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34901e+09
1706634901 双方的主要矛盾一直没有解决。蒙古要求的是,你高丽既然愿意臣服于我们,当然要把都城迁回半岛,老躲在江华岛上算什么?而高丽高宗想的是,我现在占据江华岛,才能和你讨价还价,要是回到岸上,岂不任你宰割?双方就此事始终谈不拢,谈不拢了就打。蒙古铁骑一次又一次地进入半岛,攻城掠地,杀人放火,依附蒙古的东真军队也趁火打劫。而高丽朝廷的法宝是,蒙古人一来了就带着老百姓往海岛上躲。岛上容纳的人毕竟有限,高丽损失极为惨重,仅公元1254年,就有二十万以上的高丽百姓被蒙古人劫掠当奴隶,杀死杀伤的还不计在内。
1706634902
1706634903 高宗屈服
1706634904
1706634905 但几年以后,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蒙古军多次深入,朝鲜半岛上抵抗的力量在渐渐削弱,各城畏于蒙古军的威风,很多都投降了;二来蒙古军队原本擅长骑射,水战是弱点,但为了攻打南宋,也开始训练水师,制造战船。以往高丽军队打不过蒙古人,上船往海岛一躲就是,而现在,他们容身的海岛,开始遭到蒙古战船的围攻,虽然还是互有胜败,但那已经不再是安乐窝了;高丽朝廷孤悬在江华岛上,眼看手里的兵马、钱粮一点点减少,自然是相当绝望。
1706634906
1706634907 终于,最坏的消息传来:蒙古朝廷派人威胁说,要是高丽国王再不乖乖上岸,他们就要把高丽派去蒙古的那个王子立为新国王!
1706634908
1706634909 这下子可抓住高宗的要害了。自古当君王的,不怕国土被占,不怕老百姓被杀,就怕自己的权位被夺走。要是蒙古真另立国王,那我岂不一无所有了?高丽大臣们也像炸了窝的马蜂一样躁动起来,他们发动政变,消灭了坚持驻守海岛的权臣崔氏,向蒙古求和。
1706634910
1706634911 蒙古照例提出了条件,要高丽朝廷离开海岛上岸居住,并且国王和太子都要去朝见蒙古皇帝。经过讨价还价,因为高宗年迈,就派太子王倎前去会见蒙古元帅,然后由蒙古军护送到中国。此外,高丽朝廷搬迁回西京平壤,原先在江华岛上修筑的城墙要限时全部拆毁。
1706634912
1706634913 这回高丽乖乖地同意了,官吏玩命地逼着士兵拆城。那城池当初修筑的时候很花了一番精力,坚固得很,现在拆起来真是苦不堪言。士兵们一边拆一边哭:“早知道今日,当初就不把城修这么结实了。”
1706634914
1706634915 1259年拆毁江华岛城池,以及太子王倎参拜蒙古皇帝,标志着高丽抗击蒙古的战争坚持三十多年,还是以彻底的投降告终。但高丽还是不肯老老实实迁回陆地,后来又跟蒙古磨蹭了好几年才重新迁到开城。
1706634916
1706634917 就在这一年,高宗王皞也咽气了。他在位46年,终年68岁,和南宋高宗赵构一样都是在位时间长的高寿君王,而且最终也都做了“投降派”。
1706634918
1706634919 做了女婿换来的
1706634920
1706634921 高宗死的时候,他的太子王倎正在中国做长途旅游。蒙古皇帝蒙哥分兵四路攻打南宋,自个御驾亲征在四川攻打钓鱼城,于是传旨叫王倎一行也来看看他的威风,王倎就千里迢迢地往四川赶。经过陕西华清池的时候,当地官员邀请他们洗个温泉,王倎很严肃地说,这华清池是当年唐玄宗陛下洗澡的地方啊,虽然唐朝早亡了,但我一个臣子怎么能洗皇家浴室呢?
