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17083e+09
1706617083
1706617084 不过整体来看,我们确实可以说农民受到了武士阶层的沉重压迫,而不久之后武士阶层反过来又被崛起的商人阶层剥削。然后,当大名和侍试图将他们的重担转嫁到已经不堪重负的农民阶层身上的时候,农业经济崩溃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日本无力承担、需要请求外界支援的商业经济。这句简短的评论总结了日本200多年的历史,我们接下来会略微展开论述。
1706617085
1706617086 日本第一次还算准确的人口普查可追溯到1726年。因为有遗漏和重复,所以它并不完美,不过足够准确,可以让我们相对确定地估计德川时期后半叶初期的人口数。当时的人口总数在2800万~3000万,随后的记录表明人口数量在1725~1850年几乎一直处于这个水平。我们不知道德川时期上半叶的人口变化,不过这种现存的不完全的数据证实了一个先验假设,即1600~1725年日本人口出现了适度的增长。在这些年间,日本有和平,有闲适,有持续的工业和商业发展,有稍微自由的商品流通,而这些都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出生率远高于死亡率。不过这些发展是有一个无法超越的上限的,其原因多种多样。首先,1615年以后,人口构成经历了重大变化。将军幕府的都城江户和二三百位大名所在的城池现在成了大名及其家臣和下属大多数武士的长期居住地。结果就连最小的封地也得供养人数众多的非生产人群,其中不仅有侍,还有他们个人的扈从及家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这时也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为了满足这些群体的需要,日本出现了一个由商人、手工业者和雇工构成的阶层,在一些较大的城市,这个阶层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大阪、堺市、长崎及其他几个地方曾经就是贸易中心,在和平时期,它们自然会繁荣发展,在将军幕府的直接管辖下,它们几乎成了独有的工业和商业城市。不过江户才是发展速度最令人惊异的城市。1600年以前,它还是一个可怜的、难以维系的村落,在德川氏的管理下,它不仅成了容纳所有幕府官员府衙和宅邸的统治中心,还是大名的居住地,后者每年大部分时间在幕府轮值。他们连同其数以千计的士兵和家仆涌入江户,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们的宅邸、军队的营房、商贩与商人的店铺与住宅遍布各处,江户被扩展成一座大城市。虽然没有准确的记载,但是我们知道1723年江户的人口超过50万,这还不包括武士阶层,登记簿上没有他们。据说,到1800年,人口已经远远超过100万。为这些人供应食物就需要大规模的交通运输设施,虽然幕府依旧坚持其政策,不让改善通往江户的交通路线,但是主要的交通要道挤满了往返于封地的大名的随从人员,去往大阪、京都或其他由幕府控制的地方的官员和信使,以及各种商人、小商贩、朝圣者、表演者及其他四处奔波的人。沿着交通要道兴起了一系列市町,主要有商店、旅店、饮食店以及其他满足旅者需求的设施,北齐(Hokusai)和广重(Hiroshige)随后在像为人熟知的《东海道五十三次》(Fifty-three Stages of the Tōkaidō)那样的浮世绘中描绘了这种熙熙攘攘、多姿多彩的生活。日本的水路运输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运,日本其他地方的商品得以运往江户,而这也给享有特许权的船主行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它们实际上控制了这座城市,因为江户平常的食物运输几乎全靠它们。
1706617087
1706617088 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些因素组合起来不仅使町人的数量有所增加,同样增加的还有他们的财富和影响力;随着交通的改善、市町生活复杂程度的增加,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日本产生了更多种类的町人以及不同种类的商人、商贩、手工艺人。
1706617089
