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26319e+09
1706626319 接下来,让我们稍微跳过几个段落,来到第十五段及后面的几段:
1706626320
1706626321 第十五段
1706626322
1706626323 不管去到什么样的地方,哪怕只是短暂的旅行,都会让人感到心清目爽。
1706626324
1706626325 四处转转,会发现到处都是前所未见的景象和新鲜的事物。如果正好遇到回京的人,就托他带封信回去。其中写道:“有几件事,方便的时候不要忘记办啊。”这种感觉很有意思。
1706626326
1706626327 旅途中,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变得有趣起来。就连当地人携带的器具,看起来也别具特色。才艺卓越和容貌出众的人,此时看来更是觉得不一般。
1706626328
1706626329 悄然离家,到很远的寺院和神社中祈愿或小住几日,也是很有趣的事。
1706626330
1706626331 第十六段
1706626332
1706626333 说起神乐,其实是优雅中又带着深刻的。一般来说,笛子和筚篥的音色是乐器音色中的上品。但我更喜欢听的是琵琶和琴的演奏。
1706626334
1706626335 第十七段
1706626336
1706626337 隐居在山中的寺院,每日心无杂念一心事佛,不仅忧愁全部消散,心中的浊念也被洗浄,整个人都清爽起来了。
1706626338
1706626339 第十八段
1706626340
1706626341 人以简素立身,不喜豪奢,不好钱财,不贪图功名,这才称得上出色。自古以来,贤人中富贵者极少。
1706626342
1706626343 唐土有位叫许由的人,没有任何身外之物。有人看见他喝水时用双手捧着,就送给他一只水瓢。有一天挂在树上的那只水瓢被风吹得发出声响,他觉得心烦,就扔掉了。从此之后仍然用手捧水喝。这个人的心是何等的澄净啊!
1706626344
1706626345 还有一位叫孙晨的人,冬天没有被褥,只有一捆蒿草,晚上睡在上面,早上就收起来。唐土的人视此为高尚,写入书中给后人看。而在我国,却没有这样的记述。
1706626346
1706626347 第十九段
1706626348
1706626349 四季变换,风云流转,世间风情如此动人。
1706626350
1706626351 很多人都说秋天的风景是最有情趣的。此话的确不错。然而与此相比,我心中更中意的却是春天的景象。春之将至,小鸟的叫声不绝于耳,沐浴在和煦的春光里,看着墙根处的小草开始发芽,便越发感觉春意更浓了。樱花绽放,霞光遍洒,恰在此时,风雨骤来,花瓣随处零散落。就这样,直到树木返青之前心情也一直随着风景的变化起伏跌宕。橘子花,以怀旧之花闻名。然而我还是喜欢梅花,闻到它的香气,常令我回顾往昔,怀恋过去。还有清新亮丽的棣棠花,惹人怜爱的藤花等,春天里到处都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色。
1706626352
1706626353 ……
1706626354
1706626355 入秋了,七夕祭也是很优雅的活动。夜晚逐渐转涼,大雁由北南归,秋蒿的叶子枯黄起来,早稻收割、晾晒等农活也接踵而来,秋天多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暴风雨过后的第二天,那种雨后天晴的感觉也着实让人感叹。
1706626356
1706626357
1706626358
1706626359
1706626360 漥俊满绘《徒然草》第191段
1706626361
1706626362 以上所说的这些事,虽然在《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中都有过描述,但还是忍不住再次感慨。所谓心中有话憋着不说就会郁闷压抑,索性就随笔写下来,自己也舒服,随手扔掉也无所谓,无须留着给人看。
1706626363
1706626364 (出处同上,第102—106页)
1706626365
1706626366 在引用文本的末尾,兼好举出了《源氏物语》和《枕草子》,这一段一般被认为是作者年轻时写下的,但作者的文笔引导读者把不同文本的共同和差异都放在一起,作为王朝文学去理解。
1706626367
1706626368 首先,第十六段,可以说是对优雅的宫廷雅乐的赞扬,也可以说这段只是在列举具体对象的名称,而没有解释它们的优美之处究竟在哪里。这段即使放在《枕草子》中也会完美融入,没有不协调感,不会让人觉得哪里不对。紧随其后的第十七段,不得不说也是一个王朝文学的章节。隐居深山、侍奉佛陀是一种远离社会的行为,而对这个行为感到“心中的浊念也被洗浄,整个人都清爽起来了”,并对其加以赞赏,又是一种王朝式的风雅心念。
[ 上一页 ]  [ :1.7066263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