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591059
1706591060
[293]毛泽东:《在杭州听取计划工作汇报时的讲话》(1965年6月16日),载《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75—276页。
1706591061
1706591062
[294]《孙子兵法•作战篇》。
1706591063
1706591064
[295]《孙子兵法•计篇》。
1706591065
1706591066
[296]毛泽东:“印度不是中国的敌对者,是中国的朋友(1959年5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1706591067
1706591068
[297]关于北极解冻将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的分析,可参阅张文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卷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1706591069
1706591070
[298]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http://cpc.people.com.cn/n/2014/0703/c83083-25232910.html。
1706591071
1706591072
[299]费•丘耶夫著,王南枝等译:《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25—26页。
1706591073
1706591074
[300]斯大林告诉他们苏联没有可与英美匹敌的海军,况且“希腊的地理位置是在西方国家重要的运输线上。美国直接插手这个地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大国。”因此斯大林要求他们“应该把希腊起义的事收起来。”[南]米洛凡•杰拉斯著,赵洵、林英译:《同斯大林谈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6页。值得说明的是在杰拉斯给南共中央的关于这次谈话的正式报告中没有这部分内容。详见“吉拉斯关于苏、保、南代表会谈给南共中央的报告”(1948年2月10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242页。
1706591075
1706591076
[301][法]鲁保罗著:《西域的历史与文明》,耿昇译,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页。
1706591077
1706591078
[302]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后,亚历山大意识到马其顿和希腊只占其中很小部分,帝国中心不得不放在东方,帝国的统治也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东方人管理。因此,亚历山大采取东西融合的政策。他以身作则,要求随他来的希腊人、马斯顿人和东方人通婚。参见周一良、吴于廑编《世界通史•古代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41—242页。
1706591079
1706591080
[30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76页。
1706591081
1706591082
[304]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014/c1001-25826596.html。
1706591083
1706591084
[305]转引自梁之彦、曾景忠选编《蒋经国自述》,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1706591085
1706591086
1706591087
1706591088
1706591090
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 余论
1706591091
1706591092
温故篇
1706591093
1706591094
我们处在怎样的一个时代?[1]
1706591095
1706591096
新世纪降临的时候,也往往是人们对未来的期盼最富诗意,因而也是最易破灭的时候。
1706591097
1706591098
1897年,就在历史即将进入20世纪的前夕,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举行庆祝在位60周年的盛典,英国全国上下歌舞升平,对即将来临的新世纪充满和平与发展的期盼。“当时形成的所谓维多利亚史观,把欧洲的繁荣与进步看成是‘自由’的成长与发展史。这种史观到20世纪初得到广泛传播”。[2]包括欧洲的社会主义者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对恩格斯关于帝国主义大战已为期不远的警告[3]置若罔闻。
1706591099
1706591100
七年之后即在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投资和利润达到高峰的1914年,世界便发生了第一次大战。残酷的战争打碎了人们关于新世纪的梦幻。
1706591101
1706591102
人的通病在于不愿直面惨淡的现实,正因此人类才一次又一次重复昨天的错误。现在,我们又来到新世纪的门槛,今天的人类还会不会重蹈旧辙?这取决于我们,特别是我们的政治家们是否有足够的政治智慧来认识我们的时代并把握其历史进程。
1706591103
1706591104
一 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1706591105
1706591106
现在人们常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和平与发展时代”,但我们也不能忘记(目前有许多人确实忘记了),我们同时也处在历史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大时代。
1706591107
1706591108
自英国资本中心在世界确立,世界便开始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4]即从狭隘的地域性的历史向世界性的历史转变;从与人的本性敌对的资本主义的历史向消除这种异己力量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马克思用毕生精力,揭示出的就是这个道理。当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阶段的时候,由英国资本中心生发的资本扩张(首先是在欧洲大陆的扩张)还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因而作为社会主义的自觉力量(无产阶级)和自然力量(生产力的社会化运动),尚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从属地位。到19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市场的开发以及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的巩固,资产阶级在开始向昨天的同盟者无产阶级宣战的同时,也开始与世界各地的封建势力结成同盟。1870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开始由进步转向反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一大历史时代的基本矛盾。资本向世界扩张的同时也使这一基本矛盾日益带有世界的性质;随着来自殖民地的高额利润向宗主国大量回流,及由此产生的那里的工人阶级贵族化后果,原来存在于资本宗主国内部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便转化为世界性的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矛盾。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产生的新的起点并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的进程。这时民族问题已与社会主义问题联系一起,这时历史日益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问题联在一起。这样,十月革命迄今的历史便与被国际资本压迫的民族解放这一历史主题联系在一起。
[
上一页 ]
[ :1.7065910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