1706617090 不过比起种类和数量,更加重要的是逐渐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支付方式的变化。市町生活和远距离运输无法以物物交换或实物支付的形式进行。人们需要不那么麻烦的交换媒介,结果,不久之后货币就取代了大米在商业交易中的地位。早在7世纪,日本就有了银币和铜币,不过它们的流通非常有限,直到15世纪和16世纪日本才有了一种勉强称得上广泛流通的货币。对外贸易的增长极大地刺激了货币的进一步使用,因为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以及后来的英国和荷兰商人最想从日本得到的就是金、银等贵重金属。秀吉和家康以及几位大名铸造金币和银币,同时还推动了冶金业的发展,所以到1600年前后的时候日本已经有了足够多的金属货币—金币、银币和铜币—供应。不过金属货币的使用仍旧受到限制,并且它的价值也不固定。从那之后,因为我们前文所述的那些原因,“随着金属货币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大米失去了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到17世纪末这种交换媒介被彻底弃用”。
1706617091
1706617092 这里我们没有必要详细追溯货币经济的渗透给日本社会和政治体制带来的影响,不过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它引起了一场缓慢的但势不可挡的变革,最终以封建政体的瓦解和恢复与外国的往来告终。这时,日本已经闭关锁国了200多年。打开日本大门的并不是外部的呼唤而是其内部的爆发。这里我们只需考虑新经济力量的更为即时的效果。它的第一个效果是增加了町人的财富,这种财富的获得是以牺牲侍和耕农为代价的,如果这个受压迫的阶层还有什么可被榨取的话。大名及其随从把钱花在了由手工艺人所造、由商人售卖的奢侈品上,所以,据说到1700年前后的时候,他们所有的金和银差不多都落入了町人手中。然后他们购物时开始赊账。不久之后,他们就欠了商人阶层很多钱,于是不得不抵押或被强制出售自己的禄米。当时一位有名的学者断言,到1700年的时候,仅大名的欠账就已经是整个国家总收入的100倍;我们不必猜想这个预估是否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毫无疑问的是,信贷的扩张很是厉害。滥用行为和灾难纷至沓来。商人做起了大米掮客,然后又做起了投机买卖,导致有时大米的价格会被压低,耕农和大名都因此沮丧、难过,因为双方的收入都是以大米而非货币为单位确定的;有时大米的价格会被抬高,其他商品价格也随之上涨,导致那些靠现金收入生活的人陷入贫困。政府试图通过重铸货币或政令来控制大米市场以缓和事态,但前者通常意味着贬值,而后者也只不过是徒劳而已。事实是,政客和百姓,没有人能够理解这种新现象。[10]比成卷的经济史更有说服力的是下面这个大米价格波动图。[11]这个极不正常的图表明了身处这一陌生境遇的他们是怎样的手足无措。
1706617093
1706617094 能够从这样的形势中获利的只有其中一个阶层的一部分成员。这些获利之人是商人,尤其是掮客、放债者和受人鄙夷的町人。理论上,任何一个侍都可以杀掉对自己言语不敬的人且不会受到惩罚。他们的社会地位依旧低下,但是他们掌管着钱财,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到1700年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国家中最强大、最有进取心的群体,而武士阶层则逐渐失去了影响力。经济和社会的蜕变更进一步,而且势头越来越猛;不过我们会把随后的发展放到最后一个章节讲述,并尝试考察18世纪初的文化景象。
1706617095
1706617096
1706617097
1706617098
1706617099 以银计量的大米价格
1706617100
1706617101 [1] 在思考导致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的时候,我认为,还应当考虑当时导致德川统治者想要锁国的强有力的国内政策。在经年累月的封建战争之后,他们才刚刚能够对强大的封建对手施加威力。他们认识到,如果那些对手尤其是西日本的重要封臣能够获得外国人的帮助并且购得火器,获得火器制造和船只制造的技术支持,甚至获得实际上的军事援助,统治家族很容易就会成为内外联合起来的暴乱和干预的受害者。这些事实倾向于表明令他们关上国门的令人信服的理由不完全是孤立主义的思维习惯。的确,在整个日本历史上,日本人一直希望能够保持本土的体制不被改变、不被破坏。但是这从来没有阻止他们遵循侵略性的、扩张主义的政策,他们海外冒险的记录可以证明这一点。从史前时代对朝鲜的袭击到以贸易者或海盗的身份在太平洋上航行,他们海外冒险的规模越来越大,直至禁止海外航行的法令颁布。
1706617102
