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591265
1706591266
6月27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就台湾海峡局势发表声明,表示不支持蒋介石进攻中国大陆。6月28日,美国国务院致电驻台“使馆”,让他们转告蒋介石美国总统的“强烈愿望”,“即美国和台湾政府在此时避免显示出正在计划攻打大陆的迹象,是至关重要的”。[41]
1706591267
1706591268
7月2日,赫鲁晓夫发表讲演,强烈谴责美国支持蒋介石当局对中国大陆的挑衅,称中国人民将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坚决支持。
1706591269
1706591270
7月4日,美国驻台“大使”柯克致电国务院称已将肯尼迪的想法转告蒋介石,蒋已“保证台湾不会首先在金门和马祖地区发动任何反对大陆的行动”,当问及赫鲁晓夫的讲话时,蒋坚持认为“苏联不会进行干涉”。[42]第二天(7月5日),蒋介石再次会见柯克,说“下午要去住院,近期不会出来,所以想就7月4日的会谈再作一些补充”。他向肯尼迪再次表态:“他不会采取任何单方面的行动,而只会更密切的同美国合作”,并使他的政策与美国的协调一致。他说:肯尼迪总统公务繁忙,他“保证不会再给总统增添新的问题”。[43]
1706591271
1706591272
三 毛泽东引而不发,东南美蒋已势同水火;蒋介石要“重新考虑”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1706591273
1706591274
进入7月份后,中国西南边界冲突日益升级,中国备战日急。
1706591275
1706591276
7月5日,印军侵入加勒万河谷地区,这一地区是印度进入中国阿克赛钦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7月7日和11日,周恩来接连听取中印边界情况汇报并向毛泽东作了汇报。7月14日,中央军委派总参作战部负责同志专程赶到新疆,向新疆军区和西线边防部队传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关于在中印边界西段开展反蚕食斗争的指示并具体指导这一斗争。毛泽东认为:“印度在我境内设点,我们完全有理由打,但是现在还要克制,不能急于打。”[44]
1706591277
1706591278
与此同时,毛泽东仍在东南方向大造声势,搅得美国与蒋介石当局鸡飞狗跳,矛盾升级。
1706591279
1706591280
9月6日,柯克与蒋介石在阳明山会谈,台湾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外长”沈昌焕、“新闻局长”沈剑虹等。这次蒋介石在会谈一开始就对美方强烈不满。柯克先介绍说:“中共军队在福建沿海的部署似已完成。这些军队的力量大大强于1962年6月以前部署的那些军队。我们认为中共的目的在于防御,但不能排除进攻的可能性。”[45]这话本身就包含了对蒋反攻计划的埋怨。柯克接着含蓄地批评蒋当局“没有可靠及时的情报”,这使“肯尼迪总统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46]
1706591281
1706591282
蒋介石立即反唇相讥说:“除非针对大陆采取行动,否则很难有美国政府所要求的那种‘过硬’的情报。国民政府还有许多尚未向美国透露的情报来源。即使告诉美方,美方也不会承认它们的价值。许多情报来源建立在口头协议的基础上。在发起行动之前,不能让人知道、看见或是摸清这些情报来源。”[47]柯克说:“美国政府仍然希望行动最好限制在小规模空降范围内。”蒋回应说:“此事以后再说。”[48]蒋对美国充满“怨恨”以至要“重新考虑”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他说:
1706591283
1706591284
美国政府也必须认识到人民和军队的感情的重要性。大陆人民的愿望极其强烈,不能无限制地拒绝他们。他们渴望解放,特别是在美国的援助下。美国可以一时压制住这种感情但不会太久。美国政府可以公开宣称国民政府返回大陆是中国人的内部事务。而实际上,美国政府却承担起阻止国民政府反攻大陆的责任。这不能无限期地继续下去。最终,任何政府要保持对局势的控制都是非常困难的。国民政府会遵守条约,但当形势发生变化时,就必须重新考虑条约。[49]
1706591285
1706591286
柯克说:蒋提出的有关条约问题,已经超出了大使的职权范围。如果对条款不满意,也许可以由台湾的“大使”在华盛顿提出来。蒋介石立即反驳说:
1706591287
1706591288
谈及条约是因为柯克大使提出了条约的事。修改或取消条约是一回事,而让世界知道国民政府受条约所限不能自由行动又是一回事。这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且引起了怨恨。如果大陆发生大规模的暴动,美国可以说这是内部事务。而事实上,美国人是让人知道在条约的限制下,台湾政府不能擅自进攻大陆。[50]
1706591289
1706591290
柯克解释说,“肯尼迪总统还要担负繁重的世界性责任。就像蒋总统要对他的人民负责一样,肯尼迪总统也要对中国人民负责。1954年的条约规定,双方必须一致行动。”蒋介石立即回敬说:
1706591291
1706591292
