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21782
1706621783
也无采藻之浅滩,人们似乎都在谈,
1706621784
1706621785
哎呀呀,没有好海湾,
1706621786
1706621787
哎呀呀,没有浅海滩。
1706621788
1706621789
海湾好捕鲸,面对海岸边,
1706621790
1706621791
和多津哟,荒石滩,
1706621792
1706621793
绿油油的,漂亮海藻一片。
1706621794
1706621795
清晨海鸟振翅飞,海风轻拂面,
1706621796
1706621797
傍晚海鸟振翅飞,波浪层层卷。
1706621798
1706621799
乘波浪,海藻涌海滩,
1706621800
1706621801
如同海藻般,依稀妹妹依身边,
1706621802
1706621803
好似霜露降,落至我眼前。
1706621804
1706621805
此路行,路途多艰险,
1706621806
1706621807
多少次,回首看,
1706621808
1706621809
去故里,更遥远,
1706621810
1706621811
越过山,高山入云端。
1706621812
1706621813
如夏草,情思蔫,
1706621814
1706621815
妹想我,我想再过妹门前。
1706621816
1706621817
让开吧,这群山。
1706621818
1706621819
反歌两首
1706621820
1706621821
石见国,高角山,树林长一片,
1706621822
1706621823
妹从树林间,看我挥袖身已远?
1706621824
1706621825
竹叶细,风吹沙沙响,路上散零乱,
1706621826
1706621827
思妹在心间,离别在眼前。
1706621828
1706621829
仪礼歌是人麻吕站在为持统天皇和文武天皇服务的立场上吟咏的。他曾离开大和国,前往石见国做官。上面的一首长歌和两首反歌是他离开石见国回京城时,为与和他一起生活的妻子分别感到悲伤而吟咏的。与仪礼歌不同,他不需要放低身姿。
1706621830
1706621831
这首长歌以“石见海”开始吟咏,叙述了作者离开石见国海边的风景。海边似乎看不到海湾和浅海滩,然而,虽然没有海湾和浅海滩,但海岸边的乱石上生长着美丽的、碧绿的海藻。清晨,海风吹拂,像海鸟振翅发出的声响一样,那么温柔;傍晚,海浪冲击,像海鸟振翅发出的声响一样,那么轻缓。随着翻滚的波浪,美丽的海藻漂动着,就像睡梦中的妻子依偎着“我”一样。吟咏到这里,全诗最关键的主题终于出现。从和歌的修辞角度来说,从第一句的“石见海”到“如同海藻般”的11行共22句诗被称作序词[9],是修饰性的表达。大海既没有海湾又没有浅水滩的情况下,作者将目光投向乱石上生长的美丽海藻。随着风浪摇曳的美丽海藻成为特写,同与分别的妻子同枕共寝的情景相重叠,这样的诗句的流动绝不是仅仅用“修饰性”就能够概括的。人们与万物之间有一种灵魂上的交流,这种神话般的世界观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
[
上一页 ]
[ :1.7066217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