1706617103 [2] 虽然在那个时代江户只不过是一个位于沼泽地带的村庄,但是它有一段还算可以的历史。与日本其他地区相比,江户周边地区分布的新石器遗址更加密集。它位于海湾前端,其后方地势险峻,难以通行。对于意在支配东部各令制国的武士来说,江户的地势很有战略价值。早在足利时期一位名叫太田道灌(Ōta Dokwan)的武士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于1456年在江户建了一座城池。
1706617104
1706617105 [3] 查验的官员特别防范违反“入铁炮出女”(de-onna iri-deppō,outward women and inward guns)的人,因为任何计划叛逆的家臣可能首先会将作为人质的家眷带出德川幕府的领地并将火器带入。不过一般来说,封地之间的往来是不被允许的,每个封地都想保持独立自主,不让自己的产出流出,也不让潜在的细作进入。
1706617106
1706617107 [4] 根据一份可信的记述,当时投入的兵力多达12.5万人,而被围困的基督徒约有3.7万人。据说这些人中只有105人幸存。
1706617108
1706617109 [5] 1647年葡萄牙一个出师不利的使团,1673年英国的一艘船和这之后间或到访的几艘俄国和美国的船只除外,这些船只在短暂的停留之后都被赶走。英国船只被拒绝入内的原因是英国国王娶了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葡萄牙公主为妻。
1706617110
1706617111 [6] 有关罗马天主教会对科学发现的态度,有些读者不认同我的表述,不过我认为没有改变表述的理由。我知道克雷芒七世于1530年认可了哥白尼的论述,莱昂纳多·布鲁尼得到教会的宽大处理,严格意义上讲伽利略只是被囚禁了而已,等等;不过我认为,无可否认的是,到1550年前后的时候,教会已经变成保守派并且捍卫以人类为中心的哲学,反对新的宇宙观,偶尔还会有迫害行为。
1706617112
1706617113 [7] 即奉行前可以加前缀。
1706617114
1706617115 [8] 因此被叫作高札(kōsatsu)。现代东京一个名为“札の筋”的街道,意思就是张贴札的十字路口。
1706617116
1706617117 [9] 随着家族消亡、封地被将军合并或切分,大名的人数会发生变化。
1706617118
1706617119 [10] 说没有人理解当时的经济现象是夸张的。像新井白石、三浦梅园(Miura Bien)、荻生徂徕都掌握了经济理论的某些基础要点,并且他们的经济著作有相当多引人关注的地方。
1706617120
1706617121 [11] 粗略估计,基于K.中村教授和本庄荣治郎(Eijirō Honjō)教授著作中的数据。
1706617122
1706617123
1706617124
1706617125
1706617126 日本文化简史:从起源到江户时代 [:1706614713]
1706617127 日本文化简史:从起源到江户时代 第二十二章 元禄时代
1706617128
1706617129 元禄指代的是1688~1703年这段非常短的历史时期,还指代世纪之交达到顶峰的一个确切的文化阶段。到这个时期,前文所述的那些经济变化让平民上升到一个真正重要的位置,武士阶层已经从这个位置跌落下来。侍仍然有其尊严,有那种社会地位很高的感知;但是,平民拥有大多数的钱财和乐趣。需要理解的是,这里的平民指的不是农民而是町人,因为商人从农民身上获得的与武士从农民身上榨取的数额相同。
1706617130
1706617131 通过对比幕府针对农民颁发的压迫性法令与其为了引导商人走向节俭而发布的温和的告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官方对农民和商人态度的差异。“町人不应穿丝绸”,“町人不应穿布制斗篷”,“商人不应过奢华的生活”,“商人不应主办奢侈的消遣活动”。不过这些恰恰是商人选择要做的,所有的幕府诏令都没能阻止他们享受用自己的钱财换得的快乐。招摇的商人或高利贷者时不时地会没收幕府的财产,让幕府大为震惊;有的时候幕府的官员也会尝试实施将军禁奢的法令,逮捕衣着华丽的商贩。不过奢侈的习惯太过根深蒂固,难以抑制,而在外在的炫耀被禁之后,商人只是把钱花到不那么明显但更加耗财的地方。因此,一个在市町闲逛的年轻人会穿着看似素净但内里是用昂贵的材料制成的长袍,而他的妹妹穿得像个女仆,但她的里衣却是用最华丽、最昂贵的丝绸制成的。近代日本人的服饰中也有这种被强加的低调的痕迹,需要补充的是,这与追求克制的古老传统相一致。
1706617132
[ 上一页 ]  [ :1.7066170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