1706634922
1706634923 王倎继续往钓鱼城赶,刚到六盘山,却听说蒙哥在钓鱼城被宋军打死了,他就又掉头往东,走到河南湖北边境,恰好碰见蒙哥的弟弟忽必烈攻打襄阳收兵回来,他就混在蒙汉官员中参见忽必烈。忽必烈看见高丽太子,大喜道:“高丽国啊,远在万里之外,当初连唐太宗都没能征服他呢。现在他的王太子都来参见我了,可见咱蒙古帝国的威风比唐朝还大了!”就重重地奖赏了王倎。
1706634924
1706634925 忽必烈告诉王倎说,本来让你来朝见咱蒙古皇帝,现在蒙哥皇帝已经挂了,新一任皇帝么,我还要和阿里不哥这小子争争。你赶紧也回高丽去登基吧。他就派蒙古军队送王倎回国继位,史称元宗。
1706634926
1706634927 没多久,忽必烈称帝,因为要和弟弟阿里不哥争夺领导权,对高丽采取笼络措施,把驻扎半岛的大军撤回去了,还把之前战争中俘虏的高丽人也都送了回去。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高丽必须踏踏实实给蒙古当小弟。以往朝鲜半岛的统治者给中央政权当藩属时,国王从来没有出过边境,现在高丽元宗不但当太子时在中国游览过几省风光,当了王还要去朝见蒙古皇帝。同时,高丽一心当走卒,不但帮蒙古威胁日本,甚至开始与南宋的水师作战。在他们的正式史书里,南宋也被改称为“蛮子”。
1706634928
1706634929 两国进入和平时期没几年,高丽大臣们又不满了,觉得元宗死心塌地给蒙古人卖命,丢祖宗的脸。尤其蒙古要求高丽造船一千艘,调拨水手一万人准备征讨日本和南宋,让高丽苦不堪言。于是在1269年,大臣林衍发动政变,废黜了元宗王倎,立王倎的弟弟王淐为新君。
1706634930
1706634931 这时候,王倎的太子王谌正在蒙古朝见忽必烈,而且已经和忽必烈的女儿定婚。听到消息,赶紧向岳父忽必烈哭诉,请求帮助。忽必烈一听,王倎是我的好亲家啊,你们竟敢这么欺负他!他就派出大将头辇哥率兵护送王谌回国。这时候的高丽,哪里还有和蒙古对抗的实力!王倎在蒙古军马刀的保护下复位为王,林衍则遭到流放,不久病死。
1706634932
1706634933 这一次内乱又给高丽国带来了沉重打击。林衍废元宗后不久,大将崔坦、李延龄等起兵造反,占据西京平壤一带五十多个城池投降了蒙古,并入辽阳行省。高丽又少了一大片土地,高丽历代国王的外交又增添了一项任务——恳求蒙古归还平壤。头辇哥还趁机逼迫王倎完成迁都,并且派兵冲上江华岛烧杀抢掠,把高丽朝廷多年抗蒙的据点搞得满目疮痍。
1706634934
1706634935 另一方面,林衍的部下裴仲孙等,不甘心看着蒙古这样嚣张,就带领精锐的“三别抄”部队,拥立王室支系王温退守珍岛,坚持以游击战抵抗蒙古,也到处痛打投降蒙古的高丽政府军,各地的军民经常有杀死蒙古官兵和高丽官吏响应他们的。这场斗争史称“三别抄之叛”,直到1773年才被蒙古军完全镇压下去,可谓是蒙古与高丽战争的尾声。
1706634936
1706634937
1706634938
1706634939
1706634940 不可不知的朝韩史 [:1706632702]
1706634941 不可不知的朝韩史 第二十二章 俯首称臣,荣辱兴衰难自主
1706634942
1706634943
1706634944
1706634945
1706634946 送钱送粮送女人
1706634947
1706634948 王倎父子是靠蒙古人的势力才复国的,王谌又娶了蒙古公主,对忽必烈再不敢说半个“不”字。而蒙古的各种索求,始终是高丽最大的负担,从粮食、布匹、耕牛、船只到女人。蒙古军队要马匹,就把高丽官员家中的马匹都搜刮走了,蒙古驻高丽的特使要娶亲,非要娶高丽的官宦小姐,高丽的达官赶紧都把女儿嫁出去,有一家女婿胆子小,不敢和蒙古人抢老婆,吓得逃走了,于是这家的女儿就成了蒙古人的老婆。
1706634949
1706634950 后来,蒙古人更要求高丽大规模提供女人,给他们的将士婚配,为此高丽国内有的年头竟然禁止婚嫁。“高丽女人”也成为一项常规的供奉,当然,强娶高丽女人除了是一种压迫,也是一种福利。很多蒙元达官贵人都有高丽老婆,蒙元皇帝后宫也有不少高丽宠妃,甚至是皇后。这种联姻也提高了高丽的地位。
[ 上一页 ]  [ :1.7066349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