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23719
但《源氏物语》中的六条院绝非极乐净土。即便它在美的方面达到了极乐净土的要求,它也与安详、快乐、热闹、清净的幸福之地相去甚远,在喜悦、游乐、欢快的背后,六条院里充满了悲伤、苦恼和绝望。前面引用的玉鬘与源氏关系的一段文字,叙述了他们在恋爱关系不可能成立的情况下的恋爱故事。此外,居住在六条院春院里的紫上和居住在六条院冬院里的明石之君(明石姬之母),对于对方的存在都感到一种负担;而六条院夏院里的花散里和秋院里的秋好中宫,不时与源氏产生矛盾,在这里她们并没有度过安闲的日子。达到荣耀和荣华最顶峰的源氏修筑的豪华大宅院看上去好像是极乐世界,但居住在里面的人们的内心却交织着与常人一样的苦涩、悲愁和失意,这就是紫式部冷眼观察到的现实。
1706623720
1706623721
第二部的最后一卷“幻”以源氏的死而结束。以“匂宫”卷开始的第三部以宇治为背景,讲述了匂宫和薰的恋爱故事。这一部分也充满了悲伤。匂宫和薰都不具备源氏那样的人品和胸怀,因此,其悲伤的色调更加令人伤感,极具无常精神。匂宫的果敢与薰的细腻原本是源氏具有的性格,源氏的性格好像被分开来,分别为两人所继承。在恋爱故事变得更为复杂的情况下,不同性格的两个人物的设定产生了绝佳的效果,与此同时又将这场爱情悲剧推向更加绝望的深渊。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预感到这场悲剧是无可挽回的。在第二部中,疾病与死亡逐渐成为笼罩在整个故事上的阴影。到了第三部,这个阴影更加浓重,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行为中,人们丝毫感受不到拂去阴影的力量和生命力,只能静静地接受疾病和死亡,这种绝望成为人们内心的主色调。
1706623722
1706623723
1706623724
1706623725
1706623726
《源氏物语绘卷》(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706623727
1706623728
《源氏物语》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即人们只能生活在这个世界的阴影之中,他们的叹息声、哭泣声不绝于耳。但是紫式部的笔法却走出故事中的阴影,给人以活泼生动的感觉。下面我们引用一段描写薰看着宇治大君死去的场景。两人虽然互有好感,但未能结为连理,最终死别。
1706623729
1706623730
大君的病情恶化,脑子昏昏沉沉的,她用袖子遮掩住憔悴的脸,说道:“我如果心情好的话,还有话要跟你讲,但我越来越没有力气了,好伤心啊。”看到她还为自己着想的样子,薰忍不住掉下眼泪,不想让她为自己的担心而分神,却抑制不住哭泣声。
1706623731
1706623732
薰非常爱她,心中十分痛苦,如果就此分别的话,这是怎样的命运安排呢?薰凝望着大君,心想,你若稍稍显示出讨厌我的神情,我的思绪就会沉静下来了。但是,大君只是显露出楚楚可怜的模样。薰不想就此与大君死别,他的眼里只有大君的美丽身影。大君的手臂变得十分细弱,整个人就像是影子一样虚幻。她的肌肤依旧那么白,那么美丽而虚弱。她身穿一袭白色的衣裳,将床具推到一边,躺在那里。她的身姿看上去就好像中空的人偶一般。她的头发恰到好处地散开,在枕边发出黑油油的光亮,煞是美丽。这个人将会怎样呢?好像生命危在旦夕了,一想到这里,薰觉得无比遗憾。大君长期卧病不起,几乎再没有梳妆打扮过,但她内心坚强,气质依旧,比盛装显摆的人还要美丽。正当薰盯着她看时,她的一丝弱魂似乎离身而去。
1706623733
1706623734
“你若是抛弃我前往那个世界的话,我也无法活下去。即便苟延残喘是命运的安排,那时,我也要到深山里去……”
1706623735
1706623736
(“岩波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源氏物语 四》,第457—458页)
1706623737
1706623738
凝望着濒临死亡的大君的手臂、肌肤、白衣、床具和头发的是薰,同时,又是作者紫式部。即便在故事情节中衰亡和颓废的气息十分浓厚,她注视着人世阴暗面的目光依然很敏锐,将掠过人们内心深处的苦恼和悲伤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表达能力依然很强大。无论自然多么美丽,无论权力和荣耀的世界多么辉煌,人们的内心深处依旧横亘着苦恼和悲哀,正视它并活下去,这是人生的现实,将这个现实表达出来,这是文学的乐趣。《源氏物语》中正贯穿着这种人生观和文学观。
1706623739
1706623740
[1]殿上人,被允许进入天皇、女院、东宫等居住的殿内的人。——译者注
1706623741
1706623742
[2]女房,在宫中侍奉的女官的总称。她们住在各自被分配的房间里,因而称女房。——译者注
1706623743
1706623744
[3]天皇居住的宫殿称作“内里”,也叫“禁里”“禁中”“御所”等。——译者注
1706623745
1706623746
[4]皇族中成为命妇的人称作“王命妇”。命妇是平安时代中期之后,对中级官位的女官等女房的总称。拥有五位以上官位的女子叫“内命妇”,五位以上的官吏的妻子叫“外命妇”。——译者注
1706623747
1706623748
1706623749
1706623750
1706623752
珍宝中的日本精神 第十四章《今昔物语集》与绘卷物
1706623753
1706623754
——
1706623755
1706623756
将目光投向庶民的世界
1706623757
1706623758
1706623759
1706623760
《枕草子》和《源氏物语》以宫廷及其周边的世界为背景,是为贵族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宫廷中供职的两位才女,追寻潜藏于周遭世界深处的人们的价值观、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并将它们用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她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贵族世界里。这也是它们被称为“王朝[1]文学”的由来。
1706623761
1706623762
《枕草子》和《源氏物语》是王朝文学的两座高峰。它们出现一百多年后,不仅仅以贵族为题材,以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僧侣、学者、地方上的豪族、武士、农民、渔民、商人等为题材的故事集被编撰了出来。这个故事集就是长达31卷的《今昔物语集》。它的出现,可以说标志着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706623763
1706623764
*
1706623765
1706623766
我们在第十章、第十二章中提及了《日本灵异记》《日本往生极乐记》和《续本朝往生传》等故事集,也引用了其中的一些故事。从这些引用的故事来看,《今昔物语集》继承了它们的传统,这是《今昔物语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要指出的是,《今昔物语集》是与《枕草子》和《源氏物语》不同性质的文学作品。
1706623767
1706623768
然而,单纯地认为《今昔物语集》是处于《日本灵异记》《日本往生极乐记》《续本朝往生传》延长线上的作品,是不对的。《今昔物语集》的编者——现在的学术界还没有弄清楚编者的名字——充分利用了此前故事集的特点,试图编撰出一部不同于它们的作品。从整部故事集的结构来说,通过以下两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编者试图编纂一部新的故事集的目的。
[
上一页 ]
[ :1.7066237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