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35229
1706635230
李成桂独掌大权之后,实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其基本模式是:将寺庙和豪强占有的大片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私人仅凭功绩和名望分配少量土地。官员则凭官职获得一些土地,死后收回。绝大多数田地的占有者都必须缴纳高额的租税给国家,同时佃农的耕作权利则得到保障。
1706635231
1706635232
这样一来,李成桂打击了原先高丽王朝的豪门贵族,同时获得了底层农民的支持,自己则把握了国家土地经济的命脉,可谓一举三得。
1706635233
1706635234
在土地改革的同时,李成桂开始逐步剪除忠于高丽王室的大臣。高丽著名的大学者郑梦周不肯依附李氏,被李成桂派儿子李芳远暗杀,并被枭首抄家。还有其他许多大臣也被诛灭。
1706635235
1706635236
公元1392年,李成桂召集百官,一起饮酒盟誓,然后进宫,以“昏暗君道,已失人心”为名,废黜了可怜的恭让王(并于1394年将其杀害),自己登上了王位。
1706635237
1706635238
为了显得“合理合法”,他派使者到明朝上奏说:“我国赶走了辛禑、辛昌之后,由王瑶执掌国家,四年来昏庸残暴,他的儿子是个白痴,不足以治理国家,而王氏家族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人民一致认为李成桂将军最合适,希望皇上允许我们让李成桂‘权知国事’。”
1706635239
1706635240
朱元璋听了,冷笑几声:王瑶在位才四年,国政全在你手里,他怎么个昏庸残暴法啊?俺朱元璋是什么人啊,你们这套难道我会不清楚么?
1706635241
1706635242
他回话说,你们啊,当初恭愍王死了,说有儿子(禑王)要立;后来又说不是,把他废了;又说王瑶是子孙正派,要立;现在又把他废了。果然是想自己当王啊。我由着你们折腾,只要听我大明的话,安保百姓,不要在边境闹事,这就是你们的福气,我干吗操心啊。
1706635243
1706635244
虽然话中带着讥讽,但总算默许了李成桂的篡位。李成桂大喜,又向朱元璋申请国号。朱元璋就让他们用古代的国号“朝鲜”。不过,朱元璋对滑头的李成桂很不感冒,没有正式册封,所以李成桂的头衔变成了“权知朝鲜国事”,相当于“朝鲜临时国王”。
1706635245
1706635246
不管是正式国王还是临时国王,随着公元1392年李成桂登基,历经五代、宋、辽、金、元、明诸多朝代的高丽王朝,也就终结了它470多年的历史。从此,半岛进入了“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时代。
1706635247
1706635248
1706635249
1706635250
1706635252
不可不知的朝韩史 第五幕 大明朝最忠实的伙伴(李氏朝鲜)
1706635253
1706635254
李成桂建立的李氏朝鲜,是明朝的忠实拥趸。万历年间,明军帮助他们打退日本的恩德,更让他们感激不尽,甚至在明朝灭亡后,还坚持反清复明的梦想和理念许多年。然而,不管朝鲜对满清是敌视还是亲密,两百年后,他们都一起无可挽回地走到了封建社会的尽头。
1706635255
1706635256
1706635257
1706635258
1706635260
不可不知的朝韩史 第二十五章 因果有报,李太祖萧墙泪尽
1706635261
1706635262
1706635263
1706635264
1706635265
李朝开国
1706635266
1706635267
公元1392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废黜高丽恭让王,建立李氏朝鲜王朝,为了摆脱旧王朝势力的侵扰,他在登基几年后,将都城从松都(今开城)迁到汉阳(今首尔)。
1706635268
1706635269
在内政方面,李成桂得到了开国功臣、著名政治家郑道传的帮助,开始构建一套全新的政治体制。
1706635270
1706635271
过去的高丽,豪族把持地方权力。郑道传建立的一套中央集权体制,国家中央机关的行政权、军事权、监督权分开,各地方政权也以类似的方式,建立相互牵制的官吏制度,以加强朝廷对整个国家的掌控。
1706635272
1706635273
郑道传还认为,应该坚持以儒家士大夫作为政权内核。王室宗亲和功勋武将对权力的染指应该严格限制,甚至连君权都要受到制约。
1706635274
1706635275
经过郑道传及其之后的几朝文官努力,朝鲜王国形成一套仿照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1706635276
1706635277
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称为“都评议司”,相当于明朝的内阁、今天的正副总理;下属兵、户、刑、礼、吏、工六曹,相当于明朝的六部、今天的政府各部门。国政的执行流程是:都评议司商量决定,上报国王批准,然后下达各部门执行。军队则专门设立了“三军府”,与政权分离。除了军政分家之外,还设立了弘文馆、司宪府和司谏院,对都评议司和三军府进行监察。这样一来,三权分立,减少过于集中的权力产生谋逆的可能。同时,国王理论上只有对都评议司的决议进行审批,而不应该直接干涉内政;国王还应该时时听从三司的劝谏。这就使得君权也受到了制约。
1706635278
[
上一页 ]
[ :1.706635229e+09 ]
[
下一页 ]