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591845e+09
1706591845 蒋介石经过权衡后,下决心放弃苏联迅速倒向美国并得到美国的呼应。[276]1946年6月28日,美国政府批准新的军事援助蒋介石的协定,延长对其租借法案期限。8月30日,蒋介石同美国政府又签订《中美剩余物资购买合约》,根据合约,美国向国民党政府廉价出售军用物资;11月4日和12月20日,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中美航空协定》。
1706591846
1706591847 就在铁托刚与美国建交后的两个月,蒋介石又突然采取向美国“一边倒”政策,丘吉尔“铁幕”讲演后在欧洲和远东发生的这一系列重大事变严重挫伤了斯大林对蒋介石的期盼,自1927年“四一二”后,斯大林再次体会到了蒋介石翻脸不认人的政客做派。作为报复,斯大林迅速调整原来的支持国民党接收东三省的政策。
1706591848
1706591849 9月16日,苏联军代表尼德涅夫中将向中共中央转达了莫斯科的重要建议,这一建议经八路军晋绥军区转告延安:依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蒋介石反对苏军进入东北三省以外的地区,他们必须撤退出目前占领的察绥地区。因此,莫斯科坚决要求八路军主力火速北开前往接收,包括他们不久后将要撤出的东北地区。这位将军强调,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中共同苏联和外蒙之间的交通,以免将来国民党军队占领这些地区会再度切断双方的联系。尼德涅夫将军表示,八路军务必全力控制这些地区,如果八路军需要,他们可以秘密地提供武器;即使将来八路军在抵抗国民党军队进攻时受挫,也可以靠近外蒙边界,甚至撤到外蒙去。但条件是“战略重心千万不能南移”。[277]几乎与此同时,苏联驻中国大使彼得罗夫在重庆直接向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出,根据莫斯科的意见,中共应当“确保张家口、古北口、山海关线,防蒋进攻”。[278]与此相配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早在重庆谈判期间就作出了战略重心整个向北移,“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重要决策。1945年9月19日,刘少奇主持中央书记处开会,并取得当时在重庆的毛泽东、周恩来的赞同,向全党发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279]的指示。与此相应,中央要求撤退长江南北分散孤立的八个解放区,集中兵力加强长江以北的阵地,接替江苏、山东中共主力北上后的防区,准备抵抗国民党在南线的进攻,掩护中央扩大和巩固东北根据地战略。[280]“当国民党部队北出山海关时,我已拥有大军20多万人。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先机进入东北的战略部署”。[281]
1706591850
1706591851 必须说明,“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对中共与对斯大林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对前者来说,收缩战线,将拳头收拢于有苏联保护的东北,有利于抵御蒋的全面进攻,也有利于再次伸出拳头打击蒋介石。但对后者来说,斯大林则希望中共可以为他守住其在中东铁路和旅顺基地的“雅尔塔红利”,同时也可用东北地区消化中共的主力使其淡化南下统一全国的愿望。
1706591852
1706591853 当中共确定固守华北的战略后,斯大林对中共的支持,随美国对华干涉加深进一步加大。1946年9月30日,美军北上天津登陆,10月1日,又北上秦皇岛登陆。11月4日和12月20日,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中美航空协定》。这对已完成从东北撤军的苏联是重大刺激,这又促使斯大林急迫需要中共在东北快速扩张以抵御美国的对东北介入。10月13日,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苏共中央军委委员,特意接待了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彭真,特意转达斯大林的话:“中国共产党是勇敢的、聪明的、成熟了的,我们很有信心。”在得知中共中央准备夺取全东北时,斯大林表示“你们气魄很大”。但他不同意中共中央关于让开南满,争取背靠苏蒙朝鲜的东西北满的军事部署,认为应该在山海关方面部署15万主力部队,在沈阳周围地区部署10万兵力,他说“你把南边,特别是山海关方向抓住(长春路是商办,谁若运兵需要交涉),北面自然是你们的。东三省人力、财富主要在南边,又是门户,把这里掌握了,北面还有什么要紧。”[282]
1706591854
1706591855 不久,“东北局从苏军手里得到了一个大队的飞机、50辆坦克和上百门各种炮,以及南满日军武器库中可以装备十几万人的枪支弹药”。[283]此后,中共的军事胜利越来越多。
1706591856
1706591857 当时斯大林放手中共占领东北,尤其是支持中共控制山海关方向,首先是为了保证苏联在辽东半岛的旅顺大连港的战略利益。1945年12月23日,贝尔纳斯告诉斯大林天津有60万共产党军队,斯大林对此报之一笑,说:“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牛皮大王。他们既夸大自己的力量,也夸大对手的力量。”[284]显然斯大林认为:仅占领东北的任务就可用尽中共的军力并使之无力南顾。
1706591858
