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31631
元勋内阁,伊藤为总理大臣,井上为内务大臣。井上审核地方官吏干涉选举明显者罢免十一人,是年冬,召集国会。议员谋报复者,谓其阁员皆藩阀分子,不可信任。国会开会之日,伊藤适病,井上为其代表,出席,读致辞,中述政见,意甚诚恳。读毕,议员数人,责其仅能诵读不能演说以窘之;内阁提交预算草案,下院减少政费八百万元,取消制造军舰费三百余万元。政府不可,下院议决休会五日,促内阁审思;政府坚持原案,更命国会停议十五日。期满开会,下院议决上奏天皇;其辞有:“国会者,协和上下,进行政务之机关也。自国会召集以来,行政立法,不克共济,多以陛下之臣不能尽其职守。明治二十六年之预算,臣等审核细目,费过其实,又未详细说明。臣等停会五日,请其审思;陛下之臣,竟持前议。海军船费,亦已否决;阁员乃扬言曰:‘将谋解释宪法,进行前议。’臣等惊惶,请其解答,终皆不能……”云云。
1706631632
1706631633
越三日,天皇下诏曰:“……朕总大权,废藩改革。……又开议会,欲使尽公议以赞大业;施行宪法,今当初步,不可不慎始谨终。……顾宇内列国之势,日急一日;倘或纷争旷日,遗忘大计,因而误国运进张之机,是非朕奉事祖宗威灵之志,又非立宪之美果也。……朕命阁臣整理庶政,审思熟计,务无遗算;然后朕亲裁定。至于军防,怠缓一日,遗悔百年;朕今节内廷之费,以六年为期,每年出助三十万元;又命文武官僚,除有特别情状者外,亦以六年为期,各纳其俸十分之一,补造军舰之不足。朕赖阁臣议会之辅,其各慎其权限,和衷共济,克翼大事。……”诏下,议员感动,与政府协商,选举九人为协议委员;伊藤及大藏卿往与之议。且许之曰:“下届议会召集之前,将必整理行政,节省政费。”议成,国会酌减常费二百六十万元,通过预算。明年闭会。
1706631634
1706631635
伊藤力践前言,设整理行政委员及海军委员,调查政务,罢免官吏三千余人,节省经费一百七十余万元。内阁又与自由党相亲,谋得其助,于下届会期,通过政府提出之要案。大隈嫉之,与国民协会相结。国民协会者,干涉选举之内务大臣所组织之政党也。党员九十余人,始以伸张国权,扩充军备为党纲。及松方内阁辞职而后,骤改政见,攻击政府,竟与昔日势不两立之改进党联合。一八九三年十一月议会开会,首讦自由党之领袖星亨氏。星亨时为下院议长。按议会条例,议长任期与会期相始终。而讦之者,竟不之顾,谓议长受赂,迫其辞职;并除其名。星亨之党为其辩护,目为不法,互相诋詈,秩序扰乱;终以众寡悬殊,成立通过,除星亨之名。党人怒犹未已,以农商务大臣有受赂之嫌,议决上奏,请天皇罚之。于是伊藤内阁,上书辞职;天皇召集枢密顾问,谘其意见。俄下诏曰:“任免阁员,朕之大权;汝下院议员不得干涉。”又命伊藤复职,阁员依旧视事。议员终无如何,乃借外交为攻击之具。初,民间爱国之士,不愿外人居于内地;议员咨请内阁严重禁之。阁员答非如此,不能改约。当是时,外交大臣已与各国磋商改约;惟其进行严守秘密。议员不知,议决上奏:(一)废领事裁判权。(二)海关自主。(三)禁沿海贸易。内阁患滋纷扰,徒碍进行;天皇下诏,令其停会十日。逾期开会,外交大臣,出席答辩;及终,天皇又下停会十四日之诏。后乃解散;预算要案,尚未议及。
1706631636
1706631637
1706631638
1706631639
1706631640
自由党领袖星亨
1706631641
1706631642
一八九四年三月一日,举行选举;政府监于前事,谕地方官吏毋得干涉。各党求得胜利,竞争剧烈。自由党员,变其故态,力助政府。其谋报复者,与之相诋,扰乱日甚,至于流血;死者一人,伤者一百五十三人。选举结果,自由党得一百二十席,占下院少数。其多数议员,皆内阁之敌,以反对藩阀政府为事者,坚持责任内阁,主张对外不得退让。五月,新会召集,下院首即弹劾内阁,以其解散议会之故;议决上奏。且数内阁之罪,内不进行改革,外丧国家权利。下院议长,上呈表文,天皇不纳;议长交与宫中大臣。明日,天皇召见议长,谕之曰:“朕不批准奏文之意,无须诏谕。”议长回至下院,报告始毕,天皇之诏已至。其辞曰:“朕据宪法第七条,解散下院。”于是下院又解散。
1706631643
1706631644
政府与下院冲突之时,贵族院常助政府。其议员三百十人中,贵族一百六十四人,纳直接税而被选举由天皇任命者四十五人,官吏受敕命为议员者一百一人。贵族官吏,富于政治经验,注重政策之得失;富商地主,久与官吏相通,赖政府之提倡工商业,得获厚利,常袒内阁。是以上院无谋报复内阁之政客,卓然独立于政党之外,内部整齐,意见一致。政府因利用之,控制下院,其权寖大。即如宪法第六十五条,规定预算先提出于众议院。一八九二年,政府预算,列入建筑军舰费二百七十万元,下院否决之;案达上院,上院主复原案;两院相持不决,乃上书天皇,请其诏释关于两院议决预算之权限。天皇下诏,略曰:“贵族院及众议院之权相同;各得本其所见,议决预算;当其意歧,可按议会条例连席会议决之。”政府上院之相互助盖如此。
1706631645
1706631646
