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21521
1706621522
后文会讲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万叶集》中的和歌表达作者个人情怀的倾向越发强烈,不过,这首表达“望国”意义的和歌的作者舒明天皇并不是作为个人,而是将集体意识作为自己的意识来吟咏的。和歌中涉及个人行为的只有“登”和“眺望”两个词,而且这两个词并非为了凸显自己,而是接近于客观描述与集体的仪式相关的事实。天皇位于“望国”这一集体仪式的中心,他吟咏着与仪式相关的和歌。虽然和歌作者不可能被当作共同体中的无名氏,但作者是在充分把握了集体意识的基础之上吟咏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古代和歌中的包容性和悠闲自得的精神,借着工整的韵律,在直率地表达集体意识的过程中形成了。
1706621523
1706621524
***
1706621525
1706621526
《万叶集》卷一的第三首和歌是由长歌和反歌[2]组合而成的作品,这首和歌非常著名。
1706621527
1706621528
统治八方者,我们的大君。
1706621529
1706621530
清晨,用手抚,
1706621531
1706621532
傍晚,倚身旁。
1706621533
1706621534
喜爱使用的,我的梓木弓,
1706621535
1706621536
弓弦绷得直,一拉发声响。
1706621537
1706621538
早起,去狩猎,
1706621539
1706621540
晚归,狩猎忙。
1706621541
1706621542
喜爱使用的,我的梓木弓,
1706621543
1706621544
弓弦绷得直,一拉发声响。
1706621545
1706621546
反歌
1706621547
1706621548
灵魂绕,宇智大平原,策马疾驰过。
1706621549
1706621550
清晨踏荒野,野地草木深。
1706621551
1706621552
(“岩波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万叶集 一》,第11页)
1706621553
1706621554
这首和歌通俗易懂。“我们的大君”指的是上一首和歌的作者舒明天皇。当天皇在宇智狩猎时,他身边的宫廷人吟咏了这首和歌。
1706621555
1706621556
与前两首和歌不同的是,诗中出现的人物并非和歌的吟咏者。这首和歌的“和歌序”中这样写道:“天皇于宇智之野狩猎之时,命中皇命间人连老献歌。”有人认为这首和歌的作者是中皇命,也有人认为是间人连老。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天皇身边宫廷中的人在天皇狩猎时吟咏的一首和歌,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1706621557
1706621558
这首长歌将率领一群随从、出外狩猎的天皇的勇猛形象寄托于其喜欢使用的梓木弓上,抒发诗情。诗中重复吟咏了“喜爱使用的,我的梓木弓,弓弦绷得直,一拉发声响”的句子,具有强烈的效果。相同语句的重复经常出现在民谣、民间故事中,在这首长歌中,语句的重复既起到了调整语调,又起到了强调内容的作用。西乡信纲在《万叶私人笔记》中对此有着精彩的评述。
1706621559
1706621560
弓发出的声响非常有节奏,就像是在耳边响起一样。……“御執らしの、梓弓の、長弭の”[喜爱使用的,我的梓木弓,弓弦绷得直]句中连续几个“の”[3][no]音,后面一句“音すなり”[一拉发声响]以“音”[oto]字开始,然后再以“なり”[4][nari]加以强调,告一段落。其节奏似乎就出自这里。如果是一般的长歌的话,其结构应为5—7音交错,但这里却以“長弭の、音すなり”(弓弦绷得直,一拉发声响)的5—5音突然结束。如果为5—7音的话,虽然在意思上一句话结束,但从声音的流动情况来说,它自然而然地引起下一句的5—7音,这种连续性是无法中止的,但以“音すなり”的5个音节强制终止的话,在音韵学上就起到了一个休止的作用。而且,音韵学上的这种休止反过来又变成了一种否定的力量,只留下弓弦的声响,或者说只留下那跃动的声音。通过抑制和由否定带来的激昂,就好像清澈见底的流水突然间拐了个弯,遇上浅滩,发出了声响,而人们只听见这个声响一样。
1706621561
1706621562
(《万叶私人笔记》,未来社,第41页)
1706621563
1706621564
这段评述文字深入声响的细节,试图讲述语言的力量,既犀利,又细致。我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读完这首长歌,低低的弓弦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
1706621565
1706621566
反歌一开始,在弓弦发出含混不清的声响的过程中,明亮的あ段(a段)[5]音た(ta)、ま(ma)、わ(wa)和锐利的い段(i段)音き(ki)连续排列的枕词[6]“たまきわる”(tamakiwaru,灵魂绕)首先出现,宇智原野在眼前宽阔地延伸,几十匹骏马奔驰在原野上,马上的勇士们手里紧紧握住巨弓。时间正是清晨,朝阳升上东方的天空,朝露打湿了草木。在嘶鸣的马群和勇士前方是一片深草覆盖的原野。
1706621567
1706621568
通过倾听弓弦发出的声响而聚集起来的力量,随着反歌的吟咏,不断地往前、往外极力地扩张。与长歌的静相比,反歌是动态的,这个对比十分鲜明。
1706621569
1706621570
尽管如此,反歌里的动并非恣意奔驰的动。我们虽然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群马和人的运动,但此处的并非人马合一、急速奔驰的即时的狩猎运动。在反歌中,运动停留在预感的层面。最后一句的“野地草木深”是个省略句,加快速度的省略句形给人以勇敢跑向原野的人马不断运动的感觉。草木深深的原野里隐藏着许多猎物,清晨壮观的狩猎之后等待着人们的是极大的满足感和喜悦。
[
上一页 ]
[ :1.7066215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