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26419
1706626420
如果说上述第二百三十六段和第四十七段,是从同一个角度打量人类的内在心理活动的话,那么在下一个引用文中,他的目光又投向了生命的外在轮廓。
1706626421
1706626422
第五十五段
1706626423
1706626424
修建房子的时候,最好优先考虑房子的设计是否适用于夏天。因为冬天什么样的房子都能住,但是到了夏天炎热的时候,建造不合理的住宅就让人非常煎熬了。
1706626425
1706626426
庭院池子里的水很深,并不会感到很凉爽,浅浅流动的渠水反而让人觉得清凉无比。要想让屋子里显得宽敞明亮,可以安装遣户,而不要安装蔀(用以遮蔽阳光、风雨的遮挡物)。如果天花板太高的话,冬天屋里既冷又昏暗。有的人还认为,在屋里空闲的地方点缀一些东西,不仅可以赏心悦目,也把空间充分利用了起来。
1706626427
1706626428
(出处同上,第134—135页)
1706626429
1706626430
无论是对俗世中人的幽默,还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方便与不便,兼好都抱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关心以及敏锐的观察力。这是兼好一以贯之的脾性。
1706626431
1706626432
即使只读了其中的几章,我们也可以了解并接受这样的一个观点,即《徒然草》和与之齐名的随笔名著《枕草子》,无论在话题上还是在叙述风格上都大相径庭。《枕草子》的作者是宫廷中人,这部随笔的读者也都是宫廷中人或者贵族,因此是一部因宫廷贵族而存在的作品。而《徒然草》的作者虽然曾经侍奉于宫廷,却不过是个下层小官僚,任官不久就离开那样的环境,回归为一名自由人,以一种自由的心态书写,而他书写的,与其说是哪个阶层的事,倒不如说是一个具有个性的个人的事。他也不是为谁而写的,也许首先是为自己而写的吧。这两本随笔的差异就在于此。我想这样总结是不为过的吧。
1706626433
1706626434
接下来,我们就要谈谈《徒然草》的无常观了。
1706626435
1706626436
《徒然草》中没有正面谈过无常观。也没有独立表达过作为一种思想而存在的无常观。《方丈记》的开头“河水流而不绝,且不复原水”,以及《平家物语》的开头“祇园精舍之钟声,响诸行无常之妙谛”,其本身就是无常观的表达。但《徒然草》的开头说:
1706626437
1706626438
徒然索味,闲坐砚前,心中感悟颇多,随笔写来,有些事想起来觉得既怪又狂。
1706626439
1706626440
(出处同上,第89页)
1706626441
1706626442
这却没有表达无常观。把通过写作使自己情绪高涨的状态形容为“狂”,这绝不是无常观。接下来的一段说:
1706626443
1706626444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
1706626445
1706626446
这一句更是反无常观的,表达了一种对现世肯定的态度。兼好的无常观,是不彻底的。然而,兼好会时常谈起人世浮沉,生死不定,以及日常生活的难以为继,他的无常观就好像影子一样。他的无常观与迄今为止提到过的雅的美学、内省和明察、话题的多样性、思考的“轻盈”等特点都是并存的。他的无常观贯通自然也贯通人事,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即使兼好并没有在谈论无常的自然或无常的人事,却可以随时回到无常观上来。也因此,我们可以在兼好的感怀中,也可以在兼好的思考中,看到无常观的影子。
1706626447
1706626448
接下来我们要引用《徒然草》下半部分的开头一个很长的章节,来表明无常观的无处不在。这是一个众所周知且常被引用的章节,希望读者可以通过这段长文了解兼好那如同镶嵌在文章各处的无常观。
1706626449
1706626450
第一百三十七段
1706626451
1706626452
只有盛开的樱花和月光如洗的景色是值得欣赏的吗?阴雨天气中思慕月亮,垂帘自闭不知春去何处,都是别有一番情趣的事情。含苞待放的树梢,落花飘零的庭院,都耐人观赏。
1706626453
1706626454
和歌的序词中写着“未去赏花花已落”或者“遗憾没能去赏花”,未必比“赏花而作”的词韵味差。花有花开花落,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人之常情,只有庸俗的人才会说:“这里也花落了,那里也花落了,没有什么好看的。”
1706626455
1706626456
世间万物,都是一始一终最让人回味。男女之间的爱恋也是如此。两人之间的爱恋,并不只是朝朝暮暮长相厮守。有时因短暂离别而忧伤,有时一波三折、婚约中途而废,有时因相思而彻夜难眠,有时分离两地遥寄相思,有时奔波千里只为和恋人相会,这些都体验过了,才称得上明白了恋爱的真谛。
1706626457
1706626458
比起一望千里的满月,黎明破晓前姗姗而来的月亮更有意境。这个时候的月色,带着些青色,就好像挂在深山的杉树枝头。树影间若隐若现的月光,或者被雨云遮断的月色,都极其有韵味。椎树、白樫树的叶子被露水濡湿了,亮晶晶的月光洒在叶子上面,沁人心脾,此情此景,若有能共同欣赏的友人在就好了,心中不禁念起京都的朋友们来。
1706626459
1706626460
不只是月色,花朵也可以用来观赏,春天即使不出家门,静静地待在卧室,只要用心去体会,也是非常有情趣的。
1706626461
1706626462
素养高的人,有兴趣爱好,但张弛有度。只有那些不懂风雅的村夫俗子,做什么事都想要尽兴。赏花时奋力地挤在樱花树下,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又要饮酒又要作连歌,最后还要折下花枝带回家中。路过泉水的时候,一定要冲洗手脚,下雪时一定要留下脚印,只要是有景色的地方,不会远远地欣赏,必须亲自去触摸一番才甘心。
1706626463
1706626464
这些人观看贺茂祭的样子就更让人无可奈何了。一边说着“祭神的队列要过一会儿才来呢,现在在台上等着有什么意思”,一边走到看台后的人家里面大吃大喝,又下围棋又玩双六(一种棋盘游戏),同时台上还留有放风的人。等到有人喊道:“祭神的队列过来了。”他们立即争先恐后地跑出来,挤上看台,连看台上的布帘都要被他们扯掉了。观看的时候,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评头论足一番,看到什么就嚷嚷什么。当一个队列走过去后,就回到看台下的屋子里继续等下一轮了。这些人的眼睛,只认实实在在的东西。
1706626465
1706626466
比较之下,京都的人就要文雅许多,不会那样一直盯着看。职位较低的年轻侍从们,站在主人的身后,绝对不会看到有人失礼地探身踮脚去看祭神队列。祭神现场挂着葵叶,在这优雅的情景中,驾车来的人们,早已在天不亮时就云集在此。车里的人们左右探望着,碰到熟识的人互相打着招呼。等待的时候,这些成排的牛车,有的装饰华美,有的造型有趣,观察一下倒是可以解闷。然而到了日暮时分,这些成排的牛车,还有拥挤不堪的人群,突然间不知去向,变得稀疏零落,看台上的布帘和坐垫也被收拾了起来,眼前又变得空空荡荡,不禁让人联想到世道的衰落,心情惆怅。
1706626467
1706626468
把所有的这些场景都观看下来,才可以说看过贺茂祭。
[
上一页 ]
[ :1.7066264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