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31077e+09
1706631077
1706631078 (五)藩内人民,禁与他藩往来。
1706631079
1706631080 (六)修筑城池,须禀报幕府。
1706631081
1706631082 (七)邻藩党盟,应立报将军。
1706631083
1706631084 (八)藩侯婚娶,不得视为私事。
1706631085
1706631086 (九)诸藩有服务江户之义务,并不得无故招聚武士。
1706631087
1706631088 (十)衣冠称位,不得僭越以致淆乱。
1706631089
1706631090 (十一)私人细民,不得乘车。
1706631091
1706631092 (十二)境内武士,概当节俭。
1706631093
1706631094 (十三)各地藩侯,当登贤任能。
1706631095
1706631096 观诸条例,可见家康之用心矣。自室町幕府以来,文墨书籍,概垄断于僧徒;武人多不识字,惟知战斗,以至酿成群雄之扰乱。家康之第一条法令,规定文武并重,并言古时文学为先,武力次之,示轻弓马之能,借复读书之习,意使武士日趋羸弱,好勇斗狠之气,消磨于无形中,国家可得无事。其第六七八三条,严禁诸藩相结,虽婚姻细事,亦必报于将军。又连盟者,使邻藩上告,隐开攻讦之端。报告之后,将军可立伐罪。当江户盛时,藩侯无敢相结者;诸藩势散,又不得无故招集战士,何能与统率大军之将军相敌?至其城池,原非将军许可,不得修筑。其修筑者,亦多迎合将军之意,城不使高,池不使深,幕府自易制之。至第五条不许各藩人民往来,贸易无从发达,困守一隅,见闻简陋,恋念家乡之心渐强,愈益不愿远出战争。
1706631097
1706631098 《武家法例》颁布之后,朝廷之威权如故。家康之心,犹未餍足,归于京师,朝见天皇,与关白面议《廷式》,凡十七条。议定,由天皇诏可。兹略举其重要者五。
1706631099
1706631100 (一)学问为事业之母。不学,不知圣贤之微言,未有能治其国者。
1706631101
1706631102 (二)为关白者虽必藤原五家,苟其人无能,犹不可以任关白。
1706631103
1706631104 (三)关白在职有能名者,不必拘于迭任之说以逊位。其逊位者,宜固拒之。
1706631105
1706631106 (四)养他人子为子者,必其族内之人。
1706631107
1706631108 (五)朝廷政事,由关白奏闻;其关于幕府者,由将军之使者上奏。凡违例上奏者,官无大小,位无尊卑,皆贬流之,不稍宽贷。
1706631109
1706631110 当时朝臣自改革以来,歌曲咏诗,寖成惯习。故兹首提文学之重要,特申故事,借示尊崇之章。其(二)(三)对关白言,意在登用贤能,然无标准,关白贤能,若何定耶?充类至尽,必至天皇任命关白,将军谓其不才,则不能就职;其依成例而让位者,将军曰贤,则又不能退职。藤原五家中,谋为关白及欲久于其位者,不能不逢迎将军之意,关白一职犹幕吏耳。(四)为专防朝臣养同列之子,或请皇子为嗣,借此以深相结,共谋幕府。北条氏灭亡之原因,可为殷鉴,故禁及之。(五)禁公卿藩侯与天皇通,使不得托皇命以号召于全国。凡奏事者,必经关白或将军之使者之手,自非幕府之意,不能上奏;其所请者,固多许可。将军一人,实握一国之权。
1706631111
1706631112 当是时,天皇果遂无足轻重乎?曰:否,否。将军嗣位,虽由幕府议定,但名义仍为天皇所任命。其他国家大事,重臣升降,尝俟诏可。就日人之心理言之,不过天皇之国,托于其臣治之,天皇固一国之元首也。天皇深居宫中,希见朝臣;所常见者,惟朝臣中之关白及将军之使者。故喜怒不知,赏罚不测,转觉位尊而令严。至遇大典,众臣侍立,礼仪严肃,望之殆如天神。又当政治清明之时,功尝归于天皇;偶一失政,人民转多咎幕府,忠于皇族之心,日渐发达。其在朝廷、公卿闲居无事,诵诗读书,谈文说礼,愿为忠臣之思想,日益强固。
1706631113