一八九〇—一八九四,四年之间,而下院解散者三次。政府与下院冲突之烈如是,果何故耶?兹更举其原因如下:(一)阁员为天皇所任命,与议员无关涉;而议员专羡英法之责任内阁。所谓责任内阁者,内阁对国会负责之谓也。其在英法,阁员皆为政党之领袖,身据要津,指挥国会;一旦失其多数议员之信任,立须告退。日本议员,谋享斯权,遂启纷扰。(二)阁员多英哲果断之士,精强若山县松方,明毅若伊藤井上,皆国内元老,躬与废藩归政之谋,威望久著,故敢断然解散议会。解散之后,各党竞争,所耗不赀;且解散之次数愈多,党人之受影响愈甚,阁员初意,或将借此以控制之。(三)人民有选举权者,较之人口总数,比例甚微。多数人民,囿于数千年之专制习惯,视选举得失,与己无关,对于下院之解散,若未闻知。其活动者,多少年盛气之士,日与内阁为敌,摘发其短,专事破坏。其行动言语,非多数国民之意。其所以能屡解散者,亦因无援助耳。(四)代议制行于欧美,由其历史上之习惯而成。日人骤采其法,于其习惯,初或不能相容,人民不知所以用之,冲突势难免也。(五)解散下院,载于宪法,出于天皇之诏。日本臣民,忠于天皇,对于诏旨,无敢违者。
1706631647
1706631648
综之,解散下院,次数愈多,怨隙弥深。内阁知其预算草案终不得通过,遂于一八九三—一八九四年之间,皆不提出,施行上年预算。此策抑终不可以久行,则所谓宪法者,将必根本摇动。政府患之,乃谋对外,求国人之同情,议会之协助,借以巩固宪法;终遂有中日之战。
1706631649
1706631650
1706631651
1706631652
1706631654
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 第十六篇 明治二十七年中内政之发达(1867—1894)
1706631655
1706631656
自明治即位,迄于中日战争,前后共二十七年。其政治改革,立宪运动,前已述之。若夫陆海军之扩充,财政之整理,司法之改良,教育之普及,交通之发达,农工商业之前进,宗教之改革,凡此种种,其进步之速,有足令人惊异者。兹略分述之。
1706631657
1706631658
1706631659
1706631660
1706631661
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 陆军
1706631662
1706631663
朝廷初无直辖之军队,自将军归政,始设兵部。一八六八年,创设兵学寮于京都,教育青年,以充军官。后二年,山县有朋等自欧洲考察归,请采法国军制。明年,天皇征兵于萨摩、长门、土佐三藩,以为亲兵。俄废兵部,置陆军省。山县主废士族阶级,实行征兵;议定常备兵服役三年,后备兵服役四年。山县之言曰:“他日增加军队,不能专赖士族。欧洲征兵,无士族平民之分,而国势强盛。长门尝募农民以充队伍,兵皆能战,不必忧也。”于是分全国为六军区,以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为练兵地,开始征兵。将校以兵学寮毕业生充之;其稍有材能者,多居要职。政府聘用法人,编定军制,教授学生;又遣学生往法,专修军事学。及西南乱起,民兵与战者,纪律严明,勇敢善战,过于士族。乱平,更扩充陆军省。一八七九年,又改订征兵律令,增加服役年限为常备三年,预备三年,后备四年。旋改预备四年,后备五年;废纳款免役之例;立陆军大学,教授军事;又擢下级军官为临时学生,授为少尉,以练军队。其统兵大将,多为长人。每年特派检阅使,考察下级军官教练之勤惰,检其学术,使不敢怠。及中日战时,国中能战之兵,二十四万。兹列其军费如下:
1706631664
1706631665
1706631666
1706631667
1706631668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前身即为创建于1868年的京都兵学寮
1706631669
1706631670
1706631671
1706631672
1706631673
1706631674
1706631675
1706631676
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 海军
1706631677
1706631678
自昔陂理来后,幕府渐知海军之重要,设海军传习所于长崎,聘荷人为教授;当时共有舰三。旋遣学生至荷,专习海军;又设建船厂。及将军归政,已有军舰九。幕府而外,萨摩有船十七;其势寖盛,人才众多,遂能专握海军之权。幕府乱定,朝廷收其船只归于兵部;俄而并收诸藩船舶,购二军舰于英,置海军兵学寮。当时朝议海军采用英制,专聘英人教授军官,遣学生至欧。后设海军省,制定海军条例,其时有军舰十七,共一万三千余吨,铁甲舰仅有二只。政府知立国于海上,尤以扩张海军,造船购舰为急务;乃划海岸为东西二部,指定东京湾长崎为驻泊之军港。一八八二年,天皇下诏,扩充海军,以八年为期,制造军舰四十八只,岁支三百万元(未尽实行);后更发行海军公债。一八八八年,立海军大学,专以振兴海军,教育人才。其后建筑之舰,次第告成;但其吨数,尚不及中国北洋舰队之多。一八九二年,内阁增加海军预算;议会人民,深恶萨人主持海军,由下院将案否决。明年,伊藤内阁,复主张增加海军预算;议会不可,相持不下。于是天皇下诏,节省宫廷之费,命官吏减薪,补助扩张海军;预算始得通过。又明年,中日战起,日本已有军舰二十八,水雷艇二十四。舰上之炮,多系新式,船身较小,行驶迅速。将校或曾实习于欧洲,或已卒业于海军学校。其下兵士,自沿海岛屿而来,其期限,凡被征服役者,常备四年,预备三年,后备五年;若自愿投效者,服役八年,预备四年;体力强壮,训练有素,此其所以战胜欤?兹列其经费表如下:
1706631679
1706631680
[
上一页 ]
[ :1.7066316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