1706591859 1947年,解放战争全线展开,战场形势也日见明朗。2月20~30日,华东野战军发动莱芜战役,歼国民党军7万多人,占领13座城市。5月,中共中央改变原先的“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案,转而提出“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计划。6月,中共军队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从防御作战转入局部反攻。6月2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进入国统区。7~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8月20日沙家店战役胜利,中共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歼国民党军2.4万。毛泽东断定蒋介石国民党败局已定。
1706591860
1706591861 与此同时,蒋介石倒向美国的力度也越来越大。12月8日,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海军协定》。
1706591862
1706591863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共产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胜利,而蒋介石与美国勾结日益紧密的时候,斯大林反与毛泽东拉开了距离,尤其是在1946年8月 31日蒋介石请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向斯大林转达“一旦中国国内政局稳定,我想亲自去见他”[285]的请求后,以及1947年4月24日斯大林接见马歇尔后,[286]斯大林开始对解放军的南向攻势加大限制。
1706591864
1706591865 1947年年初,中共向斯大林提议毛泽东访问苏联,获斯大林同意,但要求此事绝对保密。但到6月15日,斯大林又致电以医生身份与中共联络的阿•雅•奥尔洛夫,要他
1706591866
1706591867 转告毛泽东,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认为他不宜就莫斯科之行走露任何风声。如果毛泽东也认为应该这样做,那么我们觉得以通过哈尔滨为佳,届时若需要,我们可以派一架飞机迎接。望电告同毛泽东谈话的结果和他的愿望。[287]
1706591868
1706591869 这份文件反映了当时斯大林既想见毛泽东,想摸摸中共党对蒋战略的底牌,同时又怕因见毛泽东而最终失去蒋介石的矛盾心情。然而过了两个星期,斯大林决定暂时拉开与毛泽东的距离,7月1日,斯大林向奥尔洛夫拍发电报说:
1706591870
1706591871 鉴于即将举行的战役,鉴于毛泽东若离开,会对战事发生不良影响,我们认为以暂时推迟毛泽东的出行为宜。[288]
1706591872
1706591873 1948年4月16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表达访苏的愿望:
1706591874
1706591875 我决定提早动身赴苏联。拟于月初从河北省石家庄北100公里处阜平县出发,在军队的掩护下过平张铁路……可能于6月初或中旬到达哈尔滨。然后从哈尔滨到贵国……我将就政治、军事、经济和其他重要问题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此外,如果可能,我还想往东欧和东南欧国家一行,考察人民阵线工作和其他工作形式。
1706591876
1706591877 (毛泽东在讲了随行人员名单后说)如您同意此计划,那我们照此办理;若您不同意,那就只有一条出路—我只身前来。[289]
1706591878
1706591879 面对毛泽东情意恳切的电报,斯大林先是同意,但到5月10日,又给毛泽东发了一封电报称:
1706591880
1706591881 鉴于您所在地区的事态发展,尤其是傅作义已经开始进攻蔚县,也就是说,您来苏途中拟经过的三个地区都在火线上。我们担心,您的出行会影响事态的进程,况且您路上也不太平。有鉴于此,不知您是否应推迟来苏。您若决定不推迟动身,请通知我们并请告知何时向何处派飞机接迎。盼复。[290]
1706591882
1706591883 毛泽东接电后表示同意推迟访问,7月4日,毛泽东电告斯大林要求访苏,口气已有怨意:
1706591884
1706591885 与前两个月相比,我的健康状况大为好转。我拟近期动身前往贵国。有三条路线可去:陆海空。但不管怎样,我们务必经过哈尔滨,因我要同东北的一些负责同志商谈。望派飞机于本月25日前后到蔚县……如果您决定接我们走海路,望在本月底派船赴指定海口……如果我们不能乘飞机,也不能乘船,那我们无论如何本月15日前后也要
1706591886
1706591887 动身北上。[291]
1706591888
1706591889 毛泽东可能不知道此间南斯拉夫铁托正在遭到斯大林的清算。6月28日,苏联共产党情报局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7月14日,左右为难的斯大林请人转去复电:
1706591890
1706591891 杰列宾[292]转。请转告毛泽东下列内容:鉴于征粮工作已经开始,从8月份起领导同志要分赴各地,至11月方回。所以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请毛泽东同志把来莫斯科的时间安排到11月底。俾能同所有同志见面。[293]
1706591892
1706591893 毛泽东听到斯大林的意见后对转信的苏联同志说:“难道苏联把征米看得这么重要,乃至党中央的领导人都要出去参加吗?”1948年9月28日,毛泽东继续致电莫斯科称:
1706591894
[ 上一页 ]  [ :1.7065918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