1706631114 家康执政,政令出于江户。其地街市狭隘,房屋卑陋,不足以示威国内。家康因令十五藩侯,各助工匠,大修城池,改建街市,庄严邸舍,历六月始成;其宏壮推国内第一。当时幕府之权势大张,惟制度草创,其后乃准完备。将军之下,设大老、中老、小老三职:大老皆将军亲臣,多其族人,外统诸藩,内驭幕吏,治理政事;中老佐之,整理政务;少老复佐之,专治琐事。若遇大事,由三老会议,决定一切。三老任免之权,原操于将军;然其后势盛,将军之英明者,尚能统驭之;其年少无知者,乃反为所制。中老属官,有大目付,小老有目付,皆为幕府耳目,专司监察,报告江户。三老之下,有寺社江户勘定三奉行:寺社奉行,管理神社佛寺,约束僧徒,及关东八州讼事;江户奉行,司江户行政司法警察等事;勘定奉行,掌幕府财政,及直辖地之诉讼。又设所代司于京师,治理民政;置大员于大阪,控制关西。其他重要之地,若长崎奈良等,均有奉行。于上述重要幕吏而外,又有属吏,共分三级:大吏,小吏,武士。大吏之数,约二千人,受褊狭之地以为俸禄,幕吏要职皆由此辈充之;下为小吏,数近五千,多有土地;又其下为武士。武士者,战卒也,概为世袭;或受土地,或领月俸,专治武艺,出则战争,入则侍卫。
1706631115
1706631116 诸藩共分为三:曰亲藩,内藩,外藩(内藩或作谱代,外藩或作外样)。亲藩者,家康之三子,封于尾张、纪伊、水户,号曰三家;据膏腴之地,拥精强之师,地大人众,过于大藩。若将军无子,例选三藩之子,立一为嗣;遇有大事,幕府当谘询其意;其藩侯尝居幕府要职,辅弼将军。内藩者,其藩主于关原战争之前,臣属家康,率兵助战,共患难之将士也。外藩者,于关原战争以后,惧德川氏之势而服从者也。幕府要职,概以内藩任之。惟以土地大小,收粟多寡,内外二藩,又可分为三等,大藩、中藩、小藩是也。当丰臣氏季世,大藩十八,中藩三十有二,小藩二百十二,共二百六十二藩;及岛原战后,数无大变。内藩凡百七十七,皆近关东;外藩八十四,多在西海。诸藩而外,又有三卿;三卿者,将军之子,不以土地封之,岁赐食粟凡十万石;位与三家相等,辅佐幕府。
1706631117
1706631118 诸藩之地大兵强者,于岛原战后,多削邑远徙。藩侯怵于幕府之威,终不敢抗,低首下心,臣服江户。幕府之地,约当全国三分之一;地多膏腴,收入甚丰,足以豢养重兵。其要害之区,皆设有奉行,管治一切;上监诸藩,下治其民。《武家法例》且规定诸藩服役之例;幕府数兴大工,修葺宫殿,建筑城池,皆命诸藩助役。一藩之内,道途桥梁复各以时修理,费用甚多;将军既竭其力,时或碍其农功,故其势渐弱。幕府之治藩侯,概以严肃;家康尝谓“唯公平服人”;子孙即奉为圭臬。其偶一犯罪者,地无大小,藩无内外,皆重督过之;或罪其身,或削其邑,或令远徙。
1706631119
1706631120 将军监于平氏之败没,北条氏之灭亡,多由于武人与朝廷相结,挟天皇以号召天下,乃修江户平安间往来之途,使便于车马,遍置邮驿,传递消息;苟遇变乱,幕兵立至。又命亲臣保护京城:家康长子之封地在其北,亲藩内藩在其东,幕府战士在其西,亲臣之邑在其西南。朝廷自足利氏季世,县邑、采地,久已并吞于诸藩,府库空匮,大内颓朽。将军乃命诸藩资助以修葺之;复定粟额,输入京师。其后上皇皇子,岁皆有粟,公卿朝臣,资以为生。但合朝廷之输粟,犹不敌逊位将军之费用,而将军借为市恩要挟之具,以抑制京师。
1706631121
1706631122 藩内制度,概仿幕府。武士多有土地,出为侍从,入理国政。其数,大藩常逾万人,小者数百,臣属于藩主,犹藩主之事幕府;封建制度,至是大备。以诸藩费用,出于农夫,农夫耕于藩地,岁纳粟米以充藩库,其地位较高。良工惟善于造剑者,时人重之,其他概被轻视。商人自禁止通商以来,地位渐低。时人谓其不能生产,专心谋利,不顾信义;商人失其自重之心,益谋厚利,甘居民末。
1706631123
1706631124 一六一六年,家康病薨。其为人也,深鸷阴刻,善于用兵;既握政权,遂乃抑制朝廷,贫弱外藩。尝诫其子曰:“恃才能者,迂拙祖法,辄欲更张,武田上杉诸氏……之亡,皆由于此。……建立新法,务为华饰,是大蠹也。我家法度,多与耆旧议定……切勿变更。”家康殁后,秀忠嗣握政权,朝廷任其子为权大纳言,进其女为妃。后妃生女,立以为嗣,旋即受禅,年方七岁。秀忠身为外戚,权势日隆;德川氏之为公卿者益众。既而秀忠病薨,其子家光继之。家光年少,英明果断,召国内之藩侯于江户,亲谕之曰:“昔我祖考,因卿等之力以定天下,特加礼遇。至于家光,居统率之任,事权不一,实非所宜;其各图之。”诸侯逡巡对曰:“敢不听命。”于是家光起立,走入内厅,便服箕坐,去其佩刀,然后延诸侯入,赐以佩刀。诸侯拜赐;家光命曰:“检刀。”诸侯咸悚息,抽刀寸许,礼毕而退;德川氏之威权大定。家光又命诸藩,建邸于江户,留妻子同居;托达上下之情,定谒见会同之期。由是藩侯居于江户,岁约六月;其藩别置留守一人,佐以参议,总理政事。藩侯往来,侍从众多,贡献方物,所费甚巨。又以其妻子之在江户也,将军得因而制之,率不敢违命。于是江户一城,宅邸相望,市廛遍立,其富甲于全国。
1706631125
1706631126
[ 上一页 ]  [ :1.7066310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