内容物倒进渗坑里,而不是直接冲到市政下水道里。此外,哈拉帕的下水道和排水管并不总是被城市的清洁工——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好好维护的,这很明显,因为污水会从下水道的两头漫出来进入屋内。所以,门廊和屋墙基要时不时地修到比大街高,这种情况在现代的哈拉帕城里依旧在发生。然后,在大约半个或一个世纪之后,古代的市政当局显然又建了新的污水管或排水管,就在原有的管道上方。
1706579403
1706579404 印度河文明水文建筑的集大成之作是摩亨佐—达罗的大浴池。之前已经简要介绍过它巨大的体量、两道楼梯和涂有沥青的防水结构,不过并没有提到,在两道楼梯的楼梯脚,分别有一道砖块镶边的小台子沿着浴池壁向两侧延伸、环绕一圈。这样,人们就可以在小台子上移动而不用让自己泡在水里了。
1706579405
1706579406 修建大浴池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在摩亨佐—达罗常见的大热天里提供公共洗浴的场所,因为就在水池北面,有一座很大的建筑,里面建有八个带传统沐浴台的小房间。大浴池最有可能在特殊的宗教活动上使用,在这些场合,水被认为具有净化和再生沐浴者身体的作用。如果这种解读是正确的,那么把大浴池和瓦拉纳西(Varanasi,旧名贝纳勒斯)以及其他一些印度城市的河边沐浴阶梯(ghat)联系在一起就是合情合理的。依据宗教仪式,印度人在沐浴阶梯上用恒河的水净化自己,无论那些水实际上被污染得多么严重。不过,还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印度河文明也存在这样的水崇拜。如马歇尔在1931年所写,“尚未发现可以证明水在抽象意义上的圣洁性的切实证据”。[21]现在,情况依然如此。克诺耶写道:“水的形象在印度河陶器上很常见,但在叙事性的印章上,没有记载有关雨和河流的特殊仪式。”[22]即便如此,还是很难相信,人们付出劳动和技能建筑大浴场这样庞大而费时费力的设施,单纯就是为了其卫生功能,而没有任何潜在的宗教动因。
1706579407
1706579408 对于在洛塔尔港1954年发现的大得多也相对更深的水池[22米×37米×(4—4.5)米]而言,情况并非如此。它明显是为了实用而非宗教理由修建的。但是,它的准确用途却有争议。这个大水池在1955—1960年由拉甘纳特·拉奥(Ranganatha Rao)主持发掘,他找到证据证明这个水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造船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左右。它北端的水渠在涨潮时将其与河道口连接,而南端的水渠似乎是曾经安装了水闸的出水口或泄洪沟(有水闸的沟槽保留下来)。不过,船只的进港航道需要船进行两次90度的转弯,看上去不太可行,这个水池离码头也不近,二者之间隔着一条河。水池的侧壁垂直于地面,没有发现出入踏板的任何痕迹。而且,它的尺寸对于一个能容纳多艘船只的造船厂而言,还是略小了些。拉奥关于造船厂的假设很快便被质疑,现在大部分学者都不同意他的这个观点。也许这个水池就是饮用水储水池或者灌溉水池——但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有一条古洛塔尔的下水道注入这个水池,它看上去又为什么曾经装满海水?就像印度河文明太多太多大型建筑结构一样,洛塔尔大水池的功能也是神秘莫测的。
1706579409
1706579410
1706579411
1706579412
1706579413 图18 洛塔尔的大水池。洛塔尔位于现在的印度古吉拉特邦,是印度河文明在阿拉伯海的核心港口。这个水池可能是造船厂
1706579414
1706579415 [1] John Marshall,Mohenjo-daro and the Indus Civilization(London,1931),p. 6.
1706579416
1706579417 [2] John Marshall,Mohenjo-daro and the Indus Civilization(London,1931),p. 286.
1706579418
1706579419 [3] John Marshall,Mohenjo-daro and the Indus Civilization(London,1931),p. 25.
1706579420
1706579421 [4] 原书作者在此处直接将英寸换算为了厘米。
1706579422
1706579423 [5] Jonathan Mark Kenoyer,Ancient Cities of 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Karachi,1998),p. 57.
1706579424
1706579425 [6] Marshall,Mohenjo-daro,p. 15.
1706579426
1706579427 [7] 昴星团是夜空中相对明亮的星团,无论是傍晚还是黎明,都很容易被观测到,因此肉眼观测昴星团(或其落入的金牛座)是可行的。根据推算,公元前2720—前1760年,春季第一个星座是金牛座,而不是现在的白羊座;春分日当天,金牛座的起落点就分别是正东方和正西方,可以用来校准方向。
1706579428
1706579429 [8] Mortimer Wheeler,Still Digging:Interleaves from an Antiquary’s Notebook(London,1955),p. 192.
1706579430
1706579431 [9] Kenoyer,Ancient Cities of 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p. 56.
1706579432
1706579433 [10] Massimo Vidale,‘Crafts and Skills in Mohenjo-daro’,in Forgotten Cities on the Indus:Early Civilization in Pakistan from the 8th to the 2nd Millennium BC,ed. Michael Jansen,Máire Mulloy and Günter Urban(Mainz,1991),p. 214.
1706579434
1706579435 [11] Gregory L. Possehl,The Indus Civilization: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New Delhi,2003),p. 212.
1706579436
1706579437 [12] Wheeler,Still Digging,p. 225.
1706579438
1706579439 [13] Kenoyer,Ancient Cities of 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p. 64.
1706579440
1706579441 [14] 原文如此,但从上下文和实际操作情况看,似乎砖台做臼、木头当杵更合适一些。
[ 上一页 ]  [ :1.7065793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