总统所需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宣布国民政府反攻大陆完全是内部事务。这样的声明即使不能阻止也将削弱苏联的公开参与。他重申他保证不会采取违反条款的行动,但他希望美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国民政府对它的人民尽责而又不违反条约条款。美国政府必须拿出这样的解决办法。
1706591293
1706591294
柯克以为蒋介石想向美国要军火支援,说:“美国还要对北约的盟国和其他地方负责。秘密向台湾运送轰炸机和登陆艇是不可能的。这种行动将被看作是侵略行为。”蒋介石针锋相对且火药味十足地回敬道:
1706591295
1706591296
他并没有设想要这些装备。他想的是希望台湾和美国之间能够达成更广泛的谅解。美国最不希望看到的应是这样一种看法:美国正在成为中共的朋友却束缚其盟国的手脚。美国不应该让中国人民认为,美国不能区分敌友。美国甚至阻止国民政府用它自己的钱购买美国的出口物资。这实际上是对国民政府的禁运。他不知道是否对敌人也进行了禁运。[51]
1706591297
1706591298
9月8日,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泰勒将军到台湾与蒋介石会谈,蒋介石根据1948年前后与苏联打交道的经验,明确告诉泰勒:“万一大陆出现动乱,赫鲁晓夫也不会帮助毛,因为他们彼此间的仇怨颇深;即使共产党在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被推翻,苏联也不会进行干预。”[52]泰勒在回国后于9月20日起草的文件中称:“如果不能坦率地向总司令表明我们的意图是什么,而不是支持他反攻大陆,那么我们大概在为我们自己积累麻烦。”[53]
1706591299
1706591300
四 毛泽东西南“敲山”,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与美苏古巴导弹危机同起同落
1706591301
1706591302
1962年9月始,加勒比海战云骤起。
1706591303
1706591304
9月2日,苏联将手直插美国腹下,宣布已与古巴达成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的协议。9月4日,肯尼迪发表对古巴的政策声明,称必要时将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9月5日和8日,两艘运送一批中程弹道导弹的苏联货轮抵达哈瓦那。9月12日,塔斯社发表授权声明,谴责美国蓄谋入侵古巴,并警告说:入侵古巴意味着战争。第二天(9月13日),肯尼迪针锋相对声明重申:只要威胁到美国的安全,美国将采取行动。9月25日,古巴总理卡斯特罗宣布:苏联将帮助古巴在哈瓦那建立一个“渔业基地”。
1706591305
1706591306
就在肯尼迪声明的同一天(9月13日),印度军队也开始大举越过“麦克马洪线”,在中国西藏扯东地区设立军事据点,不断向中国边防部队开火,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人。此时毛泽东考虑组织西南自卫反击战役的时机已经成熟。
1706591307
1706591308
10月16日,肯尼迪接到了经过核实的确凿情报称美国发现苏联开往古巴的船只中有进攻性导弹后立即表示:必须对这种来自古巴的威胁作出反应,导弹必须撤除。为此美国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期间,又得知共发现至少16枚,也可能是32枚射程超过1000英里的导弹,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
1706591309
1706591310
10月16日,中央军委抓住时机,从7月份的“现在还要克制,不能急于打”的方案迅速转为“亮剑”西南的决定:10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
1706591311
1706591312
10月20日,肯尼迪决定封锁古巴,古巴导弹危机随即爆发。
1706591313
1706591314
10月20日清晨7时30分,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在塔格拉山脊下达了对印反击的作战命令。顿时中方阵地万炮齐发,天摇地动。中午即占领了克节朗河正面的印军各阵地。战斗不到三天,印度的王牌军第七旅便全军覆灭,旅长约翰•达尔维准将于10月22日被俘。在克节朗河以南驻守的印度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旅约4000人,得知第七旅覆灭后,立即南逃。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东新桥,10月25日进入达旺。在中印边界东段东端,中国军队从昌都、林芝、山南军分区的大约五个营的兵力,从察隅、瓦弄方向越过麦克马洪线,向印军发起攻击,驻守在这个地区的五营印军均闻风而逃。中国军队顺利进入哥里西娘、马尼风、呷林公等地。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边防军在何家产司令员指挥下,只用一个多团的兵力,集中力量从北向南,经过几天连续作战,消灭印军近300人,随即进入休整。[54]10月26日,印度总统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
上一页 ]
[ :